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951507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4.66KB
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教材体现了它的开放性。
我理解的开放性,是教材的助读系统,特别在思考和练习中,不追求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追求标准答案,让孩子遐想联翩,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大的空间。
我讲的这几点是每个教师都能概括的,但也是我当时对实验教材的真实想法。
苏教版教材为什么会有今天这个局面?
有一句佛教用语是“广积善缘”,苏教版教材的编写者们积极和各地沟通,就像是亲戚一样,江苏的同志走往各地区,各地的同志到江苏来,在建立这种感情的基础上,在“人和”的基础上,带来了苏教版教材今天的大好局面,带来全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大好局面。
我今天在这里不是给苏教版教材做广告,是说我的心里话。
刚才,我说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时,我说了“三个性”,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程,要做到脚踏实地而且是卓有成效的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师问题。
我们的一些老师缺的是什么?
最缺的是什么?
不是方法,不是教学技术,缺少的是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我们的语文界曾经有两个口号。
一个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建国以后到文化大革命以
前,什么东西都政治化;
语文也吃够了这个苦头。
因此,当时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突出语文课的工具性,我非常赞成。
但接着又来了一句口号:
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
这句话我就不敢苟同。
语文和文学之间有什么严格的界限,我说不清。
但我认为语文课如果没有文学性,那就不是语文课。
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有什么不好呢?
我昨天下午听了四节课,有阅读课,有练习课、识字课,以我的眼光看来,这四位老师上的课,都是文学课,处处充满了文学艺术。
我认为,语文课上得有文学性才是好课。
昨天第四节课是练习课,就五个字,要求根据象形文字来画想象画。
有一个小孩画的太阳,它的光线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是波状的。
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说,太阳烫了头发。
多么好的一种奇思妙想啊!
是现代诗人的美妙的诗句。
我们通过语文课,开发孩子的想像力,就是激发生命的灵性啊!
从这一方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诗
人!
因此,我的理解是:
不要把语文课和文学课划清界限,语文课和文学课是划不清界限的;
好的语文课处处都充满文学性!
因此,又引出了我的理性话题,这个话题是:
在小学阶段加强文学教育是由语文课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
对此,我谈一谈自己的理由。
有关语文课程的性质,过去有的大纲是只强调语文是学习的工具;
而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到去年公布的小语大纲方予以明确。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语文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大进步。
怎么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
打个比方:
一张纸的两面,一面是工具性,另~面是人文性,任何一面都不可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它是一个统一的事物。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目标”和过去相比有非常大的不同,在总目标里,我们特别强调:
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这是过去大纲都没有表述过的。
涉及到文学作品,我们提出:
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提高语文修养;
发展学生。
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
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包括什么呢?
绝不是指语言修辞知识,也不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涉及到种种因素,比方说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等。
像我所说的这些因素,哪
一个方面能离开文学教育这个命题呢?
都离不开,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来实现。
所以,小学阶段语文课虽然读不到大量的文学名篇,但每篇课文都充满着文学艺术,至少我看到苏教版教材就是这样。
读了苏教版教材,我得到这样一个总的认识:
文学教育可以促发学生德育、美育、智育多方面发展。
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呼唤新的人才观,新型的人才培养里面应包含着人才的文学素养。
而从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有利于终生发展,文学素养是中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第二个问题,说说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加强文学修养
在实施语文课程时进行文学教育,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思想性和审关性之间的关系。
从我的认识来看,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最好的学习过程是在人文精神熏陶的过程中进行。
反过来讲,当一个孩子比较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以后,那么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才能落到实处;
如果没有这个工具的掌握和运用,就不成为语文课。
爱因斯坦说过:
“在学校用专业工具教育孩子是不够的。
学生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有用的工具和和谐发展的人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所以他就讲,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要使学生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是最基本的。
使学生对真善美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就是对真善美境界的真实追求。
所以,就人的各种素质而言,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跟真善美相联系的是什么呢?
是文学素养。
它是人的人文素养的核心部分。
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强调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排除文学,结果上成枯燥乏味、形式单调的语言训练课。
这样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给今天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
孩子不爱读语文,讨厌语文。
在这一点上,苏教版教材给我非常深的体会。
我这样概括:
苏教版教材遇到工具性教学内容咋办?
把它人文化。
这是我读了苏教版教材后的感想。
有的老师说汉语拼音是“拦路虎”,孩子学起来苦不堪言。
苏教版教材搞了“情境图”。
搞了“语境歌”,不就把工具性的东西人文化了吗?
所以,苏教版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很有创造性,它是培养本民族优秀人才的最好教材。
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你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
所以世界上各国的母语教育都在加强文学教育,这是个大趋势。
实施文学教育,就是培养本民族的优秀人才,在课程标准中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
如果前面是讲人的发展、人的完善的共性的。
话,那么这就是讲每个人的特殊性。
而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特别是人格的完善,从哪里来?
都离不开情感的熏陶,离不开审美的材料对他的感染。
很难想象,一个内心比较狭隘的人,一个情感非常枯竭的人,他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
个性、人格、情趣、爱好等,这些做人的人性因素,不是一个小问题。
一个老师有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这个老师就会对文学产生美感。
而从某些方面说,文学是种美感的艺术。
它也是将美的东西给人看,还是追求一种美,追求崇高。
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文学的终极目标。
文学的目的是提高人、塑造人、进化人。
所以我们的小学语文课若能充分地调动文学因素,在一种情感氛围中,在学术化的环境中,我想什么工具的目标、什么情感的目标,就更加容易实现。
在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要求有何不同呢?
一、二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到了三、四年级,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就是感情沟通;
五。
六年级,要能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同情等感受。
有些人有点误解:
认为在基础教育里强调文学教育,就是培养阅读欣赏能力。
我认为这只能是部分目标,更重要的目标不是在阅读能力本身。
因为,文学教育它必然和思维教育联系在一起。
在这上面,文学教育本身有什么优势呢?
它可以通过感受形象入手,经过孩子自己的感受和品味,而悟到形象的内涵,它的感性和理性是不可分的。
所以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间,孩子的想象的灵感非常活跃,心灵的空间非常开阔,创造性的潜能最能得到激发。
总而言之,积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知识,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可以在文学教育中得到实现;
离开情感的熏陶、形象的感染、审美的活动,语文的工具性也好,语文的思想性也好,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变成单纯的技术操作和思想灌输,语文就不成语文了。
下面,再谈谈教师的阅读积累和转变观念的关系。
提起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这个问题,我们有的老师自然会想:
我也想多读文学作品,但是时间不够,作业量很大,上课时间很多,还要接受各种培训,哪有时间读文学作品。
阅读理论著作,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些当然是可以的,都有利于提高语文老师的文学素养。
但我认为,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文学观念。
我们国家过去比较封闭,造成我们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文学观念一直滞后,无法来解释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无法培养情感、实现文学教育的综合功能。
大致来说,20世纪以来,在文学观念的更新方面,主要是抓住了四要素:
世界;
作家;
作品;
读者。
所以,一讲到文学,不仅是文学作品,也不仅是创造文学作品的作家,还包括世界、读者。
这四要素是个什么关系呢?
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每两个因素之间都能发生联系,这联系是双向的,而不是一方决定另外一方的。
整个二十世纪,人们对文学的看法,过去比较多的问题,是以世界和作者为中心。
在我们国家,六七十年代特别流行。
所以,我们就认为现实主义高于浪漫主义;
杜甫就高于李白,因为他的诗都反映事实。
到了后来,文学观念转向,从以世界和作品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文本为中心。
这是西方在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是八十年代流行的接受美学理论。
文学是什么东西呢?
首先是文本,其它因素是次要的;
你要解读文本,就要细读文本,
文学的美感来自文本的自身,而不是其它。
后来,又向以读者为中心转移,包括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也包括后来其它对话理论。
就我们来说,世界、作家、作品、读者都很重要,向我们展示的是多元的、开放的文学观念。
这才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文学观念,是我们中小学教育需要的文学观念。
这是个总体趋势。
根据四个要素,我在这里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就“世界”这个要素来说,我们要关心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所谓世界就是客观存在,是独立于人之外的一个客体。
世界是什么?
人们对它的认识是越来越进步。
外部世界是无比的丰富和复杂,人的眼界和胸襟也将跟着改变。
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来说,无论是教材编写,无论是教学,都要与生活相沟通。
要开发语文广泛的课程资源,用我们课程标准的话来说,“语文的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首先要建立大语文观念,因为语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强调:
文学不仅反映生活、反映世界,还是作家主体意识的产物。
这样一来,我们就要注意整体的因素:
作家的思想感情,读者在读文学作品时的经验和情感的投入。
陆游是个大诗人,他儿子想学诗,他教导儿子: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其实陆游想强调的是积累a作家写作品时依靠的是积累。
学生读文学作品时也有个积累,我们叫前期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知识的积累等等。
孩子对自己的生活世界、生活环境认识体验越深、越丰富,他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就越深刻、越丰富。
所以我们就强调感性。
昨天有堂阅读课《春笋》,课文里面有句话,“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唤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教师 文学 素养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