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绘画特点艺术特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4829754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93KB
八大山人的绘画特点艺术特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八大山人的绘画特点艺术特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大山人的绘画特点艺术特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法兼之画法'
的明确提出,则是前无古人的。
可以认为八大晚年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与后期诗文风格特点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
正如八大在《书法山水册》中一节题识反问:
"
文章非人间世之书画也耶?
'
八大晚年诗文的突出特点,就是建立在其艺术观与人生观相互统一的基础上,这也正是八大晚年诗文的精髓。
艺术特色
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
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
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
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用得巧妙。
这就是他的三者取胜法,如在绘画布局上发现有不足之处,有时用款书云补其意。
八大山人能诗,书法精妙,所以他的画即使画得不多,有了他的题诗,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画,使人感到小而不少,这就是艺术上的巧妙。
八大山人干擦而能滋润明洁。
所以在画上同是"
奔放'
,八大山人与别人放得不一样,同是"
滋润'
,八大山人与别人润得不一样。
如画鱼、鸟,曾作"
白眼向人'
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其花鸟画风,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为僧时属早期,署款"
传綮'
、"
个山'
驴'
人屋'
,多绘蔬果、花卉、松梅一类题材,以卷册为多。
画面比较精细工致,劲挺有力。
50岁至65岁为中期,画风逐渐变化,喜绘鱼、鸟、草虫、动物,形象有所夸张,用笔挺劲刻削,动物和鸟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鸟多栖一足,悬一足。
65岁以后为晚期、艺术日趋成熟。
笔势变为朴茂雄伟,造型极为夸张,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幅"
白眼向天'
的神情。
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即使落墨不多,却表现出鸟儿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即飞的感觉。
有些禽鸟拳足缩颈,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在构图、笔墨上也更加简略。
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的写照,即"
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
。
他在题黄公望山水诗中写道:
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
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与宋山河。
表现出他的民族意识。
八大山人的画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传其法者仅牛石慧和万个等人,但对后世绘画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艺术成就主要一点,不落常套,自有创造。
他的大写意,不同于徐渭,徐渭奔放而能放,八大山人严整而能放。
清代中期的"
扬州八怪'
,晚期的"
海派'
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巨匠,莫不受其熏陶。
款识字号
朱耷的字、号、别名特别多,他谱名朱统,又名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
后做道士,居"
青云谱'
入清后隐其姓名,削发为僧时取法名传綮,字刃庵,用到康熙庚甲(1680年)55岁。
号雪个始于41岁,用到55岁。
号个山始见于46岁,直到59岁,他还有驴、驴屋、人屋等号,驴款最早见于56岁,最晚是58岁。
人屋、驴屋同时使用,60岁以前使用的字,号尚有法堀、掣颠、纯汉、綮雪衲、卧屋子、弘选等。
朱耷为僧名,"
耷'
乃"
字的俗写,至于八大山人号,乃是他弃僧还俗后所取,始自59岁,直至80岁去世,以前的字均弃而不用。
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
八大'
和"
山人'
竖着连写。
前二字又似"
哭'
字,又似"
笑'
字,而后二字则类似"
之'
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
他有诗"
无聊笑哭漫流传'
之句,以表达故国沦亡,哭笑不得的心情。
八大山人的艺术风格 出家为僧时期
八大山人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主要是写生画。
例如,《西瓜》、《芋头》、《石榴》、《水仙》、《草虫》等等。
八大山人这个时期作品的总的特点就是写实。
一个小虫,一片叶子,都画得栩栩如生。
但是,对情感的表现是不够的。
所以,八大山人对这些作品是不满意的。
他认为,太过于写实,影响了情感的表现,他为此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
还俗矛盾期
八大山人回到了南昌,以后,我们不知道八大山人这时的(生活)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八大山人疯了,后来经过一年多的调养,才恢复正常,又开始了作书作画的生涯。
这时,八大生活发生了转折。
表现在:
首先,他靠卖画维持生计。
其次,他开始使用八大山人这个名字,称自己为驴或驴屋。
再次,他不说话了。
他大书一个哑字贴在门上。
最后,他对投靠清朝的`官吏更仇视了。
八大山人在这个时期绘画的总的特点是对情感十分露骨、率直的表现,过于直白。
艺术成熟期
这个时期,八大山人画了许多禽鸟图,表达了蔑视,仇视,傲视,逼视,怒视等情感。
总之,八大山人有多么复杂的情感,鸟儿就有多么复杂的情感。
《鱼鸭图》那些鸭子,睁着大大的白眼。
中国人说,青眼看人,是表示尊重;
而白眼看人,是表示仇视。
《荷花翠鸟图》。
这只鸟,低着头,闭着眼,虽然立在孤立的芦苇杆上,但怡然自得,旁若无人,不管不顾,好像在养神。
那是蔑视。
今天我们看朱耷的画,每一幅都极具个性,画中的青白眼、蜷缩的鸟、傲然屹立的荷花,都相当传神,你看得出八大山人藏在画中的孤寂、高傲和愤世嫉俗,这种亡国异乡的遗民之情在他的画中,想来这就是他区别于所有画家的地方,毕竟这样的家仇国恨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八大山人的成就 八大有一首题画诗说: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这第一句"
墨点无多泪点多'
,夫子自道,最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只有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这位画家的伟大艺术作品。
晦涩的痛苦
八大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他那晦涩难解的题画诗和那种怪怪奇奇的变形画来表现。
例如他所画的鱼和鸟,寥寥数笔,或拉长身子,或紧缩一团,倾是而非。
特别是那对眼睛,有时是个椭圆形,都不是我们生活中所看的鱼、鸟的眼睛,生活中鱼、鸟的眼睛都是圆圆的,眼珠子在中央也不会转动。
八大的鱼、鸟的眼珠子都能转动,有时还会翻白眼瞪人哩。
他画的山石也不像平常画家画那个样子,浑浑圆圆,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他想搁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不是稳当,立不立得住。
他画的树,老干枯枝,仅仅几个杈椰,几片树叶,在森林中几万棵树也挑不出这样一颗树来。
他画的风景、山、光秃秃的树,东倒西歪,荒荒凉凉,果真有这么个地方,我想谁也不肯到这里来安家落户。
还有,他画上的题诗、签名和印章,也是怪怪的。
例如他自号"
八大山人'
,解释的人很多,至今学者们还有不同争论。
他有一方印章,印文刻作,有人说它是由"
四字组成,有的人则持慎重态度,称之为"
屐形印'
,因为它的形状像只木屐。
至于他画上的题诗,许多句子更是令人难解。
然而,八大明确地告诉我们:
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
又说:
想见时人解图画'
他是很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的画中之意的。
因此许多学者经细心的研究,从他的画意和字里字间,探听出许多真消息。
例如他有一个画押写作,很长时间人们一直称它为龟形画押,因为其形状特别像一只乌龟。
后来才看出,原来是由"
三月十九日'
几个字变形组成,这恰好是明代最末一个皇帝崇祯自杀的日子,标志着明朝的灭亡。
那么这个画押,也就表示对国亡的纪念。
康熙二十一年他曾经画了一幅《古梅图》,树的主干已空心,虬根露出,光秃的几枝杈椰,寥寥的点缀几个花朵,像是饱经风霜雷电劫后余生的样子。
其上题了三首诗,第一首写道:
分付梅花吴道人,幽幽翟翟莫相亲。
南山之南北山北,老得焚鱼扫虏尘。
梅花吴道人'
是指元代画家吴镇,自号"
梅花道人'
方框内的字,显然是被当时或稍后的收藏者有意剜去,以避免文字狱灾祸。
不难猜测,这个字不是"
胡'
,即是"
虏'
清代统始者以满族入主中原,最忌讳的也是这两字。
要在"
南山之南北山北'
扫除"
胡尘'
,朱耷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他的反清复国思想。
第二首诗写道:
得本还时末也非,曾无地瘦与天肥。
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
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元初遗民画家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隐居吴下,画兰花露根不画坡土,人问何故,他回答说:
土地都被人抢夺去了,你难道不知吗?
二是殷遗民伯夷、叔齐在周灭殷以后,耻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直至饿死。
原来八大这幅《古梅图》虬根外露,也不画坡土,是仿照郑思肖画兰之意,暗含着国土被清人所抢夺,他这个明代宗室子孙,之所以成了和尚,正如伯夷、叔齐采薇首阳山那样,不肯臣服于新王朝。
国破家亡,复国无望,这使他不能不"
苦泪交千点'
了。
八大题画诗,是解开他画意的钥匙,然幽涩难解,如迷如雾,许多学者都下过一番功夫进行破释。
例如康熙二十三年所作《甲子花鸟册》(今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其中第七页画一只八哥站在枯枝上,题诗曰:
衿翠鸟唤哥,吭圆哥换了。
八哥语三虢,南飞鹧鸪少。
此诗之意,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经过引经据典考释后结论说:
此诗画是讥虢(指明)亡后,忠臣如鹧鸪之志切怀南,殊不多见。
这就是说,八大的作品,除了一般的国破家亡的情绪表达之外,有时还具体有所指。
《瓜月图》亦是件有所指的作品,在题诗之后他记录说:
己巳润八月十五夜画所得'
面对着天上的圆月,和人间家家户户吃月饼,他的心被触动了,那么他"
所得'
是什么呢?
画上题诗曰:
眼光饼子一面,月圆西瓜上时。
个个指月饼子,驴年瓜熟为期。
有人根据吃月饼的风俗来源于反清义军传递起事暗号的民间故事,说八大在期盼着这一天到来。
然而却要等到何年(驴年)呢?
驴年马月'
是俗语,表示遥无定期。
果真如此,则八大的心迹,就不只是徒有国亡余痛了。
水墨写意高峰
八大长于水墨写意,为其划时代的人物。
在水墨写意画中,又有专擅山水和专擅花鸟之别,八大则两者兼而善之。
他的山水画,近师董其昌,远法董源、巨然、郭熙、米芾、黄公望、倪瓒诸家。
例如康熙四十一年所作《书画册》(上海博物馆藏)共画了六幅山水小品,就可以看出深受董其昌的影响,其远笔的圆润则有着董、巨和黄公望的遗踪,墨法参照了米氏云山,而某些树石的组合形式,显然取自倪瓒。
但是,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却又强烈地感觉到朱耷的个性,上述那些古人的法则,不过是他随手拈来为自己服务的。
那些山、石、树、草,以及茅亭、房舍等,逸笔草草,看似漫不经心,随手拾掇,而干湿浓淡、疏密虚实、远近高低,笔笔无出法度之外,意境全在法度之中。
这种无法而法的境界,是情感与技巧的高度结合,使艺术创作进入到一个自由王国。
比起山水画来,八大的花鸟画创作,更具有他风格个性的典型性。
顺治十六年所作《传綮写生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和康熙五年作的《墨花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是八大早期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水墨写意花鸟画创作,深受沈周、陈淳、徐渭的影响,其用笔较方硬,题材、布局也未脱离前人窠臼,但是画中所表现出的兀傲之气,以及不拘一格的大胆剪裁,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大山人 绘画 特点 艺术 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