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单元测试题word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869570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6.09KB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单元测试题word版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单元测试题word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单元测试题word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要记录最高温度,所以眼睛要注视温度计的刻度变化,A项正确;
萃取操作要点:
将混合物充分摇匀、振荡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B项正确;
滴加较多的指示剂,会使现象变化不明显,C项错误;
蒸馏时,温度计的读数刚达到某物质的沸点,不能立即收集馏出物,D项正确。
3.有关下列装置或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
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装有金属钠的试管中,能看到U形管右侧红墨水升高
B.图2中:
观察到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待尾气全部被碱吸收后,将稀硫酸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可能看到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C.图3可用于制备、收集乙酸乙酯
D.图4可以比较KMnO4、Cl2和S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图1中金属钠会与滴入的水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得大试管中的气体膨胀压强增大,然后U形管的红墨水左边气压大于右边,所以右侧墨水升高,A正确;
图2装置的氯气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被碱吸收后,生成Cl-、ClO-,如果再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2H++Cl-+ClO-Cl2↑+H2O,所以可观察到黄绿色气体生成,B正确;
图3装置图收集乙酸乙酯时,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否则会倒吸,C错误;
图4加入浓盐酸到锥形瓶中,可以制得Cl2,生成的Cl2通入硫化钠溶液中可以制得淡黄色的硫沉淀,所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得出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
Cl2>
S,D正确。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过滤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向含有少量Ca(OH)2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饱和MgCl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可达到除去Mg(OH)2中少量Ca(OH)2的目的
D.将金属钠投入足量CuSO4溶液中,静置后溶液质量增加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的方法是渗析法,故A项错误;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B项错误;
向含有少量Ca(OH)2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饱和MgCl2溶液,Ca(OH)2转化为更难溶的Mg(OH)2,可达到除去Mg(OH)2中少量Ca(OH)2的目的,故C项正确;
将金属钠投入足量CuSO4溶液中,反应生成的氢气和氢氧化铜沉淀从溶液中析出,静置后溶液质量减少,故D项错误。
5.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则两个装置应依次装入( )
A.饱和NaHCO3溶液;
碱石灰
B.饱和NaHCO3溶液;
浓硫酸
C.浓硫酸;
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
稀硫酸
【解析】选B。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得的CO2中含有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
干燥CO2可用浓硫酸或无水CaCl2固体,不能用碱石灰。
6.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首先产生白色Fe(OH)2沉淀,然后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A项正确;
氯水中有HClO分子具有强氧化性而使溶液褪色,B项正确;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黑色沉淀Ag2S,C项错误;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首先生成无色NO气体,然后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气体,D项正确。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盛放氨气的装置,检査是否漏气
B.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刻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D.为防止被氧化,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浓盐酸易挥发,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白烟,A项正确;
氢氧化钠也有强腐蚀性,B项错误;
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用水液封,C项正确;
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的目的是防止FeSO4被氧化,D项正确。
8.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工业制取漂白粉: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Cl2
B.验证醋酸是弱电解质:
常温下测定0.1mol·
L-1醋酸或醋酸钠溶液的pH
C.探究FeCl3和KI溶液的反应限度:
向5mL0.1mol·
L-1FeCl3溶液中加入1mL0.1mol·
L-1KI溶液,振荡,加苯萃取后,向水层中加入5滴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除去其中的水
工业制取漂白粉是向石灰乳中通入氯气,A项错误;
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其盐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可通过测定一定浓度的醋酸或醋酸钠溶液的pH,验证醋酸是弱电解质,B项正确;
C项中Fe3+过量,不能用来验证该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C项错误;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项错误。
9.(2019·
衡水模拟)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先通H2后加热,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H2
B.②中盛放的试剂可能为碱石灰
C.装置①不能用于KMnO4和浓盐酸制备Cl2
D.实验后,取出少量③中固体加入含有酚酞的水中,若变红,证明有CaH2生成
【解析】选D。
为了防止加热时混有空气的H2发生爆炸,实验前先通H2排除装置中空气;
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金属钙,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H2,A项正确;
装置②的作用是除去H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碱石灰可以同时吸收HCl和水蒸气,B项正确;
KMnO4是粉末状易溶于水的固体,装置①不能用于KMnO4和浓盐酸制备Cl2,C项正确;
反应后③中固体成分有CaH2,也有可能还有没反应完的金属Ca,D项错误。
10.(新题预测)用实验方法证明某种白色晶体是(NH4)2SO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取白色晶体少许,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B.取白色晶体少许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取白色晶体少许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Ba(OH)2溶液,加热,既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又产生白色沉淀
D.取白色晶体少许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Ba(OH)2溶液,加热,既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又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取白色晶体少许,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只能证明含有N,A项错误;
取白色晶体少许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只能证明可能含有S,B项错误;
加入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也有可能是C,C项错误;
加入Ba(OH)2溶液,加热,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以证明含有N;
又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可以证明含有S,D项正确。
11.对下列各组物质:
①NaNO3和NaCl;
②CaCl2和CaCO3;
③MnO2和KCl;
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
A.只有① B.③④
C.②③D.②④
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需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
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
①两者都易溶;
④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
②CaCl2易溶,CaCO3难溶;
③MnO2难溶,KCl易溶,可用指定的方法分离。
12.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
选项
被提纯
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
方法
C2H5OH
H2O(l)
新制的生石灰
蒸馏
Cl2
HCl(g)
饱和食盐水、
洗气
NH4Cl
溶液
Fe3+(aq)
NaOH溶液
过滤
溴苯
Br2
振荡后
分液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乙醇易汽化,用蒸馏的方法可除去杂质H2O(l),A项正确;
HCl(g)易溶于水,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B项正确;
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项错误;
Br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难溶于溴苯的盐,D项正确。
1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操作
结论
向Mg2+和Cu2+共存的溶液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相同温度下,溶度积常数:
Ksp[Mg(OH)2]<
Ksp[Cu(OH)2]
直接给石蜡油加热,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逐
渐褪色
验证石蜡油裂解一定生成乙烯
常温下,向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等量的酚酞溶液
碳酸钠
溶液中
红色更
深
阴离子水解常数
Kh:
C>
HC
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O3粉末
无气泡
冒出
不能证明酸性:
碳酸>
硼酸
Mg2+和Cu2+共存的溶液中没有指明二者的浓度相等,不能比较溶度积常数的大小,A项错误;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B项错误;
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中红色更深,说明碳酸钠溶液水解显得碱性更强,即阴离子水解常数Kh:
HC,C项正确;
滴加少量Na2CO3粉末无气泡冒出,证明二者不反应,证明酸性:
硼酸,D项错误。
14.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
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起始滤液的pH=7
B.试剂Ⅰ为Ba(NO3)2溶液
C.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2+
D.图示的步骤中必须要经过2次过滤操作
结合题中流程图可知,实验过程中先将样品溶于水,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试剂Ⅰ(BaCl2溶液),使Ba2+与S和C反应生成BaSO4和BaCO3沉淀,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试剂Ⅱ(K2CO3溶液),以除去引入的Ba2+,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实验 基础 单元测试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