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700145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5.28KB
学年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只有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不厌其烦地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②歌唱类选秀节目曾经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但近年却是风光不再,《超级女声》偃旗息鼓,《我型我秀》虽逆市而上,但效果显然差强人意。
③受助学子纷纷表示,有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们一定会克服困难,自强不息,不孚众望,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将来成为爱心和善举的传承者。
④有些译者试图忠实于近体诗的格律,采用早已过时的英译格律,削足适履,结果适得其反,既丢弃了原诗作的精神,也吓跑了新时代的读者。
⑤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喜欢将课文肢解成几个部分,然后逐段讲解,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⑥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产出国家,很多科技领域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弯道超车”的跨越,带动中国品牌方阵不断壮大。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今年济南市加大了小清河污染治理力度,启动小清河治污以后,小清河水质与之前相比已明显改善。
B.无论“普梅二人转”的模式是否继续,普京都必须改善经济、外交等方面状况,同时他可能还需要重新建构未来的国内政治框架。
C.有很多人不喜欢玄幻剧,认为其省却了大量考证历史事实的时间成本,缺少对现实话题的深度挖掘,这是不争的事实。
D.今后四年,北京市将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满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导师出国考察,未及与会,他的这份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报告暂由鄙人代读,报告难免有不当之处,请诸君批评指正。
B.张建安是个很传统也很内向的人,遇事每每淡定自若,任凭风急雨骤,他自岿然不动,友人遇难题,问他:
“张兄能否奉告一两句?
”他却以微笑作罢。
C.他一生专研,著作等身,享誉世界,今日从大洋彼岸回到母校,当年的同学大都
已白发苍苍,执手相看,老泪纵横,“久仰了,久仰了!
”
D.如果说黄某今日取得了什么成绩的话,那也是仰仗在座诸位的鼎力相助,承蒙厚爱不胜感激。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
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
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B.直到今天,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这值得辨别和警惕。
C.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
D.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理解自己的位置。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C.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D.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它们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且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
B.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本源。
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D.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但具有新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寻车
安谅
说好晚上几位老同学聚聊的,葛君下午却给明人来电话,说有要事,不来了。
明人问:
“你有什么要事?
留校做了老师,就忙得屁颠屁颠的啦?
”“真的是要事,待我这几天事完之后,一定做东请各位。
”当晚明人和老同学们聚聊时,还惦记着葛君,悄悄发给他一则微信:
“究竟碰到什么事了?
葛君很快回复:
“丢了一辆车!
这回复倒让明人疑窦顿生:
这小子什么时候有车了?
怎么会丢了呢?
两天后,明人又发给葛君一则微信,葛君回道,车还没找着,自己这两天都在校园里仔细寻找。
现在东片校园的自行车停放点都搜寻了一遍,现在转移到西片区了。
这番回答把明人彻底搞糊涂了:
“你在找什么车?
要到自行车车库去找?
”“我找的就是自行车呀!
”葛君的回答毫不含糊。
“一辆自行车就让你丢了魂似的?
”明人的责问,也毫不含糊。
“这是一辆十分重要的自行车,过几天我再与你说。
过了两天,葛君自己打来电话,说他还是没找到那辆自行车,他请明人过来,帮他一起想办法。
见到葛君,明人才发觉他这些天明显憔悴了,一辆什么样的自行车竟然把他急成这般模样?
葛君说,这辆自行车还是半年前从别人手上转买的。
转卖给他的人温文尔雅,戴着一副眼镜,显示出不凡的修养来。
那人开价不算高,他一点儿也没还价,就把钱给了那位儒雅男子。
上周他也想把车卖了,还在校园里贴了好几天卖车启事。
谁想买车的主儿还没见着,搁在楼底下的自行车却没影了。
他一下子紧张起来,放下手上所有的活儿去寻找那辆车。
“不就一辆自行车吗?
丢就丢了,何必这样着急?
”明人劝慰道。
“你不知道,这辆车事关我的心理底线和人品。
”葛君一脸严肃地说道,“那辆车,是个危险品,是颗定时炸弹。
”葛君一字一句地道出。
明人投向葛君的目光,满是疑惑。
“我上次去书店回来的路上,等候绿灯时感觉不对劲儿,就拨弄了一下龙头,谁知车前轴突然脱落了,车身整个儿就像散了架。
我赶紧连推硬拉地把车子送到修车铺。
修车师傅一瞧,便指着那根钢轴的断裂处说,这是旧伤,是焊接过的。
我这才明白自己被那位看似斯文的男子给骗了。
修车师傅说算我命大了,要是骑在路上突然断裂了,不是摔个半死,就是被马路上的车辆轧死。
“所以,你决定把这辆车卖了?
”明人明察秋毫。
“是呀,不瞒你说,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
”葛君坦诚地说道。
“你也够缺德呀,把危险转嫁给别人。
”明人嘲讽。
“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和这么做的。
可是,我说实话,当这辆车被偷走之后,我突然紧张害怕起来。
我担心哪位大学生把它偷了骑了,某一天,突然车毁人亡。
那我的罪过不是太大了吗?
”葛君说着,脸上愧疚、悔恨交杂。
“所以你开始了寻车行动?
”明人问。
“是的,不这样,我心神不安。
可几天下来,毫无结果,接下去又是长假了,我怕哪位愣头青骑着去郊游,那麻烦就大了。
”葛君的焦虑是真诚的。
翌日,又一张寻车启事出现在校园的好多处公告栏上。
上面写明这辆灰色的永久牌自行车,车轴是断裂的,焊接也是脆弱的,承受不起颠簸,危险重重。
启事提醒借用者小心为上,要么将车还给主人,主人一定酬谢;
要么将它送到修车铺,去好好修理一番。
这天浓雾,他们在食堂门口发现了这辆车。
葛君几乎是扑身过去,一把抓住了自行车的龙头:
“是这辆,就是这辆。
这时,三个毛头小伙子从食堂里奔跑出来,堵住了他们的去路,神情是不依不饶的。
明人和他们说了几句,又将寻车启事塞进他们手里,他们漠然视之,一脸敌意。
正尴尬间,葛君突然一使劲儿,车前轴被提出了钢圈,断裂焊接处裸露在眼前。
葛君再稍稍使了一点儿力,车轴在原伤口处断裂了,车身顷刻倒在了地上。
此时葛君终于笑出声来,那笑声干净、爽快,仿佛能穿透无尽的雾霾。
(选自《小说界》2016年第1期,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从同学聚会写起,引出葛君和明人;
一个“要事”,让明人误以为葛君留校后很忙;
原来“要事”是丢了一辆车,又让明人误以为葛君丢了汽车。
B.当得知葛君丢的是自行车时,明人算是解开了“要事”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山东省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上学 第二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