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4713398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8.92KB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落叶丢三落四落枕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融化:
(冰、雪等)变成水。
(2)萌发:
种子、草木发芽。
萌、发同义。
(3)次第:
一个挨一个地。
(4)呈现:
显出、露出。
(5)周而复始:
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6)花香鸟语:
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7)物候;
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观测:
本课指观察并测验。
(9)悬殊:
相差很远。
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入
2.导语
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
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三、正课
1.速读课文。
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争取2分钟内读完。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
从开头到“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段:
从“物候观测使用的……”到“就可能避免”。
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
从“物候现象的来!
脑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到“春天提前9天”。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
第四段:
从物候学这门研究……”到完。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提问:
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4.提问:
这一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5.提问:
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
讨论并归纳;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萌发次第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3)燕子翩然归来。
(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
(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
(“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
(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
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化。
(7)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
(8)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以上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
用词形象、典雅。
6.提问:
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举了三个例子。
7.提问:
这一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按时间先后顺序。
8.提问:
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活泼形象?
(l)用“传语”“暗示”“唱歌”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
(2)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驾飞”这些词写物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
(3)用“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十分形象生动。
9.提问:
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请一个同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10.提问:
这一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四、小结
课文的第一部分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现象。
每一个段落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二、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②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③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
④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⑤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⑥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则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届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1.请按时间顺序,重新调整语序。
2.找出上文中的一句拟人句,并指出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拟人句:
_
好处:
3.上文用词典雅,如果把下面的词改为口语说法,其意思不变,应该怎么改?
A.融化()B.萌发()C.次第()
D.簌簌()E.销声匿迹()F.衰草连天()
G.风雪载途()H.年年如是()
4.简答;
(1)什么是物候?
(2)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课时
阅读课文第二、三、四段,思考课后练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下面请几个同学使用下列词语复述课文中关于四季的描述。
苏醒萌发次第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
1.提问:
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l)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2)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2.提问:
文章第H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3.提问: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l)纬度的差异。
(2)经度的差异。
(3)高下的差异。
(4)古今的差异。
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
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
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
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
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挑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出内陆要迟若干天。
“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
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育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10.提问;
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讨论并归纳。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特别是目前党中央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从具体生动的四季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
运用举例子说明,使人清楚明了,确信无疑。
此外,本文用词形象、典雅。
1.课后练习一、三。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填空。
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___、___、___、____
2._____、____,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物候学就是利用_____来研究_______。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大自然的语言”为_____、_____。
4.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根据____、____、____.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来安排农事。
5.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_____,选择______。
(二)请课外收集一些农谚。
如“阿公阿婆,割麦插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自然的语言 年级 语文 上册 大自然 语言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