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陈赓学打仗的越南大将武元甲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880200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48.98KB
向陈赓学打仗的越南大将武元甲Word下载.docx
《向陈赓学打仗的越南大将武元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陈赓学打仗的越南大将武元甲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个特别的送葬细节似乎在向人们昭示武元甲生前的赫赫武功,作为越南人民军的创始人,在越南共产党的建国过程中,他几乎参与了所有的战争,长期担任越共军队的军事首脑。
他在与南越军队、法军、美军的交战中战功卓著,被誉为“奠边府之虎”、“红色拿破仑”,曾三次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
在中国国民政府资助下建立游击队
对上些年纪的中国人来说,能够记得住的越南人名字,第一是胡志明、第二就是武元甲。
在中越友好时期,“武元甲”这三个字在普通中国人心目中代表着越共领导人、革命同志的含义。
武元甲1911年出生于北越最南端广平省丽水县安舍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原名叫武甲,别号文,亲人们希望他将来能够文武双全。
父亲受过良好教育,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
1930年,武元甲参加了“反法国殖民统治”的学生运动,被捕后遭遣返,在家乡受管制。
之后武元甲考入河内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私立升龙中学担任历史教员。
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殖民地国家教习本地史,无疑会强化内心中民族独立与复兴的渴望,一介书生武元甲在工作之外,将大部分精力用来研究军事战术。
法国战神拿破仑是他的重要学习对象,他还经常向他的学生纵论法国大革命的辉煌篇章,以至于学生们一提法国大革命就能想起他。
但法兰西的革命经验离越南的现实太遥远。
武元甲开始求索列宁、马克思和毛泽东等共产主义的革命学说。
其中,毛泽东的政治和军事言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把这些学到的经验应用于越南的现实,在《劳动报》、《消息报》、《我们的声音报》上频繁投稿。
1938年,武元甲加入了胡志明创立的印度支那共产党开始了革命生涯。
第二年,法国殖民当局就开始大肆逮捕印支共产党的党员,胡志明、武元甲逃到了中国广西一带。
1941年5月,胡志明领导下的越南独立同盟会成立,简称“越盟”,粗通军事的武元甲成为胡志明最亲密的战友,负责越盟的军事委员会。
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支持越南人的反法独立运动。
在中国国民党的资助与训练下,越盟建立了军队,开始在越南境内进行游击战,武元甲也慢慢显露出他的军事才华。
1945年8月,原先占领东南亚的日本投降,武元甲随胡志明举行越南人民总起义,进驻河内,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武元甲担任国防部部长。
根据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英军和中国军队以北纬16度线为界,分别在越南南北接受日军投降。
眼看独立在望,越南人却发现法国殖民军队在英军庇护下卷土重来了。
1946年12月20日,胡志明号召越南全国抗战,抗法战争全面爆发,武元甲担任国家军队和民兵自卫队总指挥。
战争初期,法军投入了10万人的远征军兵力,意图速战速决,从河内、海防等城市向周围地区进攻,控制了红河三角洲地区;
同时在岘港登陆,进攻广治、顺化,将狭长的越南国土一分为二,扶持越南前国王保大帝建立“越南国”,组建傀儡军对越军作战。
越军难以招架,主力撤往农村建立游击根据地,依靠正规军、地方军、民兵游击队等独立力量,以营、连为单位打游击战。
向陈赓虚心学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越南得到了中国的强力支持。
中共中央接受了越方的请求,决定援越抗法。
1950年7月,受胡志明的邀请,中共中央代表、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入越,他在日记中写道:
“越南与法帝真是一对绝妙的对手,两方面的战斗力都不相上下。
法帝从未主动冲过锋,每次都是摆着挨打的架子。
越南部队行动之迟缓,动作之不积极,均出我意料之外。
因此,每次战斗,几乎都形成相持。
假若越方战斗力提高一步,法帝必遭驱逐无疑。
目前提高越方部队的战斗力,成为非常急需。
”随后,二野、三野、四野各抽调至少一个师的全套顾问组成顾问团入越,团长韦国清。
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训练和指挥下,越南人民军于1950年9月16日发起了边界战役,解放了高平、东溪、谅山等地,使解放区与中国连成一片,扭转了战局。
毛泽东专门致电陈赓:
“越军还年轻,只有从今后多次作战中才能逐步学会近战的各项技术和战术。
你们应更好地帮助他们。
”
在对法战斗中,身为越军总指挥的武元甲对中国军事顾问的价值以及中越战争水平的巨大差距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心甘情愿充当小学生虚心向中国顾问求教。
陈赓则充当了越军总教练员的角色,他在日记中写到,越军干部,特别是武元甲非常重视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经验。
1950年8月23日,越军召开团以上干部战前动员,在武元甲的恳切要求下,陈赓发表了长达4个小时的讲话,“讲解了战役组织和战役保障、炮兵与步兵协同、突击队与预备队的组织和使用、打开突破口和纵深战斗、夜间战斗和防空等问题……”由于陈赓是带着问题讲的,内容“均针对着越军弱点而说,颇受听众重视,武几次表示对他教育意义甚大。
中国军队在抗战、内战中积累的以弱胜强的步兵战术令武元甲兴奋异常,他反复回味,听罢讲话的当天晚上,抑制不住又给陈赓打电话,表示中国的宝贵经验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接下来一连数天,武元甲组织了好几个军事研讨会议,让越军军官进一步学习陈赓的讲话。
28日,武元甲又邀请陈赓共进午餐,向陈赓讨教“部队进攻时的火力组织与干部领导问题”。
30日,武元甲又专门来到陈赓住所,“要求多给他介绍一些经验。
”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此后武元甲每次到中国,几乎都会去探望陈赓一家。
“奠边府之虎”
在越军得到中国的帮助获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法国自1950年起也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援助,兵力含傀儡军增至几十万人。
奠边府靠近老、越边界处,是越南西北最富饶的四大平原之一,对整个越北战场而言,夺取奠边府便可使越北解放区连成片,形成北靠中国,南连上寮的稳固战略后方,战略意义重大。
若任由法军盘踞,在此,越盟主力和首脑机关将时刻面临威胁。
法军在奠边府建立了由49个据点组成的8个据点群,划成3个防御分区以及2个机场防御枢纽部。
每个据点都有重兵防守,周围埋设有铁丝网、电网和稠密地雷等工事。
法军每天出动上百架次飞机空运数百吨物资,法军称防守严密的奠边府为“东南亚的凡尔登”。
奠边府作战,武元甲任越军总指挥,虽然仍倚重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指挥,但此时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指挥官了。
在进击奠边府的战术上,越军指挥部的主流意见是趁法国人的部分工事还没有完工,速战速决。
但在战线另一侧,法军统帅纳瓦尔的火炮群和机枪群正等着越军人,以逸待劳杀伤越军有生力量。
速战的命令下达后,武元甲直觉感到不妥,密切关注战场形势。
果然前线的战报传来,法国人的防守严密,进攻部队伤亡很大。
奠边府地形像个碗,法军在碗底,越军在碗口,法军的火力都部署在高地上,越军仰攻必然会付出极大代价,但是如果越军在“碗口”利用大炮往下轰,则法军必损失惨重。
火炮成为此战制胜关键,法军轻蔑地认为越军没有炮,更别提用高射炮防空,但是武元甲得到了中苏提供的数百门炮。
由于山区丛林道路地形限制,榴弹炮、高射炮进入阵地极难,每架炮需要60到100人肩扛手拉。
越312师全师都当了搬运工,6个晚上还是只推进了12公里,筋疲力尽,仍未全部到达预定射击阵地。
武元甲与中方顾问韦国清当机立断改速战决战为剥笋式逐个消灭敌据点。
武元甲做出了两个影响战局的重要决定,一是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把炮运上“碗口”的山头轰击法军,二是摧毁奠边府的法军机场,断其空援。
武元甲还学中国经验,采取近迫作业和堑壕接敌的方法,分割、逼近包围据点,然后突然攻击。
在拔除奠边府“兴兰”和“独立山”两个据点群时,越军对法军据点阵地的炮击整整持续了一个晚上,“倾泻”了将近9000发炮弹。
法军“兴兰”据点群的4名高级指挥官均被当场炸死,在之后越军数个小时的人海冲锋中,两个据点群的守军陆续崩溃。
在越军防空炮火的打击下,原本承担法军空中后勤运输任务的法空军也遭受重创,加上武元甲成功袭击了法军的数个机场,法军空投物资进一步受到影响,据点中法军面临弹尽粮绝的危险,一步步走向失败。
到1954年,越军共“击毙法军5000余人,俘虏1.1万人,击毁各型飞机62架,坦克4辆,缴获重炮30门,坦克6辆,最终迫使法军投降并签署《日内瓦协议》”,武元甲获得“奠边府之虎”的美誉。
美联社说,“在奠边府战役中,武元甲和他的游击队穿着橡胶轮胎制成的凉鞋,靠人力将火炮军械一件一件拖入山区,击败武装先进的法军,创造了一场看似不可能的胜利。
这场胜利至今仍是军校学习的范本。
”武元甲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峰,人们称胡志明为“胡伯伯”,称他为“文伯伯”。
摧毁美国人坚持下去的意志
法国人走后,暗中支持法国的美国人走上台前,介入越南战场,1968年美国在越南战场兵力高达54万人,越南开始了抗美战争。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强敌,在武元甲的字典里没有“投降”一词,他认为任何以自由为目标的军事斗争“都具有对手无法想象和预料的创造性能量”,即使是几十年后面对伊拉克战争他也认为美国最终会失败。
1968年1月底,武元甲以“百团大战”的气势,指挥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全线向南越进攻,越共敢死队甚至突袭了美国驻西贡大使馆。
这场攻势在美国人的超强火力下留下了6万具北越士兵尸体和不到200具美军尸体,虽然没有多少战果但是却向美国人展示了越南的抵抗决心。
越南虽然有中苏的支援,但是美越之间实力悬殊,武元甲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越南难以战胜美国,但是可以摧毁美国人坚持打下去的意志。
那时,武元甲与胡志明发生了矛盾。
矛盾的背景是越南的两位老大哥中、苏的分裂。
武元甲自述他因为羡慕苏联人的机械化部队希望越南走苏式建军道路,因此受到亲华的胡志明的斥责。
而法国《晨报》则根据越南情报局官员黎迁提供的材料披露,武元甲当时很可能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反对胡志明的政变,试图“切断通往河内的出路和消灭党中央上层中的亲华人物”,但因被安全部门察觉而事败。
参与政变的参谋情报局局长黎仲义上校、空军司令阮德建上校等全部被捕,武元甲的小舅子、国防部副部长黄岑将军突然死亡。
武元甲向胡志明承认了错误,因其军中元老地位和指挥抗美作战而幸免处罚,但被迫“休养”了两年多。
苏联在河内的所有人员都受到审查,但因缺乏证据而不了了之。
1969年9月胡志明去世,黎笋继任,黎笋是一个亲苏而又极端反华的人,武元甲虽然也亲苏,但对帮助越南的中国还有很深的复杂感情,黎武矛盾逐渐扩大,武元甲在越南政坛遭到排挤。
1972年3月,武元甲动员了北越几乎全部的家底,发动了“复活节攻势”,希望一举击败南越军,结束战争。
但是在美国强大的海空火力下,攻势最终还是失败了,兵力损失超十万人,黎笋顺势撤去了武元甲总指挥职务,由文进勇接任。
复活节攻势的唯一功劳是让美国人看到了越南是吞噬美国人生命与财富的无底洞,1973年1月27日双方签署停战协定,美军开始全面撤离。
他比他的对手活得更长
此时,越共内部的分歧又起,黎笋希望抓住美国人撤退的机会,解放全国,但苏联人告诫越南遵守巴黎和平协定,只做政治、外交斗争,越南国内连年战争人民生活也十分艰难,难以承受又一次大攻势。
武元甲在越南《文艺报》上发表了一首长诗《冷先生的苹果树》,暗讽黎笋的军政路线。
诗发表后,黎笋开始反击,先是逮捕了诗的作者和报社的负责人,然后是有计划地撤换高级军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陈赓学 打仗 越南 大将 武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