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750068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57
- 大小:59.45KB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Word格式.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Word格式.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样想象会不会很有趣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这样想象很有趣)
【设计意图: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写话的学习中。
】
新课
二、想象导入,明确内容
1.如果母鸡能在天空中飞翔,如果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如果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如果蜗牛能健步如飞……它们的经历一定很奇特,它们的故事一定很有趣。
2.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
下面这些图片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想象。
(课件出示2)
2.任选一幅图,在展开想象在小组里说一说。
3.小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4.指名说说。
5.师生评议,纠正补充。
三、展开想象,说一说
你准备选择哪种动物去写,小组交流,选代表班内交流。
1.谁来说一说,展示一下?
(课件出示3)
假如蜗牛没有了壳,它一定能长出健壮的腿,生出有力的翅膀。
它一定是能爬、能走、甚至能飞的动物,也就有可能变成无敌的、能与别的动物一决雌雄的强牛,或许还能变成飞牛,或者真正的天牛。
到那个时候,它就会在辽阔的长天独自凌空起舞,拥有更丰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2.全班交流评价:
你觉得他(她)说得怎么样?
3.同学们想象的真好,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去吧!
三、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1.写话要求:
(课件出示4)
(1)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2)想象要奇特,故事要有趣。
选一种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
大胆想象,想象要奇特,故事要有趣)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课件出示图片,大胆想象,学生练说。
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出示课件,展示写作要求,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润色修改,品读欣赏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说说自己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2.哪些同学的习作毛病多,就把那篇作文展示出来共同修改。
五、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准备誊写。
书写作后,再引导学生修改,在修改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写作能力,表达能力。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习作:
奇妙的想象
选一种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
大胆想象,想象要奇特,故事要有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这样想象真有趣》,想象动物失去了原来的特征,或者变得和原来完全相反,引导学生去大胆想象,给学生想象的动力和信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象,经过修改,指正、补充后,定稿写作,在展示、交流,修改。
不足之处:
学生的习作可能不能达到老师满意,这是正常的。
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之处,给予鼓励。
七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课守身自爱
教学目标:
1、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守身自爱”的名句。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教学难点:
积累“守身自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和私、最伟大的。
孝的意义在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思。
身体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健康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珍惜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做毫无意义的残毁和无价值的牺牲,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孝的意义又在于维护父母的尊严,不让父母为自己蒙羞。
孝道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良好阐述。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存身惜名,不让家人担心,不辱没父母,那么逞勇斗很、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每个公民都会遵纪守法,恪守公德,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文明。
遵行孝道,从爱惜身体、尊重生命做起。
二、新课教学:
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父母,之终也。
---《孝经·
开宗明义章)
翻译:
自己的肢体、头发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败坏,这是孝行的开端;
为人处世能行正道,使自己扬名后世,从而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高境界。
2、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礼记・曲礼上》
注释:
服:
通“”伏”,指潜伏于暗处
译:
孝子不潜伏在暗处,不登危险的地方,是怕因自已的过失使父母蒙受羞辱。
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可以与朋友生死相许,不可以私存钱财。
3、曾子曰:
“身者,父母之遺体也。
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
”
--《吕氏春秋・孝行》
注:
遗:
留。
曾子说:
”自已的肉身,是父母遭留的身体。
使用父母遗留的身体,敢不恭敬吗?
三、思考讨论:
1.“父母在,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这种看法你赞同吗?
为什么?
请谈谈你的看法。
2.孟子说: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
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结合所学,査一査这句话的意思,想一想“守身”和孝顺父母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丧失了操守的人就不能孝顺父母呢?
请在班级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四、延伸阅读: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孔子的学生曾参(即曾子)家有一块菜地,他的父亲曾点在地里种了许多瓜果。
有一天,曾参见瓜地里长了许多野草,就拿起锄头除草、不小心瓜的根刨断了。
曾点正好看见,于是,他拿起木杖向曾参的背上地击了两下。
曾参当场不省人事,昏倒在地,过了一会儿才苏醒过来。
他爬起来对父说:
“刚才得罪了父亲,父亲用尽力气教调儿子,该不会累病了吧?
”说完,曾参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已的里弹琴唱歌,以示自己并未受伤,好让父亲放心。
孔子得知此事后,对曾参说:
“曾参啊!
我来跟你讲讲舜帝的故事吧!
舜帝的父亲叫瞽叟,他想使唤舜的时候,舜都在他身边;
但是他想置舜于死地的时候,舜便躲开了,让父亲找不到。
平日舜受父亲的小杖责打、而大杖责打时就逃走,就是不想使瞽叟得到不义的罪名。
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敦厚的孝子,你不是天子百姓吗?
杀了天子的百姓,那罪过怎么样?
五、积累与感悟:
1.请积累以下两句关于“守身”的名言,并写写你对这两句话的感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一《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一《(论语・卫灵公》
2.“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你如何看待其中“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观点?
请组织一场题为“扬名显父母是否为孝”的辩论赛,通过辩论引导大家辩证认识古人的孝道。
第二课手足情深
1、理解“手足情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手足情深”的名句。
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手足情深”的内容。
积累“手足情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诗经・小雅・常棣》: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古代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基本的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其中的双方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矩”。
以兄弟为例,要做到“见友弟恭”,为见的,要照顾弟弟,为弟的,要数重见长。
兄弟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兄弟之间关系和壁,则家庭安宁祥和。
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首先要学会爱亲人,建构和谐有序的家庭伦理关系;
然后进一步将这种关系向外扩展,做到仁爱百姓;
最终达到仁爱万物的境界。
1、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见弟求矣。
----《诗经・小雅・常棣》
①孔怀:
很关心。
孔,很。
②原:
古同“塬”。
这里指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
区因冲刷而形成的高地。
③隰(xí
):
这里用为低湿之地之意。
④裒(pó
u):
聚土为坟丘。
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
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2、司马牛忧曰: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
“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富责在天。
君子撤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
颜渊》
①亡:
同“无”。
②患:
忧虑。
司马牛很忧伤地说:
“人人皆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啊!
”子夏说:
“我曾经听先生说过: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只要对工作严肃认真,做事没有羞失,对人能恭数有礼,那就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呀!
”君子哪里怕没有兄弟呢?
3、孟子日: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
①与(yù
参与。
在其中。
②数:
意外的事情。
③怍(zuò
惭愧。
语译:
孟子说:
“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君临天下并不在其中。
父母都很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
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
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称王于天下并不在其中。
1.《论语》中总是将“孝”“梯”并举,认为二者是“为仁之本”。
结合课文注解想一想,“孝“和“悌”分别强调的是什么内容?
为什么它们能够成为“为仁之本”?
2.“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可见“悌”是一种血缘亲情。
《论语》中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似乎“悌”又超越亲情,成为人们萍水相逢时对于知己的向往和追求。
你如何认识这里“兄弟”的意义呢?
请在班内组织一场讨论,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兄弟情深
苏轼、苏辙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是悠悠历史中璀璨夺目的华章。
而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用他最擅长的形式表现出来,便形成了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兄弟亲情的词作。
苏轼中秋怀人之作,为兄弟而发,其中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成为千古佳句。
苏轼兄弟情意甚笃,写作此词时,他与苏撤已有六七年没见面了。
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苏辙也作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当时苏轼出任徐州知府,四月离家走在。
苏撤与之偕行,并在徐州停留百余日。
临别之际,适達中秋佳节,他们一同泛舟赏月,苏辙写就了这首词来告别其兄。
苏轼读了也即席写了一首同调和韵之作,抒写二人久别重逢接着又将分别的依依难舍之情。
全篇语调凄凉,笼罩着浓厚的“愁”与“忧”的气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苏轼兄弟亲密无间的手足之情。
自从踏上仕途,苏轼、苏撤兄弟二人的命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们的政治见解相同,也都敢于直言进谏。
他们因才略而被任用,也因才略而蒙难。
当兄长被一贬再贬时,弟弟也因为受牵连而日子很不好过,但做弟弟的从未有过丝毫怨言。
在苏轼被关进大狱的时候,苏辙愿意以自己的官爵为长兄赎罪,结果被贬到筠州盐酒税。
常言道“患难见真情”,兄弟间的手足真情在患难时更显得弥足珍贵。
后苏轼第三次被贬,居于海南儋州,而苏辙也因为受哥哥牵连被贬雷州,正是一南隔海相望。
兄弟二人同时遭贬,患难与共,倍觉情笃。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大小苏”不愧为一对情深似海的模范兄弟。
五、积累感悟:
1.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形容兄弟关系的词汇很丰富,兄弟之间感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习作 这样 想象 有趣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