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考察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885079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5.91KB
中国美术学院考察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美术学院考察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学院考察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察地点:
杭州
考察路线:
良渚文化村—西溪湿地—中国美术学院—宋城—南宋御街考察目的:
研究建筑的外观与结构,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研究古代街区群落,感受古建筑的魅力。
研究景观园林设计特色与创新,一方面加深了对古建筑的感性认识和理论上的认识以及山水印象,积累了传统的建筑知识,增加了园林景观的知识,及人文知识。
以下是结合本专业,认为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作一些描述。
其中最喜欢南宋御街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西溪湿地。
南宋御街
XX年,杭州市政府找上王澍,希望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
当时的御街,已经非常破败。
这条据说南宋皇帝走过的6公里长街,已经很长时间不维护了,商店很少,就剩下一些卖便宜货的,墙上的灰一块儿一块儿的,街上的人稀稀拉拉,晚上只有几个像鬼火一样的路灯。
这条承载了很多杭州人回忆的老街,成为了杭州老百姓的一块心病。
从XX年开始,各方就已经围绕着怎么改造这条街道展开了讨论和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到特别理想的方案。
最初,王澍并不想接下这个项目,“触及的利益太复杂。
”
面对找上门来的政府,王澍提了六个条件:
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
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
第三,不做假古董;
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
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
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
王澍了解政府的心情:
“我知道你们很急,希望我们马上就做设计。
可能7月份开始做设计,年底就动工,这是中国的政府项目一贯的作风。
”本以为这六条苛刻的条件提出来,对方就知难而退了,可出乎他的预料,政府竟然全部答应了。
带着美术学院的两百多名师生,经过半年的调研,王澍拿出了方案:
完全停止拆迁,在不动迁任何一户居民的前提下,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
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年的砖混民居,原住民也是维系本地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王澍眼里,历史街区的保护是要有延续性的。
他认为,历史或者传统,是指一直到今天为止的连续发生的所有东西,不是说明朝是历史,清朝就不是,或者清朝是历史,民国就不是。
“我们面对的是城市,而不是一个建筑,是需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梳理。
中国现在很多打着‘保护’的名义做的设计,形同于破坏,就是‘保护性破坏’。
从XX年到XX年,王澍带着团队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中山路御街的改造。
开街前一天,王澍对市委书记说:
“你和我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个事情成功不成功,明天我们来看结果。
”第二天开街,国庆节一个礼拜,1公里的一条街有超过100万的市民来参观,国内各大媒体不请自来全部做了正面报道。
现在,南宋御街已经成为杭州城市文化的标签。
可在王澍眼中,南宋御街只是个孤独的个案。
“我们的政府太像一个公司,既希望至少达到收支平衡,又希望能快速完工,而不是以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为前提,而这恰好又是政府的职责。
”带着美术学院两百多名师生,集合国内其他三四家美院的老师,怀着理想主义精神,用超常的劳动量来弥补时间上的紧迫,在王澍看来,南宋御街的改造方式,“很难复制,不可推广。
通过这次对南宋御街的调研,我们发现了这条街上各种建筑风格杂陈,什么都有。
有中国传统的建筑,也有学习西方的建筑,也有中西结合的建筑,有的不一定好看,但它在这,就是一种存在,这是真实的历史。
不想以往的街道,不是全部拆除后换成现代主义建筑,就是建一些仿古建筑,纯粹的仿古建筑,用王澍的话说就是假古董,里面感觉不到历史的沧桑,时代的变迁,感觉不到真实的存在。
而南宋御街却让我们感觉到了历史真实的存在,御街里有一个小展馆,一个在地面以下的玻璃架子,里面放有不同年代的石头,这些石头都是从御街底下挖出来的,通过考证可以发现这些石头从下往上居然包含了宋代,元代,清代三个时代的痕迹,这就是历史的一个剖面,透过这个小小的方寸之地,居然能看到上千年的历史。
不像其他地方,石头一铺,不知道底下到底是什么,不知道这里曾经存在过什么,发生过什么,无法体会到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
当下全国很多城市标新立异,竞相建设远远背离中国本土文化的地标性建
筑,而这条古街带给我们的应该是另外一种反思。
我们的传统文化被时下的现代主义和国外浪潮彻底的摧毁了,比如说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实际上是丢失掉的。
对自己的那种文化的回忆包括生活的真实是丢失掉的。
等丢失掉这些东西之后我很忧虑,再过十年,中国的城市里头,大家还能说我是中国人吗?
这个城市所有的和中国传统的一切都会彻底的铲平,剩下了几个像文物一样的保护点,剩下的东西则放在博物馆里。
我觉得像南宋御街这种做法让大家看到了除城市化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和参照物,这个参照物非常重要,这是另一种模式,另一种参照。
它让我们看到了并不只有城市化一条道路,这个时代不只是一个方向,它还有另一个方向。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转塘镇,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
象山校区设有视觉传达系、工业设计系、陶瓷艺术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环境艺术系、建筑系6个系别。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总体规划十分注重校园整体环境的意境营造和生态环境保护,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式,创造一个功能分区合理,融建筑、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校园总体布局,真正建成符合教育旅游要求的园林式、开放式的校园环境。
总体布置从地势和环境特点出发,遵循简洁、高效的原则,分区明确,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可变性、整体性。
校园工程体现了一种不同的中国建筑营造观,超过3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被从华东各省的拆房现场收集到象山,这些可能被作为垃圾抛弃的东西在这里被循环利用,并有效控制了造价。
以中国传统“大合院”的形式,使建筑之间都是院落,整体建筑看来仿佛自土地中生长起来。
建筑中的宽大走廊,如路亭般的山边、水边小屋,都是某种既可步行,又可展览,又可以成为城市旅游一个新的文化景观。
质朴而谦逊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出人们在长期与山水的共存中,一种面对自然的本能的基本智慧。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在空间上的设计理念,是采用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布局。
四合,或三合,或缺一角,偏移扭转,随性布置。
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于模仿,所有的合院建筑并不都是封闭的。
有的合院在面向象山的一面完
全敞开,怀抱青葱的景色。
在图书馆这个院落有一个缺口,王澍在这个缺口的地方种植了一棵树,期待着树茂密了,学生们会在树下看书玩耍。
在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原则下产生了檐下、洞内、飞道、屋顶下沉院落、屋顶平台、树下等多种多样的富于层次的教学交流空间。
学生在建筑和自然之间穿梭,在实与虚之间流走,体验心灵的自由。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在色彩上的设计理念,是运用中国的画用水墨写意,一黑一白,是其色彩的基调。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大面积的白墙黑瓦,尽显中国画意蕴。
国画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
黑是生命力的具象流动,白之虚象容纳宇宙万物万境,两者交相辉映,形成一起一伏的奔腾之势,从而使静态的画面有节奏地律动。
建筑就在这律动之中既具有了诗的意境,又具有了音乐般的气质,映现出中国画的意境和品格。
校园整体色调高级素雅。
象山校区在建筑材料上另辟蹊径。
传统中国一直运用土、木这类自然材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今日完全可以被循环使用。
王澍从华东各省的拆房现场收集来了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瓦片旧砖头,变废为宝。
用上旧的瓦,旧的砖,建筑自生成一天起便有了上百年历史了。
从这些“脏建筑”中可见文化的沉淀和时间的积累。
这样的建筑不仅生态环保,还能效控制造价,是一种基于中国本土的可持续性的建造。
南方建筑中常见的砖,瓦,泥,竹,木,檐让美院校园充满了江南意蕴,灵气十足。
这些材料的质感和色彩还能完全融入自然。
建筑基座平台的地面用的露石混凝土。
就像乡村水泥路,走得久了,掉皮、混凝土中的石子都露了出来,密集而均匀。
隐含着房子与时间的关系,体现出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迷恋。
利用这些有记忆的朴素材料,王澍在中国美院的设计中探索了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探索了如何将民间的传统建造工艺同简单纯朴的现代主义构造方式相结合。
试图用手工的建造方式来抵制现代技术导致的生活世界的异化、人的异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的无根状态。
校园里很多做法出自施工管理人员和工匠的智慧。
王澍为了模仿没有设计的介入之下的民间建筑生成方式,他让房子不完全由设计决定,设计师只是控制样式与风格,工匠才拥有手工的建造语言——这是民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规则。
建筑随着手工的建造过程呈现出随机的、偶然的结果。
在这种营造方式下形成了自发生长的秩序和肌理,细节处尽显心意,呈现出混杂的和谐。
篇二:
杭州考察报告黄海峰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考察报告
院系:
艺术学院
班级:
10环境艺术
姓名:
黄海峰
学号:
XX4145009
考察时间:
XX年6月2号—6月6号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考察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主要通过参观博物馆藏品、古代建筑室内外装饰因素,了解一些反映古代艺术设计思想的设计成分的具体运用。
学会以视觉为方式、以平面为元素分析古代设计作品的功能与形式,了解现代设计的创意步骤、策划原理、及作品的时尚风格,通过这些认识使学生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深,同进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站: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一个人文理想主义的校园规划和校园营造,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
在象山校区,大量使用了当地废弃的旧瓦,旧瓦的回收再利用既是追忆正在逝去的建造传统。
我认为象山新校园或许是中国传统与现实激烈冲突中诞生的另一种“乌托邦”,30座大小不一的建筑平静的沉浸在中国南方平缓的山水之间,这里流动着艺术学子的青春、激情、沉思与梦想,昭示着一条通往人们内心深处的返乡之路。
当天早上八点多,我们就已经抵达了中国八大美院之一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进入校园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曾经听说过的王澍大师的独特建筑,一栋栋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才让我真正体会到校园那浓浓的艺术氛围!
那时刚好是国美XX届上手的青春毕业设计展,上手的清楚寓意着学生能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手上的能力表达出来,去展示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看法观点,可能是本专业原因,个人又比较喜欢环境艺术,所以走进国美象山,深深的迷恋着那建筑,会觉得那就是一个迷宫,走进这个迷宫,真想一直呆在这,不要
走出来,走的每一处都会有着惊喜,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象山校区给我最大的视觉冲击就是这里的建筑艺术,走进去就能感受到,是那样的具有艺术涵养。
建筑本身来看,都比较高大耸立的,材料多用于瓦片木楞,大线条、大块面、青灰色。
窗户、砖瓦的摆列疏密有序!
疑心中满是佩服;
足以见得实践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位于西湖湖畔绿树成荫的南山路上,学院没有围墙,臵身偌大的校园里,可以发现中国式的水墨基调,两幢楼之间的廊桥会让人感受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同时又充满了现代气息。
厅中的石鼓墙上的透光格,廊边的木窗棂,旋转楼梯上的小圆亭,让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设计者赋予它们的意义。
庭院、水榭、草坪,流水型的线条、高低错落的段面,互相交融的室内景、室外景……这些都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路新校园中得以淋漓展现。
作为开放式校园,
美院不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美术学院 考察报告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