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310《过秦论》过关习题必修3及答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673968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51.69KB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310《过秦论》过关习题必修3及答案Word下载.docx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310《过秦论》过关习题必修3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310《过秦论》过关习题必修3及答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序八州而朝同列:
(5)席卷、包举、囊括:
(6)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7)追亡逐北:
(8)却匈奴七百余里:
(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0)会盟而谋弱秦:
(11)以愚黔首:
7一词多义意义用法辨析
(1)制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2)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燕虽小国而后亡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河曲智叟亡以应吞二周而亡诸侯(3)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牢固、坚固(的地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持、坚决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一定、必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本、原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既、已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执、顽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然、诚然(4)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锐利、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条件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的形势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利益、好处商人重利轻别离利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胜利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有利于(5)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丢失的东西小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此三者,吾遗恨也死去的人遗留下的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6)度宁信度,无自信也尺码、尺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程度、限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风度、常态一年一度秋风劲次、回、量词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写、创制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考虑、思虑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理有未安,妄以臆度推测、猜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渡”,过8文言句式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陈利兵而谁何。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9翻译重点句子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
(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温馨提示:
宾语前置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
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
例如: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
(2)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亡”是“恤”的宾语,借助代词“之”复指宾语,把宾语提前。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唯命是听“唯命是听”就是“听命”;
用了“唯是”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
(3)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鸿门宴:
“良问曰:
大王何操?
”(4)介词宾语前置岳阳楼记: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5)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二整体感知感知整体,展示识魅力1内容感知
(1)思路结构本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
第1段写,这是秦孝公时的事情。
第2段写。
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第3段写。
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
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
第4段写。
重点是写。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可分两层。
前一层分析。
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
(2)思想感情本文着重叙述,揭露秦始皇的,最后指出,“”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
2写作特点
(1)本文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对比论述,试结合具体文段简要分析。
(2)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
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3)贾谊是汉初最富辞彩的散文大家,而作为其代表作的过秦论,一定能体现贾谊作品的语言特色,从文章浩浩如江河,沛然而下的气势里,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4)如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说,就是渲染和夸张。
贾谊在过秦论中,以坚实的史实为经,以艺术的渲染、夸张为纬,巧妙编织,井然有致。
你对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还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5)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本文确如题目所示,旨在讲论秦王朝的过失,揭示秦至二世而亡的原因。
作者充分发挥赋体“铺采摛文”的特长,不径言秦之过而先以奔放之言历举秦之功,不直言秦之衰而先以豪迈之语详述秦之兴,不先写秦之亡而先以昂扬之笔书秦之盛,犹如长河入海直奔尾闾之窟。
作者在纵笔泼墨绘足龙腾云卷之态后予以点睛: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辞赋的艺术手段,使得文势充畅,波澜层迭,议论风发,题旨轩昂,使人不仅理性上可以得到启迪,感情上也能够得到震动。
三思考探究幽思探究,彰显智慧火花1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如何理解这句话?
2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4“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
选文中语句回答。
用意何在?
5。
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
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6结合本文思考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贾谊写作过秦论,是为了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
他说:
“野谚曰: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他是借此宣传他的所谓“治乱之道”的。
过秦论作为辞赋家的政论,在当时独标新帜,这种文风并沾溉后世,像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宋代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等,都能明显地看到其影响。
今天我们习它,也能从它别具一格的散文艺术上,获得有益的启示。
四资料链接思路花语,历览中华文明
(一)作者背景1走近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
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
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
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
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
死时仅33岁。
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
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
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了解背景春秋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的特大破坏。
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
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
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
史载当时: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
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二)知识拓展1与贾谊有关的诗文
(1)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
贾生)
(2)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毛泽东:
咏贾谊)(3)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大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4)呜呼!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
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贾谊论)2补充注释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商鞅伐魏,魏使公子为将而击之。
商鞅遗书公子,愿与为好会而罢兵。
会盟既已,商鞅虏公子而袭夺其军。
其后十年间,魏屡败于秦,魏王恐,乃使使割西河之地献于秦以和。
(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首次合从(纵)在前334年至前332年之间,苏秦说六国合从,任从约长,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前318年,苏秦再次约六国攻秦,楚怀王任从约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皆引兵而归。
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秦。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
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政论叙史只是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秦论 新人 高中语文 310 过关 习题 必修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