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四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
- 文档编号:14808142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114KB
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四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
《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四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考试金融中级讲义之第四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题5分
6题7分
第一节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概述
第二节商业银行经营
第三节商业银行管理
第四节改善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概述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涵义(掌握)
商业银行经营指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组织与营销;
商业银行管理是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内容(掌握标题)
1.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容
(1)负债业务的组织与营销
(2)资产业务的组织与营销
(3)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组织与营销
2.商业银行管理的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
(2)财务管理
(3)风险管理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关系(掌握)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经营是管理的对象和出发点,银行的管理是对经营活动的管理。
经营是银行生存发展的根本,管理是为了确保经营的效率,服务于经营,为了更好的经营。
四、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重点掌握)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
1.安全性(首要原则)
2.流动性
3.盈利性
追求盈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目标。
(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
即有联系又有矛盾。
1.流动性与安全性是成正比;
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
2.安全性是经营的前提,是经营管理原则之首;
流动性是实现安全的必要手段;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原则(掌握)
1.我国经营与原则的确立与发展(掌握标题)
经历了四个阶段:
(1)单一的贷款“三原则”
(2)专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原则
(3)经营与管理“三原则”的初步确定
1995年《商行法》经营管理原则在我国初步确立
(4)经营与管理原则的调整
1995年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2003年改为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2.我国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的特点(掌握)
(1)效益性而不是盈利性
不单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
(2)我国银行经营原则顺序与国际接轨
(四)商业银行审慎经营规则
03年12月第十届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提出审慎经营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要求
P84页关于审慎性的解释也要记住。
[2005多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包括( )。
A.资产数量
B.资本充足率
C.内部控制
D.损失准备金
E.关联交易
[答疑编号693040101]
『正确答案』BCDE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
一、商业银行经营概述
商业银行经营是对其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组织和营销。
组织——更多表现为物质方面的组合;
营销——更多表现为脑力的活动和无形资产的创造。
二、商业银行经营的组织:
业务运营
(一)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掌握)
以层级管理为特征,以层级中的每一个业务单位(网点)为基础,以业务前后台一体为核心的方式。
传统经营模式的特点是网点的会计核算型。
优点是前后台紧密结合,业务处理快捷等;
缺点是由于风险控制要求,后台各个流程环节都必须配备人员,单人业务量不饱满,人工成本高。
(二)新型的业务运营模式(掌握)
新型业务运营模式的核心就是前后台分离。
前台由会计核算性转为营销型(产品营销、柜台服务、风险控制);
后台主要负责核心业务系统运行维护。
新型业务运营模式的优点:
(掌握标题就可以了)
1.前台营业网点业务操作规范、工序化
2.实现业务集约化处理
3.实现效率提升
4.提高风险防范能
5.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三、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
市场营销
(一)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概念(掌握)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是银行为了创造可同时实现个人和企业目标的交易机会,而对与金融产品有关的想法、物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进行策划和实施的过程。
(二)与客户建立更加稳定的关系——关系营销(掌握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是对顾客的理解。
四、负债经营
商业银行的负债包括存款、同业拆借、向央行借款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存款。
(一)存款经营的基本内容
商业银行存款经营最重要的方面是必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不断开拓为客户服务的领域。
(二)存款经营的影响因素(掌握标题)
1.支付机制的创新
2.存款创造的调控
3.政府的监管措施
(三)存款经营的衍生服务:
现金管理
1.现金管理服务产生的背景
现金管理服务是商业银行向存款人提供包括告知其账户中的可用资金情况,建议他们选择、整合存款人的各个账户余额以实现其利息收入的最大化等服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2.现金管理服务的内容(掌握)
(1)资金管理类服务:
余额报告服务、存款汇总服务、锁箱服务
(2)资金控制类服务:
控制支付的服务、应付汇票服务等
(3)账户完善类服务:
账户调节服务、同业现金管理服务等
[2007单选]以下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中,属于资金管理类服务的是( )。
A.账户调节服务
B.应付汇票服务
C.余额报告服务
D.控制支付服务
[答疑编号693040102]
『正确答案』C
五、贷款经营(掌握基本内容)
1.选择贷款客户
(1)客户所在的行业
(2)客户自身情况及贷款用途
对贷款人的了解一般需要三步:
贷款面谈、信用调查、财务分析
信用的5C标准:
品格(Character)、偿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经营环境(Conditions)、担保品(Collateral)
2.培养客户的战略(记标题就可以)
3.创造贷款的新品种和进行合适的贷款结构安排(记标题就可以)
4.在贷款经营中推销银行的其他产品(掌握其内容和方法)
(1)由贷款发放本身所引起的——对原有客户的深度发展
(2)通过贷款谈判了解到新的要求和另外的客户——扩展新的客户
六、中间业务经营
(一)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观念变化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0-50%,最多达到70%。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观念变化(掌握)
1.2001年7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首次将中间业务作为银行正常业务加以规范
2.2002年人行又发文明确商业银行可以从事一部分投资银行类业务。
3.我国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掌握标题)
(1)完善结算服务
(2)扩大代理业务范围
(3)完善银行卡功能
(4)开拓投资银行类业务
(5)积极拓展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新兴业务。
(三)中间业务经营的基本内容(掌握标题)
1.不断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银行产品创新途径:
(1)改进现有产品
(2)组合现有产品
(3)模仿其他产品
2.与客户建立更加稳定的关系——关系营销
第三节 商业银行管理
一、资产负债管理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论(掌握概念及各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对其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综合管理。
1.资产管理理论
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
其核心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而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负债。
资产管理理论的基础是:
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理论
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需要资金,可以向外举债,只要能借到资金,就可大胆放款争取盈利——主动负债
除传统存款业务以外,商业银行可以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方式来弥补活期存款的局限性,从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与负债管理双方并重。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产生。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目前现代商业银行最为流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
(1)规模对称原理
规模对称原理指从总体上管理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必须与负债来源的规模相对称。
不是简单的对等,而是一种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2)结构对称原理:
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及利率结构对称
与规模对称原理一样,是一种动态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相互对称和统一平衡。
(3)速度对称原理
资产平均到期日/负债平均到期日=平均流动率
若平均流动率>
1,资产运用过度;
或平均流动率<
1,表示资产运用不足。
(4)目标互补原理
(5)利率管理原理
差额管理就是固定利率负债大于固定利率资产的差额,与变动利率负债利率小于变动利率资产的差额的相适应,从而不断保持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
利率灵敏性资产与负债管理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频繁变动可能会对商业银行造成损失,所以商业银行就要在利率灵敏性的资产和负债两方面进行比较,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动的预测,相应的对灵敏性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以取得较多的盈利。
(6)比例管理
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
2.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大纲不作要求)
1.资产管理:
包括准备金管理、贷款管理和证券投资管理。
2.负债管理:
包括资本管理、存款管理和借入款管理。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1.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掌握的知识点有)
1994年,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按人行的要求开始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即以比例加限额控制的办法,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实行综合管理。
1998年1月1日起,人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管理的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在逐步推行资产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我平衡、比例管理、间接控制”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具体分为监控性指标和监测性指标两大类。
监控性指标
(1)资本充足率指标
资本净额与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
(2)贷款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经济师 考试 金融 中级 讲义 第四 商业银行 经营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