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4847042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3.57KB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寒,阴邪,脉管紧张。
中风,阳邪,脉管松弛,营阴伤软弱) 兼证:
鼻鸣(肺窍不利),干呕(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失和升降失调,见:
食欲不振,不大便…)提示:
外感不可进补厚味、不易消化、刺激性的食物,正气卫外抗邪消食难以兼顾。
(二)凡太阳病,只要见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者。
(43)-只辨证不辨病(中风或伤寒),对症用方的例证。
扩大了桂枝汤的用方范围。
(三)太阳表症兼里实热。
先解表(桂枝汤)后攻里(44、45、164),即使表症是无汗的也用桂枝汤,因为麻黄汤纯辛温,伤阴、助实热。
(四)太阳病兼里虚寒(91、327、387)。
先补里,里气恢复后表随之解,不解者用桂枝汤。
即使表症无汗亦然。
因为里气刚复,不受纯辛温。
(五)太阳病,汗下后,正气受挫,表症仍在者不论有无汗均用之。
(57、15)
(六)非外感性营卫失和(53、54)病常自汗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卫气不与营气谐和(说明病情主要矛盾在卫)。
无发热、脉浮、恶风寒、头项强痛等表症,似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
先其时发汗则愈,即发作前1~1.5h服药。
以发汗调营卫。
并用桂枝汤服法。
亦常用二仙汤。
(七)阳明中风,阳明经表证的证候类型。
阳明经表证 a.葛根汤(前述)b.无汗-麻黄汤 c.有汗-桂枝汤。
共见症:
“额头疼”。
另见“脉迟”,“微恶寒”(234、189、190)提示:
桂枝汤麻黄汤不仅为太阳表证设。
阳明中风证在临床上少见。
(八)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脾气由虚转充实),为欲愈。
(274)-参见前柴胡桂枝汤。
非太阴里虚,顶多用桂枝人参汤。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九)身痛。
霍乱证:
霍乱止而身痛不休者,用桂枝汤小和之。
(387)
三桂枝汤的使用禁忌(共五点)
(一)典型单纯太阳伤寒表实证不能用桂枝汤(16)所谓单纯,指不合并1.前述表证兼里实热,先解表,可用桂枝汤。
2.前述表证兼里虚,先补里后解表,可用桂枝汤。
应用纯辛温开表发汗,不可用桂枝汤,芍药酸收。
(二)酒客病。
(17)酒客,后世2种理解:
1.长期大量饮酒之人得中风,湿热内盛。
因辛甘温,甘助湿,温生热。
可去甘味+芳香化湿,解酒醒脾之品,如葛花,枳椇子,佩兰等。
2.饮酒过度造成湿热内盛,阻滞营卫气血,气血失和-见周身酸懒不适头痛,发(烘)热汗出,怕风。
症似太阳中风(中风类症)。
区别桂枝汤证:
a.饮酒史b.舌红苔黄厚腻(桂枝汤证见淡红舌薄白苔) c.胸脘痞闷,食欲不振,脉滑数,大便粘腻不爽。
(三)吐脓血(有内痈,毒热内结,腐破血络者)。
(19)见:
发热、汗出、头痛之中风类症。
辛甘温助热。
《伤寒例》曰: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内热);
承气入胃,阴盛以亡(阳虚)。
”临床可用他药兼制,如,桂枝汤治痹证,桂枝可用30g+胡黄连制之。
以上
(二)、(三)条指出,阳热盛者,不可用桂枝汤。
(四)阴阳两虚兼表证。
(29)伤阴见脚挛急,伤阳见厥逆。
(五)汗吐下后,表证已发生变化者。
(15、16)
四仲景关于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一)桂枝加桂汤(117)火针,粗似车条,治沉寒痼冷。
红肿热痛(感染)。
病机:
发汗过多+受惊恐怯,致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发作奔豚。
奔豚典型症:
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
(受凉易发,舌淡,苔薄白)豚:
指小猪,五行属“水畜”。
3类病因(《伤寒》《金匮》)a.心阳虚,下焦阴寒之气上冲-用桂枝加桂汤;
b.心(脾)阳虚,下焦水气上冲(舌胖、苔水滑、小便不利、小便少,晨起头面轻度浮肿,晚间下肢肿。
-发作前脐下悸动者,苓桂枣甘汤;
无脐下悸动者,苓桂术甘汤。
c.肝郁化火,郁火上冲-奔豚汤。
红肿热痛为何用灸法?
郝按:
只灸一壮轻微,似热敷法,助消散。
(二)桂枝加芍药汤。
(279)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
非脏虚寒症(273)因为:
无吐利,病不在脏。
(太阴经脉走腹)。
属太阴指太阴经脉受邪,气血失和。
太阴中风-桂枝汤。
)+芍-养血柔筋,和里缓急。
经脉受邪,气血失和后发展:
1.虚:
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致腹中急痛。
(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小建中汤主之。
)2.实:
气滞血瘀,大实痛(痛重)-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芍药汤加大黄,用大黄活血化瘀,未涉及脏腑,仅限于经脉)。
提示:
《伤寒论》中汤证相对偶统一:
如,麻黄汤(表实);
桂枝汤(表虚);
小青龙,大青龙汤;
桂枝+芍药,桂枝+芍+大黄;
小柴胡,柴桂汤…。
现代应用:
肠痉挛,肠淋巴结炎。
280条-宜减之。
脾阳虚,中气虚。
(提示:
上二方仅见经脉未在脏腑,不见便、利。
不同于理中汤。
)对举四方:
邪在经脉:
桂枝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邪在脏腑:
宜服四逆辈。
(三)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62)脉沉(无表证),“脉迟,血少故也”(营卫不足,气血失养。
)“不荣则痛,失养则痛,虚则痛”不通则痛-郭士奇;
失养则痛-任应秋。
二者互为因果。
方义:
芍,养血;
人参,补气;
生姜,引药达表。
刘渡舟,治产后身痛。
生姜加至15g(三两)方效,汗出。
(四)桂枝加附子汤(20)恶风-阳虚,肌肤失温。
小便难-阳虚气化失司,阴虚化源不足(两虚)。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阳气被伤,筋脉失温。
治法:
解肌祛风,固阳以摄阴。
“有形之阴液不能速生,无形之阳气所当急固。
”后世演变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提示:
仲景重视阳气。
《伤寒论》重点讲寒伤阳气-强调扶阳;
温病重点讲温热邪气耗伤阴液-后期强调救阴。
(五)桂枝加葛根汤(14)赵开美本大陆有五本,北京三本均有钩挑。
几几,jǐ.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作 shū。
而《说文解字》短尾鸟也。
几案。
楷体均有钩挑。
清代成林认为,短尾鸟应无钩挑。
后世承之。
正字音jǐ,为緊,古作qiān。
緊与几通假。
原则:
或同本以互证,或别本以见义。
《说文》连绵词,无定字。
功效:
太阳经脉邪气盛,经脉不利。
寒邪,应无汗,反汗出与一般寒邪不同。
说明为风邪袭于经脉-太阳经脉不利。
加葛根,a.疏通经脉邪气,助桂枝以解表,不需啜粥。
b.升津液,起阴气,滋润经脉。
郝案例:
怀柔中医医院,病理性项肌痉挛。
临床:
颈肩肌肉紧张综合征-桂枝加葛根汤,葛根一般30g,桂枝10g(非外感),白芍30g,赤芍10g(或不用),甘草10g,(姜枣可不用),+鸡血藤30g。
止痛不效可+祛风湿药(多见于值夜班受风寒湿)如,威灵仙30g,秦艽10g,姜黄(上肢),等。
(六)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8,43)太阳病篇四个治喘方之一。
18条:
喘家新感中风,引发宿喘,以治新感为主。
加厚朴杏子下气平喘。
非用此方主之,而用之佳,不能治治宿喘。
43条: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主之。
新感中风,误下,部分表邪陷于胸中致喘,去表邪,可平新喘。
(郝按:
手太阴肺为何未放在太阴病篇?
认为:
六经辨证来源于临床实际,是临床证候分类。
而经络辨证非来源于临床,是臆测。
)适应症:
风邪袭表,继而风邪壅肺。
区别于a.麻黄汤-寒邪闭表,无汗而喘;
b.麻杏甘石汤-邪热壅肺,汗出而喘;
c.小青龙汤-外寒内饮,水寒射肺。
(七)桂枝去芍药汤(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病机:
胸阳心阳不振,表邪内陷胸中(虚性代偿,如上楼喘促)。
去芍,纯辛甘化阳,温振胸阳,祛邪达表。
无自汗出,失去芍药治疗作用,且芍酸敛阴柔,壅遏气机,不利胸中气机畅达。
提示:
仲景二个用药原则①凡脐下悸,脐上悸,均不用术(如,苓桂枣甘汤,理中汤加减症,脐上悸去术)。
②凡胸满,均不用芍。
(脐上下悸为自觉症)但现在治冠心病心绞痛,活血用赤芍,养血用白芍,推测若仲景必不用芍药。
故此治法有待商榷。
(八)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22)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许多版本作"脉微恶寒"
解,即肾阳不足表阳不固,肌肤失温造成.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用于:
冠心病多夜发,多与心阳不足兼肾阳虚衰;
对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者(中医认为是心阳不足,胸阳不振者),多用麻黄,细辛(可达30g).
(九)当归四逆汤(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主之.血虚寒厥.桂枝汤-姜+倍大枣,+归养血,+细辛通经散寒止痛,通草(即木通,注意木通,防己,马兜铃肾毒性问题).美国当归四逆汤禁用.临证应代之以鸡血藤(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使用抓住三点症候,特别是在肝经循行部位出现的这三症:
血虚,冷,痛.如:
痛经冷痛(肝经抵少腹);
疝气痛;
冻疮(治疗又可预防,特别对周围循环不好者如南方人,未发及未破者可改善微循环,内服加泡手,郝妻35年未复发);
雷诺氏征:
冷痛,肢端动脉痉挛症,有人有效.
(十)其他:
桂枝汤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药,其中第一类辛甘化阳者如下:
1.桂枝甘草汤: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冒词源在"冂"
部,<说文>
:
蒙而前也.-蒙目前行似捉迷藏.作为①遮盖,②头晕目眩讲.此二意,<
伤寒论>均见,在此作①.阳明病篇的"喘冒不得卧"
作②.桂枝四两(60g),甘草二两(30g).顿服,温补心阳急救.说明上为急重症.心阳虚衰之心动过缓,心力不足.有人+细辛,附子,麻黄.(参考北京阜外医院经验.)
2.桂枝甘草龙牡汤(168)火逆(误用火疗.逆,错用),下之(下:
误用泻下),因烧针而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以方测证:
心阳虚衰,心神浮越.温补心阳兼潜镇安神.
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112)惊狂:
因惊而似狂.卧起不安:
在似睡非睡时大叫而起,心神不能潜敛者.蜀漆:
常山的幼苗.阳虚之后阴寒邪气必然内生,痰浊扰心,故加化痰药.区别:
桂枝甘草汤-心脏病,心律失常突现,心主血脉失调.本方-心主神志功能异常(神经衰弱).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神经衰弱心阳虚,三者不是一类∴五版教材说法误,从症候严重性讲:
桂甘汤>
桂甘龙牡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汤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药,其中第二类酸甘化阴者如下:
芍药甘草汤(看做桂枝汤的加减方):
(29)阴阳两虚表未解,先调补心阳.阳虚则厥,阴虚则脚挛急.<
说文>脚,胫也.小腿.此指小腿腓肠肌痉挛.功效:
酸甘化阴,养血荣筋,解痉止痛.解痉止痛的基本方-用于缓解内脏(心,肾,胃,胆,痛经),骨骼肌,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血管神经性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的疼痛.注意:
血管扩张性头痛(充血性),效果不好.松解肌肉效优,甚至可致肌肉"
软弱无力".<
朱氏集验方>名"
去杖汤"
,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郝案:
患者,受寒疼痛,一侧梨状肌,见胸闷太息.方用芍30g草10g木瓜,附子,伸筋草,苏梗.自服60付,凡是关节疼痛无效,抽筋者有效.
一.桂枝汤加减衍化思路及后世方例.
1.解肌和营卫:
<
金匮>
栝楼桂枝汤:
+天花粉.桂枝加附子汤:
固阳摄阴.后世如:
<皇汉医学>桂枝加桔梗汤:
太阳中风证兼咽痛.原书:
咽痛,咽部有粘痰难以咯出.<
世医得效方>
桂枝红花汤(加了血分药):
原治外有风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桂枝汤 临床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