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word.docx
- 文档编号:1486654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7.48KB
江西省上饶市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word.docx
《江西省上饶市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word.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上饶市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word
上饶市2015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说明:
全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把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在答题卷里按题号书写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酒本身,更多的是因酒而生发出的种种在日常
生活中的“礼”与“情”。
其中,杯作为一种饮酒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古代酒杯名称众
多,造型各异。
最初通称为“爵”,后常称为“觞”,再后“觞杯”同称,到了唐宋则将饮酒器多称为“杯”了。
酒文化中的“礼”,往往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这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最为突出。
商周两
代,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有爵、觚、觯、角等,容量不同,等差有序。
使用时有严格的尊
卑之分。
在宗庙举行祭祀,因祭祀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持的饮酒器也不一样。
尊者举觯,卑
者举角,礼也。
所谓“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公卒爵,然后饮”,亦礼也。
在进食之礼中,
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
《管子·弟子职》称,弟子事师,饮时进食,陈膳毋悖,其
中也有“左酒右浆”的规定。
古人分食,一人一份,所以陈膳能够定下常规。
现在在宴席上杯
筷盘碟仍需摆置有序,客人动杯总在主人敬酒之后,而主人敬酒每每先干一杯,这些还能看出
千年酒文化的遗风。
在汉字里,有些字是特用于祭祀和宴饮时某种行为和动作的,既表示礼,又形成仪。
如
“寿”字,《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侯娶燕王女为夫人,设宴,“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已魏其侯为寿”。
寿,即上酒。
这是说主人(武安侯)和宾客(魏其侯)先后为大家斟酒。
又如
“釂”字,《汉书·游侠郭解传》记,“解姐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非其任,强灌之”。
釂,尽爵也。
是说强迫人家喝干杯中酒。
如今,斟酒已不用“寿”,偶言“上”,犹有古意;釂改称“干”“干杯”了。
酒文化中的“情”,文人借杯流露得最为透彻,尤其是其中的闲情和苦意,闲情之时,握杯
享受,自有一番乐趣。
这中间不需渲染,逸致自然。
陶渊明“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和李白
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缠琐事,不涉流俗,凸显了闲情。
白居易的《问刘十
九》更见闲趣,其诗句平淡,却透着一股深情。
残杯,指装有剩酒的杯子。
这剩酒或为盛宴弃
余,或为独饮罢酌,用一“残”字,多有伤感之情,几乎成为命运多舛、坎坷人生的倾诉,往往表
现出当时凄楚的情景。
酒文化中的“情”,多半在残杯中感人至深。
杜甫曾在长安困守十年,
其时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直抒胸臆,把误身受辱的遭遇和创伤写得极其悲慨,却又
无可奈何。
其中两韵是: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这只杯,与白居
易雪夜邀饮的杯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苏东坡、李清照等人写到残杯,有窘况,有怀念,却
不像杜甫那样实实在在,使人难堪,而情感的起伏,则比杜甫深沉得多。
这又是酒文化中另一
种回荡人心的“情”,杯成了当时情景的见证,凄之,惨之,怜之,惜之,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摘编自朱启新《酒文化中的杯》,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对中国酒文化中“杯”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饮酒器,杯在由酒生发出的日常生活的种种“情”与“礼”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它与我国的酒共同使我国的酒文化举世闻名。
B.杯在文人笔下反映出来的闲情和苦意成为中国酒文化中“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杯”在众
多场合里被频繁使用,成了酒文化中的重要情感寄托。
C.自古至今,酒杯在我国有爵、觚、觯、角、觞、杯等多种不同的称呼,它们造型各异,容量不
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
D.残杯指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之后存留剩酒的杯子,这种杯往往体现出当时的凄楚情
景,倾诉着人生命运的坎坷崎岖,其情往住感人至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原思的一项是(3分)
A.酒文化中的礼,常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先秦时地位尊贵的祭祀者用觯,地位卑微的祭祀
人员用角。
而贵贱长少饮洒有先后之分,都是“礼”的体现。
B.古人有一人一份的分食传统,在进食时要求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管子·
弟子职》中弟子事师,饮酒进食也有“左酒右浆”的说法。
C.《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起为寿”中的“寿”是指祝福时持杯一饮而尽,而《汉书·游
侠郭解传》记载的“使之釂”中的“釂”则是指劝酒时强灌他人。
D.陶潜“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和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都是闲情时
握杯的享受,与白居易《问刘十九》中透露出的情趣总体而言相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酒文化中的“礼“主要表现在古代祭祀和宴饮之中,其中讲究酒器有别、饮酒先后有序、洒
食摆置有序,今天一些宴席上我们还能看到酒文化的某些遗风。
B.有些汉字特用于祭祀或宴饮时的行为动作,既表示礼,又形成仪,如“上”“寿”“釂”等字,
“釂”字,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干”“干杯”。
C.杜甫用“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写出了困守长安十年期间,追随权贵而误身受辱的遭
遇,将实实在在的难堪与伤痛,写得极其悲慨。
D.苏轼和李清照等人写到的“残杯”是当时情景的见证,寓情于景,成为我国酒文化另一种
晦涩委婉的深沉情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琪,字台秀。
父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
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
亦疑其假手。
一日,铎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獉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
赋尾云:
“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
”铎览而骇獉之,曰:
“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
昭宗时,李溪父子以文学知名。
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溪。
溪倒屣迎门,谓琪曰:
“余尝患
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
可畏也。
”琪由是益知
名,举进士第。
天复初,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遣、殿中侍御史。
自琪为谏官宪职,凡
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
梁祖受禅,征入,拜翰林学士。
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
遇逾伦。
是时,琪之名播于海内。
琪重然诺,怜才奖善,家门雍睦。
贞明、龙德中,时琪与萧顷
同为宰相,顷性畏慎深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中书奏覆,多行其志,而顷专掎摭其咎。
会琪
除吏是试摄名衔,改“摄”为“守”,为顷所奏,梁帝大怒,将投诸荒獉裔獉,而为赵岩辈所援,罢相,为太子少保。
庄宗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
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
同光三年秋,天下大水,京
师乏食尤甚,庄宗以朱书御札诏百僚上獉封事獉。
琪上书数千言。
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
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及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得罪,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
琪
时为御史大夫,安重诲于台门前专杀殿直马延。
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
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选自《旧五代史·李琪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獉其第试之 就:
到
B.铎览而骇之 骇:
惊讶
C.将投诸荒裔荒裔:
边远地区
D.庄宗以朱书御札诏百僚上封事 封事:
密封的奏章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B.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C.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D.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琪虽然博学多才,备受推崇和尊敬;但他为政不懂韬晦养性,因而在梁祖和明宗主政时
期,备受同僚排挤。
B.晋公王铎怀疑少年李琪作文假手他人,因而出题测试,李琪才思敏捷,出语不凡。
王铎钦
佩不已,深表赞誉。
C.李溪赞赏李琪原因有二:
做赋直入主题,和当时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的文风大相径庭;文
章对偶,文辞典雅华丽。
D.李琪和萧顷虽同为宰相,但两人性格截然不同,互相敌视,后因萧顷的诬告,李琪受到皇
上斥责并被罢相。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遇逾伦。
(5分)
答:
▲
(2)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5分)
答: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南宋·汪元量
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
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注:
本诗作于南宋亡国之后。
8.本诗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简要概括分析。
(5分)
答:
▲
9.有评价说这首诗在内容上有别于一般的送别诗,请结合作品第三、四__________句具体分析。
(6分)
答:
▲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语文试题卷—3(共8页)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初春春雨细滑润泽和小草稀疏朦胧景象的名
句是“ ▲ , ▲ ”。
(2)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周梦蝶、杜鹃悲啼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名句是“ ▲ ,
▲ ”。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民生疾苦的名句是“ ▲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第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一根玉米
陈永林
那年皖北一带大旱,那可是百年未遇的大旱,老天爷六个月没下过一滴雨,河床干裂成一
块块的。
田地里看不到一点绿色,到处扬着飞尘,整个世界在白晃晃的毒日下淡成一片模糊。
荡在蛤蟆村人的头顶上死亡的气息稠得像雾。
吃尸的乌鸦像云一样在村子上空飞来飞
去,乌鸦血红色的嘎叫声让村人的目光变得青紫。
村长敲响了村头古槐树下的钟,干裂的钟声如玻璃一样在村人的心上划过。
村人都来到槐树下。
往年绿意葱茂的槐树如今光秃秃的,槐树叶子早让村人吃光了,但槐树又冒出淡淡的绿。
村长看着或坐或躺在槐树下零乱一片的村人,眼里就酸辣了。
村长把酸辣咽回肚里去,说,我
们不能等死,蛤蟆村不能绝,还是去外逃荒吧,熬过这荒景,就回。
村长的话让村人的脸灰黑
一片。
第三天,就有拖儿带女的村人拿着棍端着碗出了村。
他们走得很慢很慢,两条腿似有千斤
重,挪不开。
女人的嘶哭声震得头顶上的槐树枝摇摇晃晃。
男人不哭,紫黑色的泪水汪洋了他
们凄凉的脸。
几天后,村里的房子大都空了。
没走的大都是老弱病残。
土根和槐花不属于老弱病残却
没走。
槐花已怀了六个月身孕,土根说,赤地千里,往哪儿走?
死在外面还不如死在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上饶市 届高三 第二次 高考 模拟 语文试题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