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真题.docx
- 文档编号:1490597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9.86KB
中国农业大学 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真题.docx
《中国农业大学 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大学 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真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业大学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真题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目代码:
724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
一、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0-16
答: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还在于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再次不仅在于它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2-115
答: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1)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
(2)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3)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138
答:
邓小平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能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4-193
答: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5-230
答: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二、论述题
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2)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3)改革革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
(4)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答:
(1)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或高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无利可图;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无利可图。
所以,利息率变动的高低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即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
(2)一定时期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影响:
一是平均利润率本身的高低,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同方向变化;二是由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所决定。
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
(3)在一定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的高低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4)此外,利息率还受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如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目代码:
724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
一、简答题
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1-78
答: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特点包括:
(1)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普遍性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2.简述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内容。
3-142
答: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之间呈现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3.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典型特征。
5-235
答:
(1)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
其他许多现象,如商品滞销、物价下跌、生产下降、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生产过剩这个根本特征所引起的,都是生产过剩在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具体体现。
(2)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昀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3)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
6-293
答:
(1)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同时私人企业股权分散化,并出现了工人持股的现象。
(2)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建立所谓劳资共决制度,发挥工会在维护工人就业、工作条件改善和进行工资谈判等方面的作用,允许工人代表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3)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如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8-359
答:
(1)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
(2)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体社会成员文化教育的普及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等,只有在社会主义历史阶级经过长期奋斗才能创造出来。
不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不具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就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
二、论述题
6.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2-106-108
答: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1)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2)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把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公式,生搬硬套。
这两种错误都曾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
7.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5-228
答: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
一、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
二、生产资本的构成
生产资本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目代码:
724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答: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特点包括:
(1)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普遍性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2.简述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内容。
答: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之间呈现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3.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典型特征。
答:
(1)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
其他许多现象,如商品滞销、物价下跌、生产下降、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生产过剩这个根本特征所引起的,都是生产过剩在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具体体现。
(2)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昀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3)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
答:
(1)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农业大学 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真题 724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