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与商事企业的改革与完善(四)Word文档格式.doc
- 文档编号:14812071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3.29KB
公司法与商事企业的改革与完善(四)Word文档格式.doc
《公司法与商事企业的改革与完善(四)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法与商事企业的改革与完善(四)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类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按预算形成的资产,这不能按资本来管理,更不能追求最大利润,这部分资产要按其目标进行管理,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教育经费只能用在教育上;
第三类是资源性的国有资产,像矿藏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也不能按资本来管理,不能按让它产生最大利润的目标去开发,资源必须合理使用,以让子孙后代还有一些能用。
按这几个原则,国有企业改制就是改制为以资本为红线的企业,要树立资本的观念。
公司制度体现了资本企业的三个重要原则:
第一个是资本信用原则,有限责任公司都是资本作为信用,不是人作为信用,我们强调资本的信用就是淡化人的信用和所有制的信用。
过去银行只借给国有企业钱而不借给其他企业钱是所有制信用。
我认为资本企业的资本信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实有资本的信用,另一个是注册资本的信用。
但注册资本标志着什么东西呢?
我认为注册资本在市场经济中标志着三个信用,第一它是股东承担责任的界限;
第二它是公司成立时原始的自有资本的标志;
第三个是公司盈利还是亏损的法律标准。
一个公司以它的全部资产作为对外信用,当它资不抵债时就破产,所以一个公司的资本信用是与它的破产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是资本真实原则,这是公司法贯彻中最复杂的一个问题。
前些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登了一个消息我吃了一惊,它讲上海登记公司时,花5000块钱就可以将所有手续都办完,也不问你注册资本交了没有。
后来我问上海工商局的人,他说注册的不是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5000元办的是个体或独资的执照,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因为个体或独资是承担无限责任的。
在全国各地,皮包公司或类似的皮包公司很严重,我认为这个问题和国务院的某些政策是分不开的。
因为那时国有企业有一个改革措施叫拨改贷,“拨”是建一个国有企业本来应该国家拨款,当然预算拨款不等于投资,改成贷了就是建一个厂子,国家本来要拨给5000万自有资金或流动资金,一变成贷款就要还了,那贷款生下来的东西归谁呢?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我认为拨改贷后,国家虽不拿一分钱,但国家要批准你立项,要不立项,就贷不到款,而且这个贷款不是工商银行的流动贷款,它是建设银行的基本建设贷款,长期的低息贷款,所以原来拨改贷的企业在资产评估时全是国家的。
现在我们搞企业的公司制改组,实际上是确定了贷改投的原则,大家可以看到在企业的改组、兼并过程中,国家拿出一定的额度把呆帐、坏帐消掉,但是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形成的坏帐不好还,在清理债权债务,欠银行的钱不还怎么能改成股份公司呢?
不能把这留给新的股东,在改制的过程中,如果确实还不起,经国家批准,可以作为呆帐、坏帐来处理,但一定要拿到额度,赖掉不行,朱总理特别强调欠银行钱不能赖,但可以按一定的额度免掉。
但有了额度以后,大家眼睛就盯着这个额度了,只要拿到这个额度就可以不还钱了,所以现在是欠了钱的也想拿额度,没欠钱的也想拿额度,这是行政给的指标。
另外原来的拨改贷造成了很大的问题,现有的国有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国家也没有投入,这违背公司法的原则,所以要改成贷改投。
在一次会上李鹏明确宣布,国有企业破产后,原欠国家的拨改贷的就不还了,这是很明智的说法,因为还拨改贷的部分是很不合理的。
本来国家该投入5000万,改成了贷款,破产后还要还是很不合理的,按公司法的原则,公司一旦破产,股东投入的钱是不还的,债权人能拿到点钱。
拨改贷的不用还了,但欠商业银行的还要还,第二拨改贷要逐步改成贷改投,这说明我国企业的资本原则到位了,拨款不是资本,贷款也不是资本,贷改投就成为了资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国企改革的三部曲,因为我国已意识到资本企业的重要性,我们认识到现在企业的重要性是投资,贷改投后关系就明确了,国家投入了5000万,赚了钱,国家就可以以国有资产股东的身份来享有收益权,要亏损了,国家也不能分到利益,一旦破产,国有资产也要受损失。
国家投入的资本也和其他资本一样。
这是从拨改贷的角度谈资本真实原则的重要性。
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的标志
资本的第三个原则是资本的社会化原则,现代的公司和以前的公司不同点就在于资本的社会化,我现在讲的资本企业是作为公司出现的,现代企业的标志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出现的年代一般是1600年,1600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1602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什么这些与殖民地作生意的先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呢?
主要是与殖民地作生意,利益大,风险也大,于是就产生了和1600年以前的公司截然不同的公司形式,即股份公司。
与以前相比,他们在性质上不同。
第一个是在1600年以前,不论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至少有一个股东要承担责任,而1600年以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都承担有限责任,这是划时代的。
第二,他要到殖民地作贸易的话,需要大量的资本,靠一个人,几个人不行,要社会化出资,股份向社会来募集,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企业的革命,就在于资本的社会化,这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
我国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将其看成社会主义的形态,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懂得了这么一个道理,就是如果我向社会募集,让社会公众出资,国家不需出一分钱,只要给了一个股票发行额度,企业就可以筹集到很多钱。
人们买股票,每买一次,国家都收税,股票买卖越多,国家收税越多,对社会主义大有好处。
现在国家认识到了国有企业的改制要走社会化的道路,社会化到底是什么性质,社会化有大社会化和小社会化,我把大社会化叫全社会的公众持股,小社会化就是这个公司、企业的职工持股。
过去对于大社会化有点担心,所以控制比例受限制,过去对小社会化也持有戒心,对职工持股限制多于鼓励。
职工持股要分成两种职工持股,一种是公司法范围内的职工持股,它的特点是职工持股不能占大多数,第二是走股份合作制的职工持股,就是职工持股至少占50%以上,这样我国现在有两种意义上的股份制改组,一种是公司制上的改组,一种是股份合作制的改组。
当时为什么要提股份制改组而不提公司制改组呢?
是因为那时还没有公司法,怎么能叫公司制改组。
公司法出来后,大家提议不再叫股份制改组而叫公司制改组,是因为股份制改组的股份二字不太清晰,原来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不再叫股份而叫出资额了。
如果那个时候再叫股份制改组则很多人会误认为成股份有限公司,而没人愿改组成有限责任公司了。
所以股份制改组和公司制改组本来意义差不多,但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但今天又提股份制改组了,因为多了个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不是公司法上的公司,这个提法不是那么绝对,股份制改组、公司制改组又到股份制改组有一个历程。
我们现在来分析公司法上的职工持股,第一类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政策比较明确,就是上市发行的10%由职工来持有,因此职工持股的比例不大。
第二按规定上市公司的职工股应是个人股,应归个人。
但实践中作法不一样,有的地方发行上市的不是给职工,还是由集体来管理,我认为上市的那部分,既然上市了,职工也可卖。
第三个是上市公司的职工股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因为职工买到原始股就便宜,上市之后就涨,所以很可能一上市就卖掉了。
这里没有太多的新的法律问题的难点。
第二是不上市的股份公司,是过去叫定向募集的那部分,不上市的股份公司按原有的规定,职工股的比例可以占到25%,这个股票将来可以上市,可以有25%给职工,这说明不上市的公司职工持股的比例大了,至少目前不带有福利性,带有集资性。
三年之内不能转让,职工之间也不能转让,所以带有明显的集资性。
这不上市的股份公司是个人持有还是集体持有,从理论上说,不上市公司完全可以职工个人持有,因为股份公司的股东无上限。
实践中有两种作法,一个是由每一个职工来持股,也有的把职工持股变成一个职工股。
我举一个例子,这是我亲自调查的,青岛制药厂是个全国很有名的企业,它是不上市的股份公司,很有意思,它的股份是两股,国有股一个股,职工股一个股,它原来的厂长现在就是董事长,我问他你们的国有股股权怎么行使,他说他们国有股的股权大约占75%,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定由我和另一个人各行使国有股权一半的权利,职工股授权给一些职工代表来行使,他也是职工选出来的行使职工股的代表之一,另外他还是董事长,还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我想这样股东大会就不要开了,你说是就是,你说不是就不是。
由此可以说明,有的职工股是采取这种形式,即选出代表来行使。
这种作法的优点是职工持股的比例增大了,但仍有限制,不得超过25%,另外它限于在职工之间转让,没有上市额度之前,职工股怎么转让呢?
另外它可能集体行使也可能个人行使。
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持股
公司法中的第三种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中怎么搞内部职工持股是比较复杂的。
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一个障碍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2到50人,除非工人人数很少,否则很少有职工不超过50人的,所以职工人数多一点的都受到2到50人的限制,我们知道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比较方便,而股份公司成立需部委或省政府审批。
这样人们就要想出一个突破办法,第一个办法是用车间或班组作为一个股东,这证明是失败的,因为它既非自然人又非法人,如果工人离开这个车间或班组怎么办?
所以这个方法是不可取的。
另外的方法是组成一个职工持股会,来行使职工股,5000个,9900个职工都可以作为职工持股会的成员,但对外是一个股,这样哪怕只有一个国有股,一个职工股,也可以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现在看起来,这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很好的模式,就是职工作为一个股,由一个机构来行使,不上市的股份公司也可以这样。
我们的职工持股到底采用什么模式,美国的经验也可以采用。
70年代末80年代初制定公司法时我们吸取了这样的经验,美国的第七大钢铁公司,叫做威尔顿钢铁公司,拥有的职工将近8000人,这个公司由于经营不好,快要破产了,一旦破产,8000个职工要失掉工作,会给美国社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它的债权人或拿一部分或拿不到钱。
所以这家职工提出了一个很新的思想,这是一个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经营不好,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已跌破了面值,如果有人要收购,这是最好的时机,这家职工提出,不要别人来收购,要职工自己来收购。
这个计划被美国政府接受了,形成esop即美国的职工持股计划,把上市股票分期由美国政府给予低息贷款,给一些减免税的优惠,在两三年的期限内逐渐将其买回来,就把本来上市的变成了不上市的,这怎么操作呢?
它是采取了信托的办法,搞了一个股票的托管机构来保管所有上市的股票,每个工人离开工厂的时候必需将股票卖给这个托管机构,有人进厂的时候也要先买一部分股票,实际上是用投资买股来换取公司破产失业的风险,这样入厂时必需买一部分股票,工厂有钱就不会破产,工人也不会失业。
由托管机构来托管,内部职工股不能转给工厂以外的职工就是这样形成的,经过三年多的改组,这家公司一直生存下来。
据新的资料,美国现在有几百万的职工采取这种内部职工持股,美国对这种内部职工持股向来有不同的意见,赞成的认为股票不上市了,由职工持有,企业有了向心力。
反对的人认为这样的作法主要是想换取政府的优惠政策。
也有人认为劳动者和持股者身份不明,他一旦成为持股者,他可能不好好干了,我是股东了,你不能解雇我了。
所以也有人认为这种东西不三不四。
1997年我到哥伦比亚大学去作访问学者,我问美国的教授,美国的职工持股计划到底现在执行的怎么样?
社会上学者对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法 商事 企业 改革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