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docx
- 文档编号:1486945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3.26KB
高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docx
《高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2014届高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玉门油田第一中学
备考工作计划要点:
一是研究考纲,全面计划;二是打好基础,严格把关;三是培优补差,全面提高;四是强化管理,优化备考;五是科学备考,提高质量。
一、指导思想
全体高三教师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团结合作,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铁人精神”,努力打造一个“敢打硬仗、能打赢硬仗”的高三团队;更新观念,潜心钻研“一标一纲一本”,加大教研力度,把握新课程高考方向,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效率,精雕细琢,努力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教学氛围;以现有的分层教学为基础,“培优辅弱”,以全面提高各层次学生的总成绩为目标;以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动力;以“抓早、抓紧、抓实、抓细、抓好”为工作方法,确保2014年的高考创造辉煌!
二.任务指标
1.一本上线50人。
2.二本以上上线率达50﹪。
3.尖子生:
努力实现全省前百名,力争进入酒泉市前三名,力争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4.进入“985”高校的学生较2013有显著增加。
三.备战口号及增分目标
备战口号:
厉兵秣马,勇战夺魁。
(厉兵秣马显辉煌,一试锋芒定夺魁)
增分目标:
让每位高三学生增加100—120分。
四、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是我校生源整体较差的一届。
高一入学时,中考成绩700分以上的仅有2人,中考成绩650—699分有43人,600—649分有77人;中考前100名的初三毕业生中,流失10人,其中前20名中有15人流失。
现有7个班级,其中有5个理科班2个文科班。
年级组在2013年的八月参照高二第二学期历次考试成绩对文理科班进行了十分客观、公平、公正、透明的调整,实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分层教学。
现有理科学生247名(包括复读生15人),其中1班有45人、2班有55人、3班有60人,班级成绩按递减排列;4、5两班是理科平行班,分别有45人和42人。
文科学生有94名(包括复读生6人),其中6班有42人,为文科重点班;7班有52人。
文理科平行班部分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参加了美术、音乐等专业的学习。
五、成立2014届高考备考领导小组
组长:
李元术
成员:
尤兴勇张世林任效平邢华汪双福
挂点领导:
李元术张世林
备课组长:
语文—杜卫英数学—靳志宏英语—王晓燕物理—刘玉华化学—赵晓燕生物—李春霞政治—阳茂君历史—任效平地理—张静文综—任效平理综—赵晓燕
学科挂点领导:
语文—邢华数学—尤兴勇英语—韩卫军
物理—易延礼生化—张世林政史—任效平地理—李庭友
六、备考措施
(一)研究考纲,全面计划
1.以考纲为纲,总揽高三复习备考。
国家考试中心每年颁布的《考试说明》不仅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同时也是我们复习的指南。
各学科的《考试说明》对高考知识要求、能力要求、个性品质要求都有详细的界定,对试卷设计、试题命制、考试范围、试卷结构有具体规定。
研究考纲的目的是要以考纲为指南,结合学生实际、备考目标,科学合理安排高三的复习备考工作,达到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最大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和成效。
(1)对《考试说明》的研究学习,要做到:
《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结合起来学;新、旧《考试说明》对比学;《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样题结合起来学;真正领悟考试说明的精神,把握高考的基本方向,使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
(2)要指导学生学习研究使用考试说明,从而对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有一定客观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复习中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避免做无用功,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
(3)考纲年年有变化,但稳中求改,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其基本知识结构不会变,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不变。
所以,研究不能一味求新索异,而应该从考纲的整体修订的立意来分析。
我们的分析研究越细致、对问题的把握越客观,那么我们对事物的把握程度就越高、越到位。
所以我们只有多方面开展研究,准确把握《考试说明》的精神实质,我们的复习工作方向才更明确,复习效果才会有成效。
(4)研究《考试说明》是手段,正确使用好《考试说明》才是目的。
检验是否使用好了考试说明,就看我们的复习备考是不是将《考试说明》得到具体化,落实在复习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考试说明》的具体化,就是要将考纲规定的考试内容系列化,每个考点题目化,考试热点明朗化,题目解答技能化,能力要求品质化。
2.认真研制计划,合理安排复习进程。
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总体计划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
(1)时间分配,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①实验班、重点班(1班、2班、3班、6班)综合科目和数学科目训练从第一学期开始。
训练试题由备课组长负责遴选,训练时监考教师必须坚守岗位,试卷要全收全改,赋分并及时讲评。
②训练时间:
综合:
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后,9:
00发卷,9:
05---11:
35考试;
数学:
每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后,15:
25发卷,15:
30---17:
30考试;
③全年级统一训练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周综合科目和数学训练各2次,语文和英语各一次。
(2)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
(3)教学分层,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辅差,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
(5)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6)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
①第一次模考:
9月12—14日,单科考试;
②第二次模考:
10月24—26日,单科考试;
③第三次模考:
12月9—10日,综合考试;
④第四次模考:
1月20—21日,综合考试;
⑤第五次模考:
2月24—25日,综合考试;
⑥第六次模考:
三月下旬,甘肃第一次诊断考试,综合考试;
⑦第七次模考:
四月下旬,甘肃第一次诊断考试,综合考试;
⑧第八次模考:
5月23—24日,综合考试;
(7)每次模拟考试要根据试卷分析格式和内容,做详细的试卷分析统计,试卷分析报告上交学校一份,班级教室粘贴一份,自己留底一份,要将试卷分析统计作为学情分析的重要依据。
(二)打好基础,严格把关;
1.加强基础教学,把好学科知识关(第一轮复习策略)。
时间:
2013年7月15—2014年2月28)
增分目标:
每门学科每位学生增加5分。
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是完成学科基础知识复习的环节,是高考复习最基础的环节。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基础知识上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后面的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铺平道路,为学生高考成绩的提高奠定稳固的基础。
所以,这一论的复习对整个高考产生的影响最重要也最基本。
第一轮复习要坚持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1)搞好基本环节,优化复习过程。
讲:
第一轮复习要采取启发式,要讲教材、讲基础、讲考点、讲规律、讲方法;要精讲,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把多媒体课引进高三课堂,增大复习容量。
练:
布置练习,从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出发,要精选题目,落实考点练习,类型全面,适应高考。
自编题要力求有针对性,外来题力求有补充性,做到去粗存精,精练巧练,讲求实效。
要指导学生独立练习,要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完成练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导:
要重视和加强辅导工作,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要加强宏观调控,更要加强个别辅导的安排、督促、反馈与调控,个别辅导要注意导思想、导方法、补基础。
考:
考是为了更好地教与学,要让学生明确考试目的,做到以大纲、考纲为标准,全面考查、突出重点、落实双基、注意能力,要重视考试后试卷的批改评讲,重视考试后的知识归纳和提高,要通过考试反馈学生知识实际,调整备考复习内容。
要采取考点知识具体考、单元知识过关考。
不过关辅导后再重新考,要考出基础、考出问题、考出办法、考出成效来。
在讲、练、导、考这四个环节中要突出“练”这一环节,以练为主线,在强化训练中提高应试能力。
(2)紧抓知识要素,巩固学科基础。
高三第一阶段的复习应以学科内知识体系为主,兼顾学科间可以联系的相关内容,目的是夯实基础。
高考命题建立在注重考查本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并对这些基础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因为事物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在相互联系中确定着某现象的特性。
这种相互联系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发展线索、基本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即事物间相互影响作用、同类事物特性异同等。
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
基础知识的掌握,建立在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基础之上,没有点就不会有线,没有线就不会有面,没有面就不可能产生体。
因此,第一轮复习时,可先以点的复习为主,带动学科的复习,按学科知识的结构把学科知识点打乱,按照复习计划的安排,逐个突破。
这一时期的复习是基础的基础,完成了每个知识点的过关工作,才有后来的小单元知识线的复习。
接下来,要在点的复习基础上,对小单元的知识线索进行总结复习,将单元内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组成知识面的基本要素。
这一时期的复习,是后来大单元知识面复习的基础,是小结性的复习基础工作。
然后在下一个阶段复习再以知识内在结构的体系为主,以知识单元特征的划分作为复习的基本结构,把小单元的知识线组成知识面。
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在完成“熟饭工程”,把“饭”即基础知识一定要煮熟。
(3)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学科能力。
学科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应用能力,是对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关键是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实质在于对学科知识点的选择和应用,因而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是基础。
不要过早地使用学科间和学科内综合的训练材料,因为这很容易误导学生忽视学科内的知识积累,总的原则是高三第一阶段复习守好学科基础的大门,适当注意在复习中联系相关的知识。
高考题不一定考得多深,但考查学生的思维面很宽。
因此,平时复习要把教材和复习材料中大量的案例、典型事例根据学科知识内在联系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知识线索,便于选择知识点和方法,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科知识体系可以按知识内在的基本线索整理出来,形成单元性知识面,以单元知识为基本元件,按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依据人的认知规律,组成知识体系。
也可以根据学科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从另一个角度串联知识点和单元知识,构成知识的思想、方法体系。
知识体系反映出学科特有的内在联系,构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其本质上就是学科知识、方法与思想的统一。
系统构建,分块串联,点点突破,是第一轮复习的基本特点。
系统复习不是对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要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敢于打破教材体系,重新组织复习体系。
在教学中,可将整个学科知识分解为若干模块进行分块复习。
分块复习便于学生在对比、统一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的规律,提高学生学科能力。
(4)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解题技能。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更是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
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适度进行训练,也是必要的,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无论是以知识点的应用为主干的试题,还是综合性较强的试题,都是如此。
对试题的理解不到位,把握不准试题的背景、问题的特征、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问题的切入口就把握不准,不能按照试题的要求作答,以局部代替整体或零打碎敲,不能形成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理念。
②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
平时就要用规范的术语、符号回答问题,培养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在完成一些练习时还要注意积累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
④在错题订正、过关时要结合教材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理清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复习 备考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