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词义考释及其语义演变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723411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93KB
地理词义考释及其语义演变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地理词义考释及其语义演变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词义考释及其语义演变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本义的形成时期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周易?
系辞上》中的“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义为:
仰观天上日月星辰的文采,俯察地面山川原野的理致,能知晓幽隐无形和显明有形的事理。
[6](P535)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认为“地理”即地有山川原野,各有条理,故称理。
[6](P536)东汉王充在《论衡?
自纪》篇中言明:
“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汉书?
郊祀志》:
“山川,地理也”[7](P36~37)。
《周易》中的“地理”指的是山川、大地的形态。
“地理”一词最初反映的是人们对地面上山川的认识,其词义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的描述。
而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通过分析史料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人类择地而居的需要,即生存需要。
在远古时期,“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较为恶劣,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人类就必须对自身周围的环境情况有一定了解,掌握狩猎和采集食物的地方。
即使人们进入定居的农耕时代,也必须了解居住地所在的地形、水文、气候,以及这些自然条件与栽培植物的关系等知识,从而确定定居地点并驯化栽培植物,进而择地而居。
《墨子?
辞过》:
“古之民,未知为富室时,就陵阜而居,允而处。
”所谓“陵阜”,就是河流的台阶地带。
许多考古遗址都是在靠近水边的土坡上发现的。
先民生活在这样的地带,容易取水和捕鱼,也不会受到洪水的淹没。
另外考古证明:
西安半坡遗址就位于渭河支流?
汉咏椎厣戏剑?
地势高而平缓,土壤肥沃,适宜生活和开垦。
半坡仰韶文化遗存中房屋多朝南,表现出“喜东南,厌西北”的特点,遗址四周有防御性壕沟;
壕沟的南北方有公共墓地,居住地与墓地分开。
由此可知,远古时期的部落对居住环境已有所选择,并且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有所认识的基础之上,懂得居住方位与日照和风寒的关系。
[7](P3~4)
第二是人类因地制宜的生存策略。
由于早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低下,顺自然之势而进行生产和生活成为了当时人类的生存法则,于是产生了“因地制宜”的理念。
在生产和生活中,做到不违天时,不失地利。
故《礼记?
礼器》:
“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
”《管子?
形势解》中也提到不能“上逆天道,下绝地理”。
先民须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8]
第三是政治军事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较多,形成了“兵家”学派。
在当时,地理环境对于军事活动尤为重要。
如《孙子兵法?
地形》中云: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管子?
地图》中也指出,作战时“凡宾主者必先审知地图”,了解所谓“?
S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等地理条件,方能“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
占据好的地形,可以获得战争的先机[7](P22~23)。
在此前提下,先秦时期的地理活动以勘察地形地貌为主,勘察有利于行军布阵之地。
所以“地理”的本义侧重于对山川方面的描述,对于人文现象描述的较少。
二、两汉时期:
“地理”词义的初步扩大时期
东汉许慎进一步规范了“地理”的词义,并规范了指代“地理”词义的称谓。
《说文?
阜部》:
“?
b,地理也。
从阜,力声。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b谓脉理。
按力者,筋也。
筋有脉络可寻。
故凡有理之字皆从力。
?
b者,地理也。
^者,木理也。
泐者,水理也。
”但凡出现“理”字的词语,都可以按照脉理的原则进行解释,所以“地理”指的是“地表的脉理”[9](P1363),并以“?
b”作为称谓。
将“地理”分为“地”与“理”二字,可以更好地理解许慎的定义标准。
土部》:
“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
从土,也声。
”许慎将“地”的本义释为“地面”[9](P1278),与“天”相对应,“地理”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
玉部》:
“理,治玉也。
从玉里声。
”译“理”为“治玉之法,剖析璞石而得玉”[9](P26)。
本义为顺着纹理将玉从石中分离出来,后又引申泛指一般事物的纹理。
“地理”即“地表山川地貌的纹理”,与先秦时期对“地理”词义的定义相一致。
由于两汉时期长时间的大一统局面,政局稳定,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并且张骞对西域的“凿空”之旅丰富了世人的眼界,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流,社会生活和国家管理对地理知识的需要也空前迫切,因此官方编修的地理志应运而生。
随着班固著《汉书?
地理志》之后,“地理”的词义开始扩大,其词义在原本对“山川描述”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人文现象的描述”和“行政区划”的概念,并在《汉书?
地理志》编撰之后,增加了“学科”的含义。
“地理”一词含义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理”由单纯指代山川和各地物产的描述,变成了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的描述。
班固编撰《汉书》,其中包括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汉书?
地理志》。
在此之前,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禹贡》到西汉的《史记?
大宛列传》《史记?
货殖列传》等描述区域山川地貌和物产情况的典籍,皆没有以“地理”命名。
《汉书?
地理志》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转录《禹贡》和《周礼?
职方》全文,讲述汉代以前的疆域沿革;
第二部分以汉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二年)的全国行政区划为纲,记述汉代郡县的设置、沿革,包括郡国一级的户口,所辖县、邑、道和侯国,县一级的物产、山川、宫祠、古迹和关塞等,以及域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往来情况;
第三部分参考了《史记?
货殖列传》写各地风俗特产的内容,汇总了刘向“略言其地分”、朱赣“条其风俗”的成果,加之班固本人对历史和地理的了解和研究,按经济和风俗特点区分地域,记录了各个地域的范围、历史、地理、民生、风俗和特点,以及中外交通和交流的情况。
[8](P36~37)
第二,“地理”增加了“行政区划”义。
王莽传下》:
“六月,更授诸侯茅土于明堂,曰:
‘予制作地理,建封五等,考之经艺,合之传记,通于义理,论之思之,至于再三,自始建国之元以来九年于兹,乃今定矣。
’……莽,好空言,慕古法,多封爵人,性实遴啬,?
以地理未定,故先赋茅土,用慰喜封者。
”其中的“地理”即指代分封的封地,是“行政区划”的意思。
第三,“地理”增加了“学科”的词义,等同于“地理学”。
自《汉书?
地理志》以后,中国历代官修史书中绝大部分有地理志,记述各朝郡县疆域、山川状况。
如著名的二十四史,其中有16部有地理志。
“地理”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如《旧唐书?
隐逸传?
孔述睿》:
“述睿精于地理,在馆乃重修《地理志》,时称详究。
”《元史?
刘秉忠传》:
“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
”清代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
“覃精许郑,尤长于地理。
”《地理志》的编修导致“地理”词义扩大,增加了“地理学”的含义,即在行政区划沿革研究的基础上,记述行政区内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三、唐宋明清时期:
“地理”词义的转移时期
风水,又称“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
中国风水术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尚书?
召诰》记载: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
I”[10](P574)。
即周成王营建洛邑之前,太保召公在周公之前,先行到达洛地踏勘探测了那里的环境,再占卜筑城的具体位置,得到吉卜,才开始测量营建洛邑的工作,并且将地基选择在洛河的“?
I位”。
I”,即是河流弯曲之地,地貌学称之为“河流凸岸”。
水中泥沙由于水流速度不均匀,大多沉积在凸岸侧,土地肥沃,平原面积会越来越大。
这种地形利于交通、耕种、渔猎。
从风水的角度说,这种地形是“形胜”。
另外,风水中“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中,“龙”即山岳,如“龙者何?
山脉也。
山脉何以龙为?
盖因龙妖娇活泼,……而山脉亦然,……”(《周易阴阳宅》)。
风水术中“寻龙点穴”中的“寻龙”即勘察山脉,寻找“吉龙”,即是那些光肥圆润、尖利秀美、势雄力足、雄伟磅礴的山脉。
史料证明:
地理环境的勘察是相地活动的必要流程,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也是评价所相之地凶吉的依据。
风水发展至唐朝之后,分野为“形势派”和“理气派”。
特别是唐朝末年皇室风水师杨筠松,因黄巢起义京师城破,携带大量风水著作由长安逃至江西赣州,并在赣州收徒传道,将原本皇室专用的风水秘术传至民间。
因杨筠松是提倡形势之说的宗师,特别是其风水思想强调“山龙落脉形势”,造成“形势派”重视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的特点,而且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
[11]
唐宋时期,“地理”一词逐渐成为风水学的代名词[12],其词义逐渐向“风水”转移。
如宋朝笔记中,多以“地理”指代“风水”。
《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北宋皇帝建陵之前,总是“召京城习阴阳地理者三五人偕行”“将阴阳文字看详”[13](P1072),才最终选定墓址。
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高逸》:
“(僧)文幼,薄能为诗,精阴阳地理。
”尤其到了明清时期,风水学内容的书籍常常冠以“地理”二字。
《地理琢玉斧》《地理啖蔗录》《地理五诀》《地理四弹子》《地理囊金》等明清风水名著,此处的“地理”皆是“风水”的别称。
“风水先生”被称为“地理先生”。
明朝之后,风水派别中玄空派风水成熟。
玄空风水是形势风水和理气风水的结合,其核心要求“形理兼查”。
“形”,即观察内外之形;
“理”,即考察理气凶吉。
这一时期地理先生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在看风水时不仅要看该地是否适合做阴宅或阳宅,还需要看这个地区是否与安葬或居住在这里的人的生辰八字相合,在看风水的同时,还要算命。
特别是明清时期,风水学在民间流行之后,地理先生的职业内容包括了婚丧嫁娶、打井修坟、修桥铺路、相地择坟、建房修宅等等与看风水相关的内容。
[11]所以“地理”逐渐有了“命理”的概念,并逐渐蒙上了迷信的色彩。
四、近现代时期:
“地理”词义的缩小时期
近现代,由于中国与外界的交流逐渐增多,西方近代科学逐渐引入。
根据外文翻译的新词,丰富了中国人的词汇。
“地理”的词义再一次发生变化。
第一,“地理”词义保留“学科”的义项。
近代学者将英文的“geography”译作“地理”。
这个词语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的合成词“geographica”,其中词根“geo-”是古希腊神话中大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词义 考释 及其 语义 演变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