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戏曲文化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896570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52.87KB
石牌戏曲文化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石牌戏曲文化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牌戏曲文化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原皖河乡整体并入石牌镇,辖区总面积81.7平方公里(包括皖河东岸的猫山部分片区)。
石牌镇城区位于皖河西岸、镇域中东部,建成区面积3.19平方公里。
全镇辖18个行政村,4个社居委,总人口10万(其中镇区人口3.98万人)。
1999年,石牌镇被省建设厅、发改委等6部门列为“全省重点中心镇”;
2000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安徽省中心建制镇”;
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发改委等6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
2009年6月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实施扩权强镇第一批试点镇。
3、交通区位
石牌镇相距安庆市和望江、太湖、潜山县城均在40-50公里之间,历史以来一直是周边30多个乡镇的区域中心城镇。
辐射人口达70多万,加之粮食、生猪、畜禽、蔬菜、水产等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物流通畅,是皖西南重要的农副产品聚散地和商贸重镇。
212省道和石牌至安庆堤顶公路穿境而过,相距沪蓉高速小市入口处30公里,与长江安庆港、合九铁路安庆站和安庆民航机场均在40公里左右;
正在建设的东香高速腊树入口距石牌仅3.5公里,交通区位优势较为明显;
与此同时,随着石牌新桥、江北高速的建设,石牌交通条件将会进一步得到改善。
1.2自然条件及历史
1.气象资料
气象特征:
石牌镇属于亚热带过渡的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夏时炎热,一年之中,春夏多雨,秋冬常晴,霜期较短。
(1)气温
境内历年平均气温16-17℃。
低温期一般是元月、二月和十二月份,月平均温度5℃左右;
高温期一般是6月至8月份,月平均气温25-30℃,其余均在15-20℃之间。
(2)降水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315.2毫米,降水最多的年份达2000毫米,降雨量最少的年份900毫米。
(3)霜
境内初霜期一般在11月中旬,终霜期一般在次年3月中旬,全年无霜期年平均221天,最长的是1961年达277天。
(4)日照
全年平均日照2057.2小时,为应照时数47%。
太阳辐射总量年均116.1千卡/平方厘米。
4至10月共82.6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70%,其中5-8月份,各在10千卡以上。
蒸发量年均1347.8㎜,蒸发量最大是6、7、8三个月,达533.5㎜,占全年40%。
(5)风向
风向夏以南风为多,冬以北风为多,一般是西南风和东北风,6-7月份多为西南风,其余多是东北风。
年均风速为3米/秒,冬夏大于春秋,东北风大于西北风。
东北风达5.2米/秒,西北风2.2米/秒。
(6)雪
县境降雪期一般于12月下旬,终止在次年3月上旬。
2.水文资料
长江一级支流皖河穿越城区,最高洪水位21.13米,正常水位14.5米。
最大流量达4580m3/秒,一般在120m3/秒左右。
皖河源于大别山三大支流:
一为长河最大;
二为潜水次之;
三为皖水最小。
长河地跨岳西、太湖、潜山、怀宁4县和宿松县的枫驿乡。
发源于岳西县的大别山的多支尖、大岗岭及皖、鄂交界的羊角尖、古方关。
干流长100公里,支流16条,长363公里,流域面积2298平方公里;
潜水又名前河,发源于岳西县大别山的多支尖、公盖尖及界岭。
干流长83公里,支流32条,长344公里,全流域面积1711平方公里;
皖水发源于岳西县北西界岭、黄砂岭、团云寨及桃岭。
干流长83公里,支流14条,共长266公里,流域面积为738平方公里。
长河及潜水于老鱼潭汇合,东行约2公里至浏河口,再与皖水汇合构成皖河干流。
皖河从小市港入境,绕县境西南经黄龙、三桥、平山、小市、腊树、石牌、皖河、江镇、山口、红星、巨网等12个乡镇,至红星皖河口入长江。
境内干流长40公里;
支流13条,共长205公里。
流域总面积6046平方公里,其中干流区面积1299平方公里。
境内流量年均33.24亿万立方米,汛期占总流量的70%,枯水时可出现断流。
庆洲河系皖河故道,同马大堤建设将其与皖河隔开,为一死水河。
最高水位15.5米,常水位14.2米。
镇区另有龙头河,宜塘沟等沟渠。
麻塘湖是镇区附近主要水面,湖水清澈,岸边植被茂密。
水库库容4800万立方米,承雨面积81.3平方公里,灌溉面积6万亩。
212省道从水库南边大堤上经过。
石牌镇自来水厂水源取自麻塘湖,建在附近212省道南侧,其日供水能力达1.5万吨。
石牌境内地下水资源颇为丰富,在类型上主要是孔隙水。
石牌地区为潜水,富水性中等至强,单井涌水量200~2000吨/日,水质不理想,含铁锰较高,一般不能直接饮用。
补给条件良好,补给来源除大气降水外,还有地表水。
3.土壤
石牌镇土壤分布主要是潮土和水稻土,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
4.地质地震
石牌镇处于郯(城)——庐(江)大断裂和沿江挤压破碎带之间头坡断上。
地质构造为侏罗纪到第四纪的陆相砂砾岩和大山碎屑岩,怀宁县全县处地震烈度6度区,城镇建筑物和构筑物按6度设防。
5.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白云石和铜、铅、锌等。
(2)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丰富,粮油类有水稻、小麦、大麦、养麦、玉米、高粱、大豆、豌豆、绿豆、黑豆、饭豆、红薯、花生、油菜、芝麻;
纤维类有棉花、宁麻、黄麻;
糖类有甘庶;
蔬菜类:
有白菜、大白菜、紫苔菜、芹菜、茼蒿、苋菜.芥菜、莴笋、芫荽、萝卜、胡萝卜、黄瓜、冬瓜大葱、洋葱、丝瓜、韭菜、缸豆、菜豆、扁豆、刀豆、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毛芋、生姜、山药、莲藕、茭白、菱欠实、荸荠、慈姑、黄花菜、蘑菇等等;
绿肥及饲料有紫云英、紫穗槐、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红苹、细绿苹;
用材、经济、薪炭林有杉、马尾松、黑松、风杨、枫、泡桐、苦栎、池杉、水杉、柳、刺槐、黑杨、香椿、樟柏、梨、桃、枇杷、杏、石榴、柑桔、桑、乌桕、银杏、油桐、淡竹、玉竹、黄精、葡萄、芦苇;
观赏花卉有铁树、黄杨、天竹、文竹、金银花、芍药、玉兰、迎春、仙人掌、仙人球、桂花、荷花、菊花、梅花、红梅、绿梅、米兰、月季、大丽花、万年春、紫藤、君子兰、含笑、水仙、茉莉、美人焦;
草类有荇、茜、蓼、芒、茅、狗尾草、羊蹄、巴根草、车前子、益母草等。
(3)动物资源
①家饲动物:
家畜:
黄牛、水牛、猪、羊、狗、猫、兔等;
家禽:
鸡、鸭、鹅、鸽等;
家养水产:
青鱼、草鱼、鲤鱼、鲢鱼、日本鲫鱼、黄鳝、甲鱼、螃蟹等。
②野生动物
兽类:
獾、野兔、狐狸、黄鼠、狼、刺猬、蝙蝠、鼠等。
鸟类:
乌鸦、喜鹊、八哥、画眉、猫头鹰、鸽、子规、白头翁、斑鸠、燕子、布谷、野鸡、翠鸟、灰喜鹊、大山雀、麻雀等。
蛇虫类:
蝮蛇、练蛇、乌风稍、水蛇、蜈蚣、壁虎、蝴蝶、蜻蜓、蝉、金龟子、蚱蜢、螳螂、萤火虫、蟋蟀、蚯蚓、蚂蚁、蜗牛、天牛、蜘蛛、喜子、蟑螂、青蛙、蟾蜍、黄蜂、马蜂、苍蝇、蚊子、蜢子。
水产类:
鲇鱼、黑鱼、鲫鱼、泥鳅、虾、河蚌、田螺、螃蟹。
6.历史沿革
石牌古称石牌口,分上下石牌。
据记载,东晋义熙年间(405—419),始立怀宁县,县治设于梅城。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迁址皖口(今山口镇),后因河道淤塞,于景定元年(1260年)迁至宜城(今安庆市)。
1938年安庆沦陷,县城迁至石牌。
1945年抗战胜利,复迁安庆。
1949年5月怀宁县人民政府设于洪镇,同年底迁至安庆。
1950年11月,市县分治,怀宁县人民政府再次迁至石牌至1998年。
1998年国家批准怀宁县县城迁址,2001年正式搬迁到高河镇。
据民国四年《怀宁县志》载:
“粟布云集,货贿泉流,为怀宁诸镇之首。
”石牌镇清代就已经成为周围几县产品汇集、转运之地,潜岳的竹木柴薪,太湖的茶叶,望江的棉花,宿松的麻类等农副产品,皆由此转运外埠。
清代属尧年乡;
民国属第四区,后改为石牌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设石牌镇,1956年改设石牌区,1958年改设城关公社,1981年恢复区级镇建制。
古时石牌一带是水乡泽国,前河、后河、长河三水在石牌上两公里汇合,水势很大,一片汪洋。
而地处中流的筲箕山外露,远远望去如牌浮水面,故名石牌。
1949年6月石牌镇人民政府成立,上属石牌区,下辖保甲不变。
1985年12月底石牌镇下辖4个村和上、下镇两个居委会,1992年3月撤区并乡石牌镇扩大辖区,地域范围包括皖河两岸的猫山和石牌,共辖17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
1951年至2001年石牌镇是怀宁县城所在地。
2001年起,怀宁县政府迁至高河。
2004年,石牌列为全国重点镇。
2004年底,皖河乡并入石牌镇,撤除原怀宁县皖河乡行政建制,皖河以东猫山一带的9个行政村划出,石牌镇共辖18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7.地方戏曲文化
石牌镇为徽剧、黄梅戏发源地,京剧发详地。
大约在明万历以后到清乾隆初上下百年间,石牌戏班艺人对青阳腔、昆腔、俗调、弋阳腔等多种腔调,进行加工,逐渐形成徽调,即徽剧的前身。
徽剧名伶郝天秀、京剧鼻祖程长庚是典型代表。
包世臣《都剧赋》云“徽班昳丽,始自石牌”,点明了石牌是徽戏的发源地。
“南国艺兴隆,北都弹戏香,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说明徽班遍及全国,没有石牌伶人参加,就没有徽班。
石牌在明清时是比较发达的水路城镇,商贾云集,下江人以丝绸棉麻盐杂来此交换潜岳的木材、中药、茶叶、竹席,往往看戏消闲。
石牌镇清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月楼的故里杨下墩,今仍有业余京剧团。
皖河地区民间戏曲历来盛行,农民、手工业者大多会唱黄梅戏。
石牌黄梅戏班社数量、规模、演员人数及演出水平,在安庆地区历年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据调查统计,自雍正时起到解放为止,怀宁县内徽京剧社班有24个,演员达400多人。
解放以后石牌还有5个半徽半京剧团:
青年京剧团、群乐剧社、旧剧改进社、汪岭京剧团、杨牌京剧团,其中杨牌京剧团绵延至今,坚持演出徽剧,延续徽戏传统。
如今的石牌,还活跃着很多私人黄梅戏团,“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
8.镇内道路交通
在城区街道建设中,将原有的建设路改造成水泥路面。
镇区道路框架基本形式,道路铺装率达90%,2003年度新扩、改建道路面积3万平方米。
石牌镇旧有街道5条:
上镇的河北街、四平街;
下镇的正街、
后街、汀字街。
街道狭窄,为4~5米宽的石板路。
城区地势低洼,常受洪水威胁。
解放后,政府对旧城进行了改造并扩展了城区,城市面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先后修建了建设路、建新路、皖河路、石腊路、怀望路、怀中路、大桥北路、宜塘路、中洲路及皖河大道,全长8495米。
同马大提建成后,上石牌因位于堤外,不再发展建设,并于1988年迁入下石牌。
随着皖河大桥通车,城镇过境公路三北线和怀太线向外扩展,城镇沿路扩展,发展了官山、猫山新区。
城市中心也逐渐由建设路部分移向皖河大道。
现存老街道有正街、后街、汀字街、永兴街等。
9.对外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皖河右岸,一座6级航道码头,为蔬菜、粮食其它农副产品和建材等大宗产品的运输服务。
公路方面:
石牌西北方向是通往合肥、安庆、潜山的318国道和一条通往三桥方向的212省道。
石牌南北是通往太湖方向的怀太公路。
东边通往望江、皖河农场的石新路。
镇内无铁路和空运交通。
10.商贸及市场发展现状
皖西南地区历来是物产丰富的渔米之乡,石牌镇历史上即为望江、太湖、潜山和怀宁边界地区商业、贸易和水上运输中心,俗称商埠和皖南农产品集散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石牌农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戏曲 文化区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