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735560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33.79KB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以后,大约还需要经过10年、15年或20年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
即在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15年到20年时间;
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
在步骤和方式上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时,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从1949年到1952年,党领导人民重点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
•经过三年的时间,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党中央因此调整了原来的设想。
•1952年9月,毛泽东在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等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
刘少奇、周恩来等也都论述了“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设想。
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传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社会过渡的问题,还设想用暴力没收和和平赎买两种方式来变革所有制的问题。
列宁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专门讨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实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毛泽东认为,过渡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在于:
第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需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前提;
第二,我国有及其广大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改造它们。
第三,只有完成了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满足人民需要,增强国防,巩固人民政权。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运用和平的方法、合作化的途径改造小农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个体农业是小农经济,不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必须要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但是,农民是劳动人民的一部份,因此,在改造的方式上,决不能采取暴力的方式,而必须采取和平的方式自愿的方式。
•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采取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帮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09页。
•中国的特点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如何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集体所有制,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政策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使农业合作化进程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逐步过渡,使农民容易接受。
•到1956年底,全国共组织了10万个手工业合作社,入社社员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以上,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党和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但剥夺的方式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和平的。
我国对资产阶级的两部分采取了不同政策:
对于官僚资产阶级的官僚资本,采取了没收的政策。
而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及他们所拥有的私营工商业,则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原因是: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第二,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统一战线的关系。
•第三,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造成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是我国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形式。
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
因此,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同时,把资本家由剥削者改造成为了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辉煌的胜利之一。
这个胜利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工人阶级执行了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情况制定的马克思主义政策,同时,资本家阶级中的进步分子和大多数人在接受改造方面也起了有益的配合作用。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9页。
•课堂讨论
现在我国是多种所有制并存,这是否说明当初社会主义改造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必要?
应该如何认识当初的“改造”和现今的“改革”?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32页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得到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
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的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一五计划规定1953年至1957年工业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
一五计划期间,国家用于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
4亿元,折合黄金7亿两以上,如此巨大的投资,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一五”期间部分经济数据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从而避免了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的剧烈的社会震荡和经济破坏。
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
”“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2页。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2页。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由于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