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介环境造就的宅人群体浅析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905716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76KB
互联网媒介环境造就的宅人群体浅析文档格式.docx
《互联网媒介环境造就的宅人群体浅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媒介环境造就的宅人群体浅析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着御宅(日语罗马音为otaku)一词不可避免地走出粉丝圈,慢慢成为一个大众口头用语。
然而,otaku世俗化的道路并不顺利,当人们肆无忌惮地滥用otaku一词时,动漫迷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在他们眼中,otaku是真正热爱动漫文化者的身份象征,那些看过一点点动漫、对动漫浅尝辄止的外行人怎么配用?
这简直是最糟糕的跟风事件。
所以,那些资深的动漫爱好者很快抛弃了这一称号,otaku在当时成为不经大脑思考,盲目跟风,肤浅的追逐流行的人的代号。
1983年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在《御宅的研究中》正式使用otaku来称呼这一社会群体,他对otaku的评价基本持负面态度,在当时影响了很多日本人对御宅的看法。
1988年发生的宫崎勤事件更是让社会对otaku的评价跌入谷底,可谓是毁灭性的打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日本动漫产业一度萎缩,有趣的是,有一人挺身而出,自发为御宅族正名,他就是冈田斗司夫。
此人将御宅族的定义提升至精英化程度,在粉丝圈赢得一片欢呼,他认为,有以下三种特征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otaku。
1)有着高度搜寻参考资料能力的人;
2)拥有对这个映像资讯爆发的适应力,有跨领域的资料搜寻能力,对映像作者所提示的暗号可以一个不漏的加以解读和研究;
3)永不满足的向上心和自我表现欲。
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出,御宅族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词语,它的含义有几次大的起落,在目前看来,热衷于某种亚文化、或者对某方面有浓厚兴趣和钻研精神的人都可以叫otaku,值得注意的是,御宅族从来没有足不出户、闷居在家的含义。
1.2从台湾到大陆御宅的发酵
御宅族一词传入中国得益于一部电影:
《电车男》,2005年,日本电影《电车男》在台湾上映,好评如潮,御宅一词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两年后,台湾播出了第一档有关御宅的综艺节目,但是这里的御宅已经带上浓厚的台湾色彩,可谓是被台湾人解读过的御宅。
节目中,主持人直接将御宅唤作宅男,此后,阿宅宅人宅女这样的词汇被一一制造出来。
台湾对御宅的解读是宅现象第一次公开在中文文化圈传播。
随着2000年后兴起的台湾文化的输出,宅人经过一番发酵后也来了大陆。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一批成天守在电脑面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轻人群体出现,当时,媒体仅仅称呼他们为闷居一族或者屋里蹲,但台湾带来的变味的御宅简直为媒体带来了新的批判工具2008年,《南方都市报》对宅男宅女现象作了相关报道,题为:
广州出现御宅族,可以说明当时的主流思路是:
御宅等于宅人,宅人等于呆在家不出门的人。
在传统媒体的权威解释下,宅人的词义慢慢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1.3宅人的定义和本质特征
到底什么是宅人?
对宅人的定义有共识也有争论,普遍认为宅人与长期闷居在家有强联系,这虽是一个被误解的词汇,但是经过发酵,已经能确切的指代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群体,演变成我们当下语境中的宅。
宅人指长期足不出户、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交往较少,热衷于享受独处时间,无业、待业、或者工作外空闲时间很少外出的人,通常是年轻人。
通过将宅人和御宅族作比较,我们能得到宅人的本质特征。
otaku是基于兴趣爱好才建构在一起的人群,宅人是因为对生活态度相似才聚合在一起的人群,对于宅人而言,动漫、游戏、电影、小说都不过是打发时间、放松自己的工具,他们享受在信息海洋里徜徉的快感,因为沉迷丰富的媒介环境而足不出户,是新的媒介环境培养的特定人群。
在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otaku广泛的存在于社会之中,但如果没有网络,就没有我们今日定义的宅人群体。
实际上,宅人是受互联网影响极大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态度烙上了互联网的印记,他们既不是怪物,也不神秘,他们可能是身边的同事、同学,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2互联网带来的三重讯息对宅人思维的改造
媒介环境学派奠基人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
媒介本身带有一种理念、思想、逻辑,而媒介刊载的内容,是独立于该媒介外的另一种媒介。
人们总是问:
这段话表现了什么内容?
而不问:
音乐的旋律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房子和衣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这正是只看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的表现。
以传世名作《哈姆雷特》为例,这本书包含有三个层面的讯息第一层面是印刷这种载体带来的讯息,印刷书籍所具有的一成不变的线性特点,一句一句排列的序列性,它的分段,按字母顺序的索引,标准化的拼写和语法导致一种詹姆斯乔伊斯戏称为ABC式的思维习惯,即一种跟排版结构非常相似的意识结构。
印刷术的诞生给人类思维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显著的表现为思维向连续性、序列性、逻辑性、权威性转变,且不论书籍本身传达了何种内容,只要看书,人们不可避免的会接受印刷这种媒介带来的讯息,从而把思维剪裁成符合印刷讯息的样式。
第二层面是文字带来的讯息,从口语到文字,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胜利。
文字登堂入室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承载者,它塑造着人类的思维和意识,自从有了文字,一种传统便开始了,读者是孤立的,他无需发出声音,只凭着眼睛,和这个世界进行交流,在看文字时,读者已经和社会脱离开了,文字让人有了独处的可能性。
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言:
整个阅读的过程,作者和读者仿佛达成共谋,对抗社会参与和社会意识。
依赖视觉形象的文字阅读,让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第一次膨胀起来,这便是文字带给人类的重要讯息。
第三层面才是《哈姆雷特》讲述的复仇故事,这是最容易被人感知的讯息,但也是最不具有可能性和革新性的表层信息。
媒介即讯息揭示了互联网时代的本质。
当我们每天运用电脑、平板、手机在网海冲浪时,我们接触了三种不同层面的讯息。
第一,是互联网带来的讯息,如果说文字的发明让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初步膨胀,那么互联网可谓是激发个人主义的集大成者,网络开辟了一个独立于现实生活的空间,让人独处的成本变得低廉,社会被切割成一个个小隔间,利用互联网高效配置资源的能力获取生活必需品,逢上困窘不顺时,难免产生这种自负的想法:
哪怕只有我一个人也能活下去。
加之互联网多站点、去中心的设计理念,让地球上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不成为中心点,反之,地球上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可以变成中心点,美国五角大楼的计算机和中国内陆一台配置低廉的计算机在互联网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在互联网时代,人可谓是身披全人类在生活,这更加加强了人的自矜意识,我即是世界的中心。
在互联网思维的启示下,宅人的诞生顺理成章,在对宅男宅女心理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宅人有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个人意识膨胀,没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在他们看来,成为宅人正是他们表达自我的途径,宅无伤大雅,甚至是一种真性情、放飞自我的表现,实际则有借蔑视外部世界拔高自我的倾向。
第二,是语音、文字、画面联动带来的讯息,新媒体是直观的媒体,大部分信息依靠多媒体形式传播,这向互联网使用者传递的讯息有二:
接口思维和形象思维。
在一个较为成熟的社会中,社会团体内部的运行错综复杂,专业化程度高,隔行如隔山,一切职业都是针对外行的阴谋;
但是在团体和团体之间,接口相当简单,只要具备一定的语言交涉能力,就能实现一团体与另一团体的对接合作,这就是接口效应。
比如:
一家重工业公司要和一家娱乐传媒公司进行合作,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业务运作状况,但是只需要派出协商人员签订条约,两家公司便可以在法律的程序下合作互赢。
多媒体形式的传播,让团体和团体之间的接口思维扩散到普通网民之间,网民可以拥有不同身份、不同阅历、甚至不同国籍,但是通过声音、文字、画面的传播,他们能相互理解、交流互动,大大拓展了网络的可能性。
如果互联网让宅人发现他们是身披全人类在生活,那么多媒体的交流形式则让他们与全世界发生联系,一网通天下,当网络的拉力远远大于网络的推力时,宅人就此诞生。
其次,多媒体传播的形式削弱了网民的逻辑思维,传播内容多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它并不希望受众在上网过程中得到缜密的逻辑训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相反,它追求的是快感,是立竿见影的宣泄,只有这样,流量才会源源不断,运营商才能财源广进。
一旦沉迷于这种媒介环境,直接会导致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降,麦克卢汉曾提到:
电子文化造就的人,比起其他任何文化造就的人,都要简单得多。
新的媒介环境消解了人内心多余的情绪,导致批判和自省的能力直线下降,难道宅人意识不到自身状态可能存在问题吗?
如果连存在问题都意识不到,又怎么去解决问题?
因此才有一入宅门深似海,从此双商(智商、情商)是路人的说法。
思维简单导致的批判能力匮乏,是宅人入宅的重要原因。
第三,是每日发布在网上的海量信息传递的讯息,2014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一档名为《互联网时代》的电视纪录片中有一句解说词:
一家微博网站一天之内发布的信息就超越了《纽约时报》辛勤工作的60年;
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一天上传的影像可以连续播放98年;
如今两天积累的信息总和,就相当于人类历史留下的全部记忆。
庞大的信息量成为每个网民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是在对付新媒介环境的准备上,我们并不比土著人对付文字的本领强。
信息的有效控制机制并没有跟上网络的发展,宅人们上网时,被多媒体和多层次的信息吸引,注意力分散,面对海量的信息,他们被绑在一室之内,行动力减弱,信息的海洋变成信息的荒漠。
3以视听为主导的媒介环境剥夺宅人行动力
麦克卢汉有一个重要的理念:
媒介是人的延伸。
该理念成立的前提是:
人具有自我截除的机制,技术在人进行自我截除后,填补、甚至加强了人体的某个机能,成为人体的延伸。
为什么人具有自我截除的机制?
与其将这个机制命名为自我截除,不如将之命名为自我保护。
在生活中,当我们一脚踩空从楼梯上跌下去时,眼睛会不由自主地闭起来,直到疼感席卷全身,我们才睁开眼睛检查身上是否有伤口。
会做出这种反应,是因为突发状况瞬间带给中枢神经系统极大的压力,而眼睛恰好是五感中捕捉信息最多的器官,中枢神经系统为了遏制这种压力,必须把它限制在局部范围内,甚至将它切断,眼睛这一器官暂时被截除了。
身体受到超强刺激的压力时,中枢神经系统就截除或隔离使人不舒适的器官、感觉或机能,借以保护自己。
因此新发明的刺激,就构成增加速度和加重负担的压力。
当文字和货币第一次被发明出来时,人类社会的运行速率骤然加快,人需要奔走的频率变快、范围变大,因此人脚不堪重负,人脚的负担让中枢神经系统意识到威胁,中枢神经系统决定要截除脚的功能,而让车轮成为脚的延伸。
人脚得到了解放,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当人脚的功能被截除后,人无法完整、客观的认识自己,反而技术的进步带来人的麻木,即:
selfamputationforbidsself-recognition。
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架设的媒体环境下,媒体将人肢解得支离破碎,同时又填补、加强人体的机能。
屏幕传达的视觉形象,是人眼的延伸;
声音传达的听觉形象,是人耳的延伸。
视听二感的延伸,会加强人体视觉、听觉的机能,进而削弱其他感觉,使人变得麻木。
以无声电影为例,在默片时代,人们对电影的感觉完全不同于现在,无声电影加上声音的结果是,减少了模仿、触觉和动态的作用,换言之,一旦听觉被强化,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就受到影响,人的神经则变得迟钝,对外界动态的敏感性降低。
以视听为主导的媒体环境就是如此剥夺人的行动力的。
第一,由于自我截除,人无法认识自己,把自己的延伸看得过分重要,造成智力麻木。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美少年咔索斯深爱着自己的倒影,日夜凝视,竟然回绝了回声女神的追求,自尊受挫的回声女神将他变成一朵水仙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媒介 环境 造就 人群 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