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纲解读热点考点难点热点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930207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4.26KB
高考历史考纲解读热点考点难点热点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历史考纲解读热点考点难点热点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纲解读热点考点难点热点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3)荀子:
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认为“人之性恶”。
2.道家
(1)老子:
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状态。
(2)庄子:
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法家:
韩非子: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以法治国,实行君主专制,倡导及时变法
革新。
4.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二、汉代——独尊儒术,成为正统
1.汉代儒学
(1)思想来源:
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增内容:
①天人感应;
②君权神授;
③三纲五常;
④大一统。
2.评价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特别提醒】新儒学有利于维护统一,神化皇权;
儒家经典成为全国统一教科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共同促使儒学自汉代始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心学
1.程朱理学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
2.陆王心学
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王守仁(阳明)“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影响
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四、明清之际——儒学的批判与新发展
1.背景
(1)政治: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概况
(1)李贽:
离经叛道,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2)黄宗羲:
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他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以后反专制斗争。
(3)顾炎武:
倡导经世致用,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4)王夫之:
继承发展以往唯物思想,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这对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有划时代的意义。
3.意义: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
1.概况
(1)纸:
西汉前期,中国已有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
(3)火药:
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宋朝广泛使用。
(4)指南针:
战国时期制成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世界影响
(1)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对新兴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对地理大发现起了推动作用。
(4)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六、古代中国的文学
1.先秦:
《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分别开创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风格流派。
2.汉朝: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
3.唐朝:
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代表,代表人物有边塞诗人王昌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4.宋代:
宋代的文学以词为代表,豪放派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词人有李清照和柳永,适应了市民阶层丰富生活的需要。
5.元代:
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话本是元代的小说形式,以关汉卿的《窦娥冤》为代表。
6.明清:
章回体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出现了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也很有影响;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是兴盛原因。
七、古代中国的艺术
1.汉字、书法
(1)汉字
①基本脉络:
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时)→隶书(始于秦,流行于汉)→楷书、草书、行书。
②演变趋势:
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书法
①发展脉络:
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
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②阶段特点:
秦篆汉隶——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隋唐风格多样——宋四家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
2.中国的绘画
(1)起源:
新石器时代——战国两汉:
帛画——魏晋:
文人画出现——唐:
雍容华贵——宋元:
文人山水画,独立画种,注重意境——明清:
风格奇特。
(2)民间绘画:
北宋——《清明上河图》;
明清——木刻版画、年画、剪纸画、布贴画。
【高频考点】
考点1、儒家思想在中国文明发展中的影响
例1、(2014·
新课标全国文综)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
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
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感悟提升】儒家思想在战国、秦朝、汉朝的不同地位及原因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但并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原因是在当时战乱兼并的情况下,统治者都热衷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2)秦朝时期,儒学遭到残酷摧残。
原因是儒生攻击郡县制,维护分封制,儒学不仅没有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3)两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被汉武帝所接受,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原因是它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变式探究】
(2013·
福建高考)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
“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海南高考)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
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
这表明他( )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特别提醒】全面认识儒学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1)具有和谐意识。
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2)具有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3)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4)强调力行。
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5)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封建社会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1)尊卑等级观念;
(2)重男轻女的观念;
(3)因循守旧的观念;
(4)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属于封建糟粕的思想。
考点2、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
例2、(2013·
全国卷Ⅱ高考)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大纲全国高考)《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
这反映了( )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特别提醒】文艺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现象的反映
1.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西汉儒学独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3.隋唐:
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和、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
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
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另一方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爱国主义精神。
这样,宋词便得到了快速发展。
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
知识分子们的愁苦、反抗、逃避现实通过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来表达。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考点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四大阶段
例3、(2013·
广东高考)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
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
全国卷Ⅰ高考)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特别提醒】儒家思想发展四阶段
1.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
2.改造与独尊(西汉):
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考纲解读热点考点难点热点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 高考 历史 解读 热点 考点 难点 专题 03 古代 中国 主流 思想 演变 科技 文艺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493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