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题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练习题1 最新.docx
- 文档编号:1490015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13.04KB
高二历史试题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练习题1 最新.docx
《高二历史试题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练习题1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试题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练习题1 最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试题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练习题1最新
专题测评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我们得到的认识不包括()
A.社会主义的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C.要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D.“双百”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2.以下有关“双百”方针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提出这一方针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B.“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它是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D.它促进了我国文学艺术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3.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双百”方针的提出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4.“双百”方针提出以后,有人说:
“党这回提出‘百家争鸣’,我们解放后几年学习唯物论不是白学了吗?
”你认为应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①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和斗争,通过比较和斗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②没有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作过斗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③贯彻“双百”方针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④“百家争鸣”就是彻底自由了,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中,文化事业也有过一段曲折历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受到干扰,主要表现为()
A.一些文艺作品的思想艺术性不高B.部分著作的学术观点不对
C.在文学艺术界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D.资本主义性质的文化有所发展
6.“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B.《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C.“红卫兵”组织蜂拥而起D.破除“四旧”
7.“XX教授,1949年1月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上山下乡。
1978年3月考进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现在名为南京财经大学的学校任教……1988年考入南京大学商学院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8.(创新题)下图是一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脱盲证。
毛泽东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
依据图片信息判断,此证件应出自()
A.土地革命时期B.新中国成立初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9.第一次明确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是在()
A.1949年底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1995年《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10.(2018·广东)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1.“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革命”是指()
①倡导全日制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两种教育制度”
②倡导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半工半读“两种劳动制度”
③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④在学校的领导体制上,是“工宣队”陆续进驻学校
⑤在教学体制上,实行“开门办学”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④⑤
12.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
A.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B.使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C.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D.是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13.下列关于“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
B.1978年12月进行了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招生考试
C.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开始
D.教育由此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14.(创新题)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恢复高考()
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②有利于社会公平竞争
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④是邓小平主持教育工作的成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1998年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占89%。
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
①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提出“三个面向”④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6.(改编题)有关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邓小平为北京景山中学的题词
B.该题词时间为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
C.反映了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
D.该题词的内容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17.(原创题)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的标志是()
A.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
“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这一壮举”是指()
A.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B.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C.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9.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
①学前教育②大学教育③中小学教育④成人教育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创新题)如图是“嫦娥1号”传回的月球三维图片,标志着我国绕月探测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下列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D.2018年“神舟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
21.“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
A.“长征一号”航天运载火箭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5号”飞船D.“神舟6号”飞船
22.中国农民说:
“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率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重大贡献
C.培育出优质小麦D.培育出杂交水稻
23.(2018·江苏)“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是对谁的最高褒奖()
A.钱学森B.杨利伟C.郭沫若D.袁隆平
24.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2018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C.集中力量重点攻关D.近现代以来,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25.江泽民指出: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二、非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的简表
年份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学校数
在校学生数
学校数
在校学生数
学校数
在校学生数
1949年
34万
2400万
5219
127万
218
11.7万
2018年
49.13万
1.25亿
10.18万
9115.31万
1911
1175.18万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看,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反映了哪些问题?
(2)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教育应如何发展?
2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视科学事业发展的措施?
专题测评五
18.D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这一事件的难易程度与人口的多寡密切相关。
A、C项显然与人口多寡无关,而B项中国至今还未做到,故选D项。
19.D解析:
我国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
20.A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航天事业方面的成就。
“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而非氢弹。
21.C解析:
从时间看C、D两项符合,C项是2018年,D项是2018年,C项时间上在前,且更具标志意义,所以选C。
22.D解析:
D项是袁隆平的贡献。
23.D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所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结合材料中“专注于田畴……一介农夫……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等可判断应是对研制杂交水稻的科学家袁隆平的评价。
24.D解析:
近现代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处于落后的状态。
25.B解析: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美国;19世纪德国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31年英国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2001年中、美、法、日等国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26.
(1)教育发展迅速,国家重视基础教育,三级教育全面发展。
(2)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立法的保障;教育投资的增加等。
(3)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重视基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建立终身教育体制。
27.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远景规划,科技全面发展。
(2)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肯定和重视。
(3)1985年后,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4)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5)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历史试题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练习题1 最新 历史试题 现代 中国 文化 科技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