XX溪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4956907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67
- 大小:160.38KB
XX溪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XX溪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溪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是低山——高亢(残丘);
二是山前平原及冲积平原。
前者围绕xx煤田略呈环形展布,后者自北向南撒开呈箕状开阔平原,境内构成不规则的对称型盆地景观。
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略向东南缓倾。
低山——高亢区属于淮阴山脉中段的一部分,一般山体低矮、顶圆坡缓,一般海拔标高100~360m。
区内主要山峰有:
鸡毛山、鸡鸣山、青龙山、独山、大成山、窝山、寨山、大鹿山、龙门山、马头山和大洞山等,其中大洞山海拔标高361m,有xx“第一高峰”之称。
盆地内属于开阔冲积——洪冲积平原,沿不牢河两侧广泛分布。
平原区内一般海拔标高30~35m,最低标高26m。
xx溪位于xx区东北山区,是一条山区河道。
xx溪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土保持等设施,致使河道淤积深度为0.5~1m,淤积较为严重;
xx溪位于山区,河道比降陡,汛期来水快,由于缺少拦蓄设施,难以蓄水,致使水资源缺乏;
干旱年份,河道内干涸,主要原因为缺乏补水设施;
河道两岸由于常年没有治理,致使垃圾成堆,影响城市景观;
由于河道两侧雨污不分,生活污水排向河内,致使河道污染严重,臭气熏天,严重影响河道沿岸居民生活质量。
目前xx溪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水体的水质往往不能达标,本工程的建设经过水体自净和生态系统的净化,强化河道水体交换,可明显的改善xx溪水体环境。
1.2气象
xx区界于黄淮之间,属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干冷,夏温热,平均气温14℃,多年平均日照2366h,无霜期208天。
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809.41mm,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有时延至9月份。
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
寒潮、霜冻、春旱、雨涝、干热风、龙卷风及冰雹。
1.3工程地质
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及附近无活动性断裂存在,且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按本区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后,作为各种构筑物的建筑场地是适宜的。
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内无液化土层。
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4.1工程任务
针对xx区xx溪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明确生态河道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以生态治河理念为指导,恢复自然河道的生态系统,对边坡进行生态防护和绿化,恢复和营造良好的都市型河道景观,改善河道水体水质,以期满足水安全和人们对水的各种需求,恢复水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水和谐。
1.4.2工程标准及治理内容
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综合确定xx溪综合治理工程等别为Ⅳ等。
主要建筑物按4级水工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
1.4.3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输水泵站1座,新建送水管道2.8km;
凤鸣团清淤46907m³
,扩挖土方505583m³
;
xx溪东段疏浚河坡及两岸绿化4.15km,新建滚水坝9座,新建过路涵1座,新建输水涵洞1座;
xx溪西段河道疏浚、修坡及两岸景观绿化,长度1.86km,北湖挖湖417m,一号橡胶坝新建,二号橡胶坝新建,1座人行桥新建,2座跌水新建。
1.5工程布置
1.5.1输水泵站及送水管道新建工程
在大寨河处建设一输水泵站及铺设管道向焦庄水库及凤鸣团、xx溪补水,由于扬程较高,从庐山引河至大寨河采取钢管送水,长度5.0km;
从大寨河至焦庄水库采取钢管或球墨铸铁管送水,长度2.8km。
1.5.2凤鸣团清淤扩挖工程
凤鸣团位于xx溪上游,原设计蓄水为20万m3,不能满足蓄水及生态环境用水的要求,为了更多的拦蓄地面径流,增加蓄水量,缓解蓄水量不足的问题,现对凤鸣团进行清淤及扩挖。
凤鸣团现状库区水面面积为133.95亩,扩挖向北、向南分别30m、150m,扩挖后水面面积为257.65亩,库底清淤至高程49.5m,南部部分新开挖库底高程为51.0m。
1.5.3xx溪东段工程
1.5.3.1河道疏浚开挖布置
桩号0+000~1+000段为平地开河,设计河底高程51.5~43.2m,设计河底宽度10~80m,河坡坡比1:
3。
河道开挖土方除填筑两侧河口外,其余全部运出。
桩号1+000~4+150段河道疏浚,设计河底高程43.2~33.0m,设计河底宽度8.1~68.8m,河坡坡比1:
3~1:
1.5。
1.5.3.2滚水坝布置
新建滚水坝主要作用为:
有效的削减洪峰,同时可以拦蓄雨水,形成景观河道。
根据xx溪沿线地形,本次共需建9座滚水坝。
表1.1xx溪上新建滚水坝设计参数表
滚水坝序号(从上游向下游排序)
桩号
河道设计数据
20年一遇防洪
坝上/坝下正常蓄水位(m)
坝顶高程(m)
坝上/坝下河底宽(m)
坝上/坝下河底高程(m)
边坡
地面高程(m)
河道流量(m3/s)
坝上/下水位(m)
1#
0+370
20.0/17.0
49.5/49.0
1:
3
53.0
7.15
52.5/52.0
52.0/50.0
52.0
2#
0+610
34.9/31.9
47.9/47.4
51.4
50.5/50.0
50.0/48.0
50.0
3#(位于过路涵下)
0+748
5.8
46.0/45.0
48.5/48.0
48.0/46.0
48.0
4#
1+060
11.0/5.0
44.2/43.2
47.0
46.5/46.0
46.0/43.6
46.0
5#
1+600
48.4/45.4
41.1/40.6
44.5
43.6/43.1
43.2/41.4
43.2
6#
2+000
40.6/36.4
39.9/39.2
22.1
42.3/41.8
41.4/40.0
41.4
7#
2+500
28.1/23.9
38.5/37.8
41.6
40.6/40.1
40.0/38.4
40.0
8#
3+000
15.4/8.8
36.9/35.8
39.8
37.0
39.2/38.7
38.2/36.6
38.2
9#
3+500
19.3/13.30
34.9/33.2
2
38.0/37.5
36.6/35.5
36.6
(1)1#滚水坝设计
1#滚水坝位于桩号0+370处,其布置原则为:
既能满足排涝要求,减少洪水对xx城区威胁,又能抬高xx溪一定蓄水位。
滚水坝坝顶高程52.0m,坝顶宽度为1.0m;
坝体为30%的抛石砼结构,坝体顺水流方向长度为8.3m;
上游为砼护坡、护底,长度8.0m,厚度为15cm;
下游钢筋砼消力池,长度8.4m,消力池两侧为砼护坡,厚度为15cm;
消力池下游为素砼护底,长度10.0m,厚度为15cm,护底两侧为砼护坡,厚度为15cm;
末段设置抛石防冲槽,槽深1.5m。
(2)2#滚水坝设计
2#滚水坝位于桩号0+610处,其布置原则为:
滚水坝坝顶高程50.0m,坝顶宽度为1.0m;
坝体为30%的抛石砼结构,坝体顺水流方向长度为7.7m;
下游钢筋砼消力池,长度7.0m,消力池两侧为砼护坡,厚度为15cm;
(3)3#滚水坝及过路涵设计
3#滚水坝位于桩号0+748处,该处现状为一道路,河道新开挖后需新建1座过路涵,结合现状地形,3#滚水坝布置在过路涵下。
过路涵孔径为1孔,净宽5.0m,涵顶高程50.0m,涵底高程46.0m。
3#滚水坝坝顶高程48.0m,坝顶宽度为1.07m;
坝体为灌砌石结构,坝体顺水流方向长度为6.13m;
上游为砼护坡、护底,长度5.0m,厚度为15cm;
消力池下游为素砼护底,长度5.0m,厚度为15cm,护底两侧为砼护坡,厚度为15cm。
(4)4#滚水坝设计
4#滚水坝位于桩号1+060处,其布置原则为:
滚水坝坝顶高程46.0m,坝顶宽度为1.0m;
坝体为30%的抛石砼结构,坝体顺水流方向长度为8.0m;
下游钢筋砼消力池,长度9.0m,消力池两侧为砼护坡,厚度为15cm;
消力池下游为素砼护底,长度5.0m,厚度为15cm,护底两侧为砼护坡,厚度为15cm;
(5)5#滚水坝设计
5#滚水坝位于桩号1+600处,其布置原则为:
滚水坝坝顶高程42.6m,坝顶宽度为2.0m;
坝体为30%的抛石砼结构,坝体顺水流方向长度为8.5m;
消力池下游为素砼护底,长度10.0m,厚度为15cm;
护底两侧为砼护坡,厚度为15cm;
(6)6#滚水坝设计
6#滚水坝位于桩号2+000处,其布置原则为:
滚水坝坝顶高程41.4m,坝顶宽度为2.0m;
坝体为30%的抛石砼结构,坝体顺水流方向长度为8.9m;
下游为钢筋砼消力池,长度7.0m,消力池两侧为砼护坡,厚度为15cm;
消力池下游为砼护坡、护底,长度10.0m,厚度为15cm。
(7)7#滚水坝设计
7#滚水坝位于桩号2+500处,其布置原则为:
滚水坝坝顶高程40.0m,坝顶宽度为2.0m;
下游为钢筋砼消力池,长度9.0m,消力池两侧为砼护坡,厚度为15cm;
消力池下游为砼护坡、护底,长度12.0m,厚度为15cm。
(8)8#滚水坝设计
8#滚水坝位于桩号3+000处,其布置原则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综合治理 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