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则经济研究所414次学术报告会:粮价与粮食安全Word下载.doc
- 文档编号:14898242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
- 页数:29
- 大小:973KB
天则经济研究所414次学术报告会:粮价与粮食安全Word下载.doc
《天则经济研究所414次学术报告会:粮价与粮食安全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则经济研究所414次学术报告会:粮价与粮食安全Word下载.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首先讲的内容是怎么认识国际粮价暴涨。
我们没有办法说新闻媒体应该说什么,但实际上新闻媒体很多报道有点推波助澜、捕风捉影的色彩。
粮价的问题我们要看到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不像国内价格那么简单,这里面有很多名堂。
首先,我们来看2007年那次粮价暴涨,一下子涨了2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2%,食用油类价格上涨50%,奶类制品上涨80%。
到了07、08年接着上涨,小麦上涨,稻米上涨了104%,很可怕,大家就觉得好像世界末日要来了。
我们就要看一看,稻米上涨104%究竟是什么原因?
看这个价格,大家都说要上,上到顶掉下来了,现在又一波在这,就是在08年的9、10月份收获季节掉下来了,这就说明前一段时间媒体炒作不对。
它是爬到了180多,但它又下来了。
大家看各种粮食的分析,以稻米的波动最大,一下涨那么多,然后又下来了。
什么原因?
有没有粮食危机?
我们要从数据上分析这个问题。
现在国际上流行两种说法:
第一,由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消费了大量的粮食,导致国际粮价暴涨;
第二,是生物燃料惹的祸。
这些有名有姓,我全部都收集起来了。
小布什在G8峰会上说,就是印度和中国惹的祸。
德国《明镜周刊》总是编故事,这些故事都和中国有关,它说:
“(中国)政府甚至准备了4000万吨到5000万吨的粮食紧急储备。
但是,既便如此,供需缺口仍有10%不能满足。
这意味着,中国必须为高达1300万人的缺口进口粮食。
”我们要仔细查一下。
首先我们说粮食到底减产了没有?
2007年全球粮食产量为23.4亿吨,比2006年增产5%。
大家看看这些数字,粮食增产的国家全在这,但是也有减产的国家,比如法国、加拿大、德国。
哪些国家减产了?
粮食出口国。
我们把前50名的生产大国排起来,它们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4%以上。
总体来说是增产了,中国增产5301万吨,美国增产7125万吨,巴西增产2293万吨。
14个减产的国家都是出口国,澳大利亚减产1230万吨,加拿大减产232万吨。
为什么减产?
原因很简单,粮食价格连续下降。
从1950年到1984年,粮食价格下降12.27%。
生产粮食不赚钱,出口国觉得划不来,它不是不能生产,而是有意的。
这是规律,粮食价格下降,出口国纷纷减产,再稍微碰上一点大旱,更减产。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两个问题分开:
一个是,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但是这并不是有效需求,而解决非洲和亚洲穷人生活问题是需要通过制度改革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救济,更不是幻想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粮食库存确实是在下降,库存警戒线已经占到了联合国说17%~18%(约65天),2007年降到最低点,只有54天了,这些都是事实。
那么我们说粮价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它是一个边际调整。
因为我们要看国际市场上交易的粮食占全球粮食产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如果大家都能自给自足,只拿出一点点出去交易,这一点一波动,等着买粮食的人,它没有了,粮价肯定上涨。
那么,假如出口占该国粮食总产量的5%,它当然要先满足国内需求,只要粮食减产1%,出口的就相当于出口量下降20%。
所以一定要把量的概念搞清楚。
可是这不要紧,下一年增产1%,立刻就回来。
2007年全球粮食总产量23.4亿吨,在国际市交易量的总额为3.5亿吨,只占总量的14.96%,稻谷贸易量占总产量的平均比重不足0.3%,很小。
玉米的比重为13.43%,小麦比较大,是20%。
那么波动最大的是稻米,全球稻米总产量为6.5亿吨,反而比2000年增加了5284万吨。
可是,投入国际市场交易的稻米数量仅为164.33万吨,占总产量的0.25%。
那么这属于边际调整,某一个出口国少出口一点,国际市场立刻就短缺。
那么大家看小麦的国际贸易额一直很平均,看最下面这一栏,都在20左右,水稻一直在0.2多。
所以中国、印度这些大国,把自己的饭吃饱了,但是出口量只要减一点,就不得了了,反映在国际市场上,稻米就没了,并不等于粮食危机,是边际调整。
我们专门写了一章为什么中国发了疯似的进口大豆,其原因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中国在2000年的时候净出口50万吨大豆,以后就是进口100万、300万、1000万、2000万、3000万、3400万,为什么?
我们并没有改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我们的水产量猛增11倍。
中国出口大虾增加十几倍,愣把国际市场上大虾的价格从8.99元压成了1.99元。
中国人得意得很,农民赚了,进口大豆一公斤不要几个钱,一公斤大虾比大豆贵多了。
中国正好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大国。
我们把所有回归的数据都整理出来了,等会有时间给大家报告。
大豆和大虾,非常清楚,中国进口大豆不是中国人吃的,是中国人拿进口的大豆换成了大虾,又把大虾出口给那些出口大豆的国家。
它改善了生活,吃到了更多水产,中国农民赚了很多钱,所以是三赢,没有人抱怨。
只有不了解情况的人说中国大豆业全线崩溃。
中国根本不应该生产大豆,因为大豆在所有农作物中产量最低,占地最多,一块地不种大豆种别的,农民更赚钱。
那么为什么我们能赚钱的事不干,要吃亏呢?
国际粮价能不能赖到中国,首先就看中国有没有进口。
中国在2005年以前进口小麦,在2005年以后不仅没有进口小麦,反而出口一些小麦。
判断一个国家粮食供应是否安全,我们要看几个指标:
第一,粮食产量是否随着人口的增加而稳步增加;
第二,粮食价格是否稳定;
第三,是否拥有足够的粮食库存;
第四,是否严重依赖外部进口。
如果一个国家缺粮,那肯定它的粮食产量就少了,人均产量就少,粮食价格涨了,库存量要下降,不得不进口。
我们来分别看这四项指标。
第一,看中国的粮食产量。
基本上稳步增加,而且单产还明显增加。
曾经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5亿吨,2008年达到5.28亿吨,说明中国总产量是增加的。
30年来耕地面积减少了12.5%,播种面积也逐年下降。
我一点也不着急这个,因为数字分析说明我们不缺粮,它当然下降。
如果进一步,我们还有办法让它更不缺,那么耕地还会下降。
这样,我们的土地未必有那么紧张。
我是主张保护土地的,但是18亿亩土地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太准确,甚至15亿就够了。
我下面提出我的论据。
粮食单产逐年增加,总产量持续上升。
改革初期,粮食单产每亩170公斤,现在每亩330公斤。
粮食总产量1978年3亿吨,1996年突破了5亿吨,1998年创造了5.13亿吨。
粮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刚好能够,库存合理,这是合理现象。
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度超过5亿吨,2008年达到5.28亿吨。
人均粮食产量1990年达到393公斤以后一直在390~410公斤之间波动。
这本身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中国人就要这么多。
那为什么俄罗斯一千多,加拿大两千多,因为统计方法不同,而且它们的饲料完全计算在这里面了,咱们中国没有计算。
如果中国需要更多粮食的话,我们的库存不会这么高,现在处于一个合理的均衡,过度仓储的状态。
那么再看中国主要的农产品产量,1996年到了414后,反而下降了。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粮食反而吃得少了,所以到了380~390就可以稳定住了。
油料增加到了22,水果猛增,从二十几、三十几一直到了一百四十几,这就说明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在持续改善中,这和我们观察的现象是一致的。
另外,判断一个国家是否缺粮,可以从长期粮食进口的趋势来判断。
只要有钱,缺粮就可以进口。
那么我们看一看中国是不是需要进口呢?
2008年中国没进口粮食,连小麦都出口,稻米也出口,只有大豆进口,大虾出口。
实际上中国并不缺粮。
下面我要证明库存过多,其实完全不需要这么多。
我这次讲的核心就是:
第一,中国不缺粮;
第二,库存不合理。
库存太多了,我们完全可以降低4000万吨的库存,而保证粮食安全。
民众饮食结构的变化也可以用来旁证是否缺粮。
如果缺粮的话,大家一定是先吃粮食,不缺粮的话才能把粮食转换成为肉类、奶类、水产品。
奶类人均产量从1996年到2008年增加了4.75倍,水产品的人均产量增加7.5倍,饮食结构在改变,这证明了中国不缺粮食。
大家看,水产品增加是最快的,以前吃大虾很难,现在吃大虾不稀奇。
奶类增加得也很快,肉类反而不大增,因为大家要减肥。
粮食价格稳定,市场上货源充沛,没有出现供给紧张。
大家看,稻米的价格指数每年都涨2%~4%,显然低了。
这不是好事,农民要是这样的话就不赚钱了,物价指数要和这个平行,所以说农民苦。
小麦还下降了两年,当然农民意见大了。
贫富差距就从城乡差距出现了。
玉米涨了,大豆一直在掉,现在涨了一点。
整体来说,我们的价格结构是稳定的,不能从价格上说明我们缺粮。
恩格尔系数也证明中国不缺粮,因为恩格尔系数在城市和农村都在下降,这是好现象。
我们存粮有多少?
2007年每户农民年末粮食结存数量为1294公斤。
扣掉每年每户需用450公斤左右的饲料之后,农民储备的粮食可以支撑10个月。
联合国说只要16%就够了,我们是80%,存粮比例相当高。
这是粮食部的数据,每户结存这么多,全国粮食总库存达2.65亿吨。
《中国日报》的报道是2.5亿吨,美国农业部报告是2.297亿吨,数字基本吻合。
所以,从中国和美国两方面的估计,我们的国家储备在2.5吨左右。
国家发改委统计,2008年全国粮食消耗量大致为5亿吨,库存消费比30%~40%。
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安全线是17%-18%,我们基本上翻了一番,而且农民手里还有2亿多吨存粮。
所以从价格、消费、进出口、饮食结构,我们可以证明中国不缺粮,这个应该没有争议了。
我们做了一个中国谷物生产趋势的模型,模型比较复杂,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主要就是考察三个主要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大家可以看,我们的预测和真实情况相当吻合。
实线是真实数据,虚线是我们的预测,稻米产量、小麦产量、玉米产量预测都相当吻合。
整个来说,中国粮食生产相当乐观。
中国会不会遭遇粮食危机?
无非有几个理由:
第一,特大自然灾害;
第二,耕地急剧下降;
第三,水资源严重短缺,或者自然环境严重被污染;
第四,内战;
第五,遭遇外部经济制裁。
首先,我们对天灾做了详细的分析,天则所也做过这个分析,虽然我们的样本和你们采用的不一样,模型的变量比你们多一点,但是分析结论还是一样的。
结论就是:
(1)粮食总产量波动与成灾率几乎没有关系;
(2)粮食总产量与人均粮食占有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相关;
(3)人口快速增长会加大对粮食的需求,从而粮食产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4)在价格指数方面,当前的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有显著的负效应,而上一期的粮食价格,虽然不显著,却同粮食产量正相关。
这些都和天则所的结论是一致的。
对于保护耕地这一点我们也是统一的,没有什么争议,但是争论的焦点是如何保护耕地?
这一定要考虑到一个合理的度,过犹不及。
中国政府反复强调18亿亩的“红线”,那么我们就问这“18亿亩”的数据从哪里来?
是不是保证18亿亩农田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我们可不可以扩大国际合作范围,充分利用外国的自然资源,调整自身的农业生产结构,将一部分农田从粮食作物转变为经济作物或者什么都不做,保护水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研究所 414 学术 报告会 粮价 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