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677520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44.11KB
《等差数列》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
《《等差数列》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差数列》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等差数列的性质运用。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生活情景引入、逐层推进的问题和例题,学生归纳整理,教师精讲总结,再由学生练习反馈来达成本课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解题的成就感,感受数学的奇妙与丰富多彩,养成学生务实求真、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重点,难点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等差数列的性质运用。
难点:
等差数列五个量中知三求二的方法;
等差数列性质运用。
五、教法分析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
1、情景探究教学借助建立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使问题变得直观,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突破难点;
并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小组讨论式教学通过观察“现实情景”图像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分组(六人一组)讨论、交流、总结,由小组成员代表小组发表意见(不同层次的组员回答,教师给予评价不同)。
3、讲议结合教学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
4、分层教学提问分层、评价分层、作业分层,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六、学法分析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现实情境的图像的演示,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七、教材处理
(1)情景设置:
通过创设现实情境,明确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2)新课讲解: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由学生观察及小组讨论得出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等差数列的性质,可以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
(3)例题选取:
选用并改进课本例题,另外配备几个自己改编的应用问题,目的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内容,以实现技能目标与情感态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学生课前预习(学案导学)根据教师的任务导引,进行课前预习,并进行简单的课前练习。
在预习过程中,根据预习情况提出问题,并由各小组长进行收集整理。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上课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提前发现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可以提高上课的效率。
【第一课时:
课堂探究】教学环节情境设计和学习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情景一:
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里观测到了哈雷慧星:
(1)1682,1758,1834,1910,1986,()
【哈雷慧星视频播出】情景二:
姚明刚进NBA一周训练罚球的个数第一天:
6000,第二天:
6500,第三天:
7000,第四天:
7500,第五天:
8000,第六天:
8500,第七天:
9000.情景三:
1,1,1,1,请问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就先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
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三组问题中数列的特点观察分析并得出答案:
引导学生观察相邻两项间的关系,由学生归纳和概括出,以上三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即:
每个都具有相邻两项差为同一个常数的特点)。
通过真实的生活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知识的兴趣,引导揭示数列的共性特点,引入新课新课讲解总结归纳课堂巩固问题提出总结归纳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注意:
、d为常数。
(当d=0时,此数列为常数数列)(4)1,3,5,7,9,2,4,6,8,10(5)5,5,5,5,5,5,(6)x,3x,5x,7x,9x,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相关概念,找出关键字并口述等差数列的概念。
自主回答问题(抢答形式完成)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找出关键字,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维概括能力,学会抓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等差数列的特征,思考:
根据规律填空?
(7)1,4,7,10,13,16,(),()问题:
那么,如果任意给了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d,它的通项公式是什么呢?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引导学生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归纳:
所以叠加得:
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完成两空格,进一步提出通项公式的概念思考,并发表各自的意见。
有不清楚之处当堂提问。
推导过程由老师通过多煤体展示,学生通过老师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提出自己的难于理解的地方,老师再做一解答。
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与推导,从而得出公式。
让学生有自主思考的时间。
通项公式为:
只要我们知道了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d,那么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就可以表示出来了。
总结提高思考:
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有四个量,知道几个量,这四个量就可以求全?
小组讨论形式展开:
得出结论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即知三求一.通过此问题的展开,进一步明确本节第一个难点例题讲解课堂巩固问题探究例题讲解例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
如果是,是第几项?
让两个学生分别对这两小题加以分析。
深入探究,得到更一般化的结论让学生参与课堂。
例题评述:
从该例题中可以看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实就是一个关于、d、n(独立的量有3个)的方程;
另外,要懂得利用通项公式来判断所给的数是不是数列中的项,当判断是第几项的项数时还应看求出的项数是否为正整数,如果不是正整数,那么它就不是数列中的项。
聆听教师点评通过教师点评,提高学生对关键问题的认知水平。
随堂练习:
课本11页“练习”第1、2两题;
分组形式展开,分两大组,每组一题。
讲练结合,有利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例2: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首项与公差。
老师讲解,学生从此题中得到一般已知等差数列的两通过教师点评,提高学生对关键问题的项就可以确定出这个数列。
认知水平。
问题:
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为则与()有何关系?
得出最终答案: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让组长归纳出本组的意见并加以说明。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提高组长的组织与归纳组内成员想法的能力。
例3在等差数列中
(1)若=q,=p(pq),求;
(2)若=70,=112,求;
(3)若=23,=143,=263,求n.第1小题老师分析板书写出过程,2、3小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以投影仪形式展示学生完成情况。
讲练结合,有利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课堂小结小组归纳:
1、等差数列的知识点;
(学生自主归纳)2、整理出本节课不太理解的地方。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学习小组中,各自归纳自己对这堂课的收获,后由小组代表总结归纳。
学生自己小结,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数学家高斯10岁时,老师给出一道题:
求1到100的自然数之和。
老师话刚说完,他就说出了答案。
大家猜猜他是怎么算的呢?
【观看视频】情景二:
生活原型:
如图,一堆圆木,从上到下每层的数目分别为1,2,3,20.问共有多少根圆木?
情景三:
数列:
1,1,1,1,则=1+1+1+1+学生观看数学家高斯解题视频及问题二、三,以小组形式探讨:
1、你能用一个字说出高斯算法的巧妙之处吗?
(配)2、你能用一个字说出第二种算法的巧妙之处吗?
(倒)3、常数数列(特殊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
通过真实的生活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知识的兴趣,引导揭示数列的共性特点,引入新课新课讲解问题提出总结归纳探究一:
1、求1到n的正整数之和即:
sn=123n2、看谁算得快:
如图一堆钢管有多少根?
探究二:
对于一般的等差数列,又该如何去求它的前n项和?
即:
=a1+a2+a3+an学生自主发言:
解决探究一的问题,对答问题的同学给以相应加分,组长记好!
思考,并发表各自的意见。
通过情景引入的1、2、3来解决探究一问题,让学生掌握类比的数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与推导,从而得出公式。
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两式相加可得:
即公式变形:
将代入可得:
综上所述: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
让理解的同学做以解答。
(形成互帮互助)
【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分层提出要求】小组探讨:
要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必须知道哪些量?
并熟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进一步掌握倒序相加的数学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特征总结提高思考: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哪些量可以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1、已知n、,求;
2、已知n、,求。
.通过此问题的展开,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应用巩固例1:
求等差数列-10,-6,-2,2,前10项的和。
变式题:
等差数列-10,-6,-2,2,前多少项和是54?
深入探究,得到更让学生参与课堂。
例题讲解练一练一般化的结论随堂练习:
课本13页“练习”第1、2两题;
如图,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1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1支,最上面一层放120支.这个V形架上共放了多少支铅笔?
小组探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触决。
哪小组先完成哪小组到前面来讲解。
完成书本上第14页3、4、5三题学生自己练习完成,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答,教师评价。
进一步巩固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求解。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1、回顾公式的推导,从特殊到一般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2、倒序相加的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
3、掌握等差数列的两个求和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第三课时:
课堂探究】教学环节情境设计和学习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1、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小组间互问形式展开(你问我答)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问题探究总结归纳练习巩固问题探究问题1:
如果在与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A,成等差数列,那么A应满足什么条件?
性质1、若,A,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与的等差中项则:
练习1、求下列两个数的等差中项:
(1)30与18;
(2)-13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差数列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