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859563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15.83KB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Word下载.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度变化规律
长度相等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逐渐变短,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标度范围
0°
~180°
~90°
度数起点线
本初子午线
赤道
度数变化规律
从本初子午线分别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变大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逐渐变大
度数表示方法
经线以东为东经(E);
以西为西经(W)
赤道以北为北纬(N);
以南为南纬(S)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以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以赤道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注意:
低、中、高纬度的判读:
低纬度为0°
~30°
;
中纬度为30°
~60°
高纬度为60°
。
2.经纬网: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络。
可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自西向东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
产生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
划分
生活中
的例子
太阳东升西落;
中国的白天,美国都是黑夜(除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岛外)
一年中四季的变化
2.北半球的节气和季节:
日期
节气
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
昼夜长短情况
四季划分
3月20日
或21日
春分
昼夜等长
春季3、4、5月
6月21日
或22日
夏至
北回归线
(23.5°
N)
昼最长夜最短
夏季6、7、8月
9月22日
或23日
秋分
秋季9、10、11月
12月22日
冬至
南回归线
S)
昼最短
夜最长
冬季12、1、2月
3.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
各地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2)在图1-1中填注: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
(3)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寒带;
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温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
(4)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回归线,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极圈。
第2讲地图
一、地图的阅读
1.地图三大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三种表现形式:
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3.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判读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判读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读方向。
4.选择适用的地图:
(1)地图种类很多,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例如,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从导游图找答案;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参考交通图;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2)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地域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不一样。
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当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
二、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差。
2.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
高线。
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的地形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2)判断坡度陡缓: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4.五种基本地形类型(见图1-23):
①平原,②丘陵,③高原,④盆地,⑤山地。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200以下
500以上
500以下
无标准
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周围高,中间低。
5.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褐色表示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雪山冰川。
6.地形剖面图:
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海陆面积比例: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2.海陆分布特点: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七大洋:
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全球陆地共分为七大洲: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其中面积最大的洲是亚,面积最小的洲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洲界:
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5.四大洋:
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二、海陆的变迁
1.主要原因: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说:
(1)主要内容:
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2)相关证据:
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
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3.板块构造学说: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各大板块是不断地运动的;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相关证据:
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
大西洋的扩张。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
1.概念:
天气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_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明云层越厚,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2)天气符号:
冰雹
晴
多云
阴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雨夹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雨转晴
雷雨
雾
霜冻
沙尘暴
台风及
其中心
图3-1常用的天气符号
3.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
量有关,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
空气质量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空气质量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变化:
(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_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气温日较差。
(2)一年中,北半球大陆上平均气温最高月是7月,平均气温最低月是1月;
海洋上则分别是8月与2月,南半球相反。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作气温年较差。
2.气温分布与影响因素:
(1)纬度因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海陆因素: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地形因素: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降水的形式:
主要有雨、雪、冰雹等,其中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2.降水的季节变化:
通常用柱状图来表示,世界各地的季节分配不相同,有的地区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区季节差异很大。
3.降水的分布: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山地的迎风降
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四、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两大要素:
是气温和降水。
2.气候的分布:
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的、亚热带的、温带的和寒带的气候。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
高原山地气候
3.影响气候的因素有: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4.气候的影响:
气候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也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一、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增长特点:
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缓慢;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率:
是由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它大于0时,表示人口增加。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
人/平方千米),表示人口疏密程度。
(2)分布:
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人口稀疏。
3.人口问题: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
⑴人口增长快带来的问题:
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⑵人口太少或者负增长,带来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欧洲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的典型国家有意大利、德国、瑞典。
⑶城市化问题:
大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城市化问题多数在发展中国家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是:
城市里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⑷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地理 知识点 复习 提纲 直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