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 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757980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27.80KB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 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文档格式.docx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 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 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属】。
13、【阡陌交通】
14、【相闻】。
15、【悉】。
16、【黄发垂髫】
垂髫,。
17、【乃】。
18、【具】。
19、【要】。
20、【咸】。
21、【妻子】。
22、【绝境】。
23、【遂与外人间隔】
遂、。
间隔,。
24、【乃】。
25、【无论】。
26、【为具言】。
为、。
27、【叹惋】。
28、【延】。
29、【语云】。
30、【不足】。
31、【便扶向路】。
扶,。
向,。
32、【志】。
33、【及郡下】。
及,。
34、【诣)】。
35、【规】。
36、【未果】。
37、【寻】。
38、【问津】。
津,。
二、文言知识积累:
1、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用法,并解释:
①芳草鲜美:
②妻子邑人:
③来此绝境:
④无论魏晋:
⑤阡陌交通: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
⑦各复延至其家:
⑧便扶向路:
⑨渔人甚异之:
⑩复前行:
⑪欲穷其林:
⑫处处志之:
⑬未果:
⑭便要还家:
2、一词多义:
乃:
①见渔人,乃大惊: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之:
①渔人甚异之:
②具答之:
③处处志之:
④闻之:
⑥忘路之远近:
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
①欲穷其林:
②其中往来种作:
③得其船:
舍:
①便舍船:
②屋舍俨然:
遂:
①遂迷:
②遂与外人间隔:
得:
①便得一山:
②得其船:
3、判断文言句式:
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②林尽水源。
③便舍船,从口入。
④问所从来,具答之:
⑤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三、重点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3、复前行,欲穷其林。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不足为外人道也。
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四、课内简答题:
1、写两个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
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
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
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6、渔人离开桃源后。
“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8、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
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
参考答案
1、【缘】沿着,顺着。
2、【鲜美】新鲜美好。
3、【落英】落花。
4、【缤纷】繁多的样子。
5、【异】惊异,诧异。
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6、【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穷,尽。
7、【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9、【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才,仅仅、只。
10、【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11、【俨然】整齐的样子。
12、【属】类。
13、【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14、【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5、【悉】全,都。
16、【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7、【乃】于是,就。
18、【具】详细。
19、【要】同“邀”,邀请。
20、【咸】全、都。
21、【妻子】妻子儿女。
22、【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3、【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述、于是、就。
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24、【乃】竟然,居然。
25、【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6、【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
为、对、向。
27、【叹惋】感叹。
28、【延】邀请。
29、【语云】告诉(渔人)说。
30、【不足】不值得,不必。
31、【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沿着、顺着。
向,先前的。
32、【志】做记号。
33、【及郡下】到了郡城。
及,到。
郡,指武陵郡。
34、【诣)】拜访。
35、【规】打算,计划。
36、【未果】没有实现。
37、【寻】随即,不久。
38、【问津】问路。
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并解释:
古今异义,新鲜美好。
古今异义,妻子儿女。
古今异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古今异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古今异义,交错相通。
古今异义,不值得,不必。
古今异义,邀请。
古今异义,沿着、顺着。
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名词作状语,向前。
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通假字同“邀”,邀请。
于是,就。
竟然。
动词,作为。
介词,对。
动词,寻找。
副词,随即,不久。
代词,见到的景象。
代词,桃花源中人的问题。
助词,补足音节。
代词,这件事。
结构助词“的”。
指示代词“这”。
代词,那。
代词,他的。
动词,舍弃。
名词,房屋。
终于,竟,竟然。
出现。
找到。
判断句。
省略句,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
省略句,(渔人)便舍船。
省略句,问(其,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省略句,(村人)便要(渔人)还家,
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村里面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
答:
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外界变化大,社会黑暗,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长时间与世隔绝。
桃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想让外人知道,打扰了他们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
桃源人居住在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平等,自由,安定,富足的生活,不愿饱受战乱之苦。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之苦。
理想的社会:
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石潭记》习题
一、重点注释默写:
1、【篁竹】。
2、【如鸣珮环】。
珮、环,。
3、【心乐之】。
乐,。
4、【水尤清冽】。
尤,。
5、【全石以为底】。
6、【卷石底以出】
7、【坻】。
8、【堪】。
9、【翠蔓】。
1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可百许头】。
可,。
许,。
12、【若空游无所依】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澈,。
14、【怡然】。
15、【俶尔远逝】
俶尔,。
16、【翕忽】。
1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8、【犬牙差互】
19、【凄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 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核舟记 习题 注释 文言 现象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