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学科渗透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773624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78KB
德育学科渗透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
《德育学科渗透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学科渗透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
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拨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
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
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
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
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
二、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
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语文教学毕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产品。
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流于形式。
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
正确的做法是: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
三、用心深化德育效果。
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
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
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因为,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
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到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
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的教育针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
宋杰
音乐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对人的审美教育。
可以说,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建立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是小学音乐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名音乐教师致力于研究的课题。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其实质是应当属于德育教育的畴。
只不过是我们以往的教学式过分的强调了音乐课中的技能含量,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没有被教师广泛地关注。
“音乐课程标准”告诉我们:
要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多样。
同时,要联系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的音乐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文化,吸取人类历史的文化营养。
所以,我自从教小学的音乐教育以来,就十分重视音乐课中的德育渗透。
主要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建立学生的正确审美取向入手,提高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的功能渗透。
一、让音乐欣赏流淌出培养高尚情操的甘露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他本人的整个人生阶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教育应当积极围绕着人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缺乏情感操行的挫折教育,他们习以为常的是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如让小学生明辨是非曲直,正确判断人世间的真善美,已成为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第一要务。
现在的小学生,爱时尚,爱追星,爱谈论心目中的偶像,喜欢青春派的流行音乐。
那么如让小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真善美,从而辅助性的校正小学生的人生目标,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以为上好欣赏音乐课是一个极好的载体。
通过上好每一节音乐欣赏课,包括器乐的实际演奏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使学生的德育操行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让音乐体验传递出塑造健康人格的力量
音乐体验是对音乐旋律表述的一种心灵拷问,是人们对音乐欣赏的不断理解,不断挖掘精神领域涵的结果。
学生们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在自己的不断地对外界体验与认识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关注学生们的对音乐体验的德育信息传递,使学生们在音乐体验中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
现在的小学生独生子女比率颇高,单亲家庭子女增多,普遍存在着自控能力差,道德概念尚不完整的现象,缺乏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等,个性化人格缺陷重。
在我教的班级中有一位男同学,自幼父母离异,跟随姥姥生活,性格孤僻,有重的自闭心理。
有一天,我发现了他很爱唱歌,而且嗓音还很好。
针对这个同学的特殊情况,在组织学校合唱队时,我把他吸收进来,鼓励他让他参加活动。
安排他在音乐欣赏课上去讲音乐家贝多芬是如在耳朵失聪的情况下,还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的故事。
对此,我在上音乐课时有意识地去关注那些个性人格存在重缺陷的同学,通过体验音乐让学生们学会成长,学会交往,以摆脱自卑孤僻,心神散漫的心理现象。
学生们对音乐的体验,参与其中是关键。
聆听音乐进行冥思欣赏是学生体验音乐的前提,学习演唱演奏音乐是体验音乐的载体,而教师语言的磁力性是开启学生体验音乐的接口。
所以说,一位语言优美,语音磁性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行走于课桌间进行的语言描述,娓娓叙事地讲解,同学们就自然而然地凝神聆听,摒注呼吸游走于音乐课上了。
面对每一堂音乐课,我都十分注意声音的柔美性,向同学们讲述一些与命运抗争的音乐家的故事,从而坚定同学们自我塑造的健康人格。
音乐课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要改变音乐课仅限于音乐欣赏、音乐演唱的小天地,我开发了命题音乐课。
如,文学与音乐、今日旅游唱民歌、节日与歌曲、走出国门看谁知道的外国歌曲多等与地理、历史、语文相关学科的互动式音乐课。
1、音乐旅游式。
让同学们说出名山大川,指出省份,说出当地的民歌舞曲或唱出民歌,跳起歌舞等。
2、节日与音乐式。
让同学们说出民族节日或外国的节日,学唱节日歌曲或跳出节日歌舞等。
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汉族的端午节等。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是使学生们欣赏音乐,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学生们的德育发展,更加有利于学生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起到了其他学科所无法企及的功能。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是在音乐教育中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渗透相结合;
是在传授解惑的前提下与培养音乐能力相结合;
是在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侧重点。
音乐课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而音乐课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出一个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材、可造之材。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案
宋久有
一、指导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
又是他们磨砺意志、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二、主要原则
在教学中,应注意强调德育渗透的三个原则:
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
“有意”,即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力求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目标控制。
“有序”,即对教学的德育容继续系列组合,优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一个观念、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
“有机”,即选择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为突破口。
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
三、主要途径
1.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英语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小学英语教科书是一套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
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前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2.抓住课的有利时机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渗透,切忌长篇大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选材精心组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环保教育的渗透。
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
例如,“Goodmorning!
”“Howareyou?
”“Hello!
”“Nicetomeetyou!
”“Thankyou!
”“Sorry.”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容。
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在教“MyFamily”时可进行尊敬父母的教育,教“OurSchool”时可进行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的教育。
在对话的教学中有很多助人为乐,交还拾物等容,都是教学生做人的良机。
在具体教学时,时时处处都有德育的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有心人,见缝插针、点滴渗透,使思想教育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3.进行课后的延伸拓展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的结合。
向课外延伸拓展,使学生在实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育 学科 渗透 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