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875868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0.52KB
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Word下载.docx
《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7到70岁人群中体育人口占该年龄段总人数的37.1%,比2000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达到发展中国家靠前的水平。
体育场地和设施不断增加。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比1995年增长38%。
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骨干队伍发展壮大,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竞技体育实力和在国际体坛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体育健儿在一系列重要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实现了冬季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雅典奥运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突破,为国家争取了巨大荣誉。
“十五”时期,我国运动员共获得493个世界冠军,创98项世界纪录。
2001年,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
体育消费日益活跃,体育市场不断发育,体育产业初具规模。
同时,体育法制建设取得了新的进步,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体育科技与体育实践不断融合,体育新闻出版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体育对外交往的领域不断扩大,我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五”时期体育事业的进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为“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重视并着力解决体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正视体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将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仍处在较低水平。
体育场地设施等资源总量不足与现有体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并存,制约着群众更广泛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一些基础大项和群众喜爱的集体球类项目总体水平较低,综合竞争能力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对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训练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体育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尚不完善,市场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各主体的地位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理顺,体育改革尚需深化。
体育政策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不能灵敏反应和及时适应发展变化的体育实践。
体育的发展模式还没有根本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体育领域均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表现。
“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重视、着力解决阻碍和制约体育发展的各种问题。
(3)“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五年。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发展和变化使群众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参与体育、享受体育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体育将在群众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成为体育发展的强劲动力。
竞技体育对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的作用更加受到各国重视,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成为世界各国团结、交流、竞争、合作的舞台。
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巨大的综合效应和特殊魅力。
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竞技体育成绩高度重视,竞争日益加剧,围绕提高运动成绩的科技之争、人才之争也更加激烈。
体育产业发展浪潮席卷全球,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态势日益明显。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体育的发展壮大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体育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多元价值,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着深刻影响。
“十一五”时期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对体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做好“十一五”时期的体育工作,将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做好“十一五”时期的体育工作,是不断促进群众身体健康、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的需要,是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需要。
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宽广的视野,迎接新时期体育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需求出发,顺应时代,符合民意,把握规律,筹划未来。
二、“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4)“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筹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5)“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以举办和参加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使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改善。
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总体实力,努力在2008年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国争光。
不断深化体育改革,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努力创建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参与、充满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提高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努力实现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促进。
体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立足体育,服务全局,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为实现国家在“十一五”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服务,实现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坚持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明确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基本责任,强化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兴办体育事业的积极性。
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尊重并保护不同主体的利益,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处理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体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协调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体育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体育的支持力度。
协调促进夏季运动项目和冬季运动项目、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现代新兴体育项目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文化需求,创造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处理好眼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重点与一般、目标与路径、规模与效益等各种关系,实现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积极探索新时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体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进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
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加快体育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管理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
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体育法制建设。
提高体育法律意识和体育法制观念,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体育事务的能力和水平,重视和发挥法律法规在调整体育社会关系、建立和维护体育发展秩序、处理体育发展的矛盾和纠纷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体育事业的发展纳入法制轨道,促进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坚持科教兴体、人才强体。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重视和发挥科技、教育、人才队伍在体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体育科技的进步,依靠体育教育的发展,依靠体育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发展和壮大体育事业。
----发挥奥运会的综合影响和带动作用。
高度重视奥运会等重大体育竞赛的综合功能,从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的高度认识办好北京奥运会的重大意义。
关注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对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通过筹备和举办奥运会,培养和树立公众的人文意识、环境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全社会倡导和培养志愿者精神。
重视、加强北京奥运会遗产研究和北京奥运会的知识管理。
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围绕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认真学习、借鉴国际体育组织先进的理念和运作方式,使中国体育在观念、体制和机制上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更加适应国际体育竞争的要求,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和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基本建成全民健身体系,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
(7)“十一五”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目标是:
坚持群众体育与奥运同行,抓住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提高群众的体育意识,培养群众的健身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
本着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让更多的人享受体育发展的成果。
“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公共体育设施明显增多,群众体育组织进一步健全,群众的健康素质显著增强,形成政府领导,体育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兴办,群众广泛参与的格局,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8)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做好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的实施工作。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资助建设适应农民需求和当地特点的体育设施,改善以村为主体的农村基层体育设施条件。
继续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继续实施“雪炭工程”,每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资助建设一批经济实用的公益性中小型体育场馆;
积极探索体育场馆建设和综合利用的新模式,加强与教育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协调,加快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的步伐,缓解城乡居民体育健身设施不足的压力。
充分利用城市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适宜的自然区域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设施。
力争到2010年,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达到1.40平方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的公共体育设施条件有明显改善。
(9)加强对群众体育的组织和指导。
在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建立一批社区、乡村体育俱乐部或体育活动站(体育活动中心);
扶持基层体育社会团体发展,改善基层体育社会团体的工作条件,鼓励兴办各种类型的群众性体育俱乐部。
继续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创建工作,并积极发挥其聚集效应和示范效应。
(10)不断壮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事业 十一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