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教育教学实践评价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655218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160.85KB
《高中数学》 教育教学实践评价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数学》 教育教学实践评价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 教育教学实践评价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听课记录汇总表
9.
讲课记录汇总表
教育教学实践评价
(1)
综合评价表一(由实践基地考核)
项目
权重
评价内容及标准
得分
教育工作
30%
(1)师德:
教育教学实践目的明确,态度端正;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团结协作、热爱学生;
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听从实习学校的指挥和安排。
达到规定的实践周数和听、讲课时数。
(2)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做好班主任的助手,掌握班主任工作职责和方法。
结合具体班级情况,有成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掌握中学班级管理的规律,了解熟悉班级情况,尊重学生,关注差异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开好主题班会。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效果好。
教学工作
50%
(1)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努力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虚心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经验,认真听课、讲课,达到规定的时数,写出较高水平的教案。
(2)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分析课程标准及教材、备课、试讲、正式讲授、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听取评课意见、反思等教学环节。
(3)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讲究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及过程性评价,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4)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5)积极主动地完成学校和指导教师交办的各项教学工作任务。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20%
(1)论文选题:
选题能从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掌握材料全面、客观,精确、具体、具有代表性。
(2)论文质量: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文字表达准确流畅生动;
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深透,具有较强说服力;
结论正确,建议有创新。
(3)调研能力:
掌握学科教育研究方法,观察力判断力较强,善于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获取材料。
综合评价意见及总
分
指导教师(签字):
实习学校(印章)
校长(签字):
年月日
教育教学实践评价
(2)
听课记录表
(一)
实习学校:
实践基地任课教师:
班级
时间
2017.9.4
授课人
授课题目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类型
新授
教学过程
内容
说明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2.接着教师指出:
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的所有实数根;
(8)不等式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
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三)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2.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3.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
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
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
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第1题。
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1.1A组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
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四)巩固深化
教师投影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教材第6页练习第2题。
(五)归纳整理
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1.课后书面作业:
第13页习题1.1A组第4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
如何表示?
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
请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
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
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
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
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评价及建议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其设定是严格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接受知识的顺序来设定的,符合教学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组织合理、安排得当,具有科学性和思维性。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结构合理。
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双方互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教学方法
现代化教学方法手段与传统教育手段方法相结合,取得良好效果。
5.教学效果
通过紧张有序的教学过程,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说明:
评价及建议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情况、教学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方式、教具及多媒体课件运用、课堂中评价方式与方法,体育学科的场地器材的布置和运用的合理性等。
听课记录表
(二)
2017.9.14
1.3.2函数的奇偶性
一、复习、提问:
1、提问:
什么是增函数、减函数?
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方法?
2、指出f(x)=2x2
-1的单调区间及单调性。
二、引入新课题:
实践操作1:
取一张纸,在其上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第一象限任画一简单曲线图形,以y轴为折线将纸对折,在纸的背面画出第一象限内图形的痕迹,打开纸,观察一、二象限的图形。
提出问题:
将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假设这个整体的图形是某个函数y=f(x)的图象,问这个函数图象有什么特点?
答案:
该图象关于y轴对称。
引申说明:
若点(x,f(x))在函数图象上,则相应的点(-x,f(x))也在函数图象上。
实践操作2:
同一张纸,以y轴为折线将纸对折,然后以x轴为折线将纸再对折,在纸的背面画出第一象限内图形的痕迹,然后将纸打开,观察一、三象限的图形:
将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假设这个整体的图形是某个函数y=f(x)的图象,问这个函数图象有什么特点?
这个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若点(x,f(x))在函数图象上,则相应的点(-x,-f(x))也在函数图象上。
三、新课教学:
(一)函数的奇偶性定义:
像上面实践操作1中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即是偶函数,操作2中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即是奇函数。
1.偶函数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D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x∈D,且f(-x)=f(x),则这个函数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D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x∈D,且f(-x)=
-f(x),则这个函数叫做奇函数。
注意:
由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在定义域内(即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
(二)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1、如果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它的图像一定是关于y轴对称的图像;
反之,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则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2、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则它的图像一定是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中心对称图像;
反之,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中心对称图象,则这个函数是奇函数。
(三)例题讲解:
教材P48例1:
应用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判断例题中的4个函数的奇偶性。
①在黑板上书写第一个函数的解题步骤。
②结合书本,口述其他几个函数的解题步骤。
总结: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基本步骤:
①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
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确定f(-x)与f(x)的关系;
③得出结论:
若f(-x)
=
f(x)
或
f(-x)-f(x)
0,则f(x)是偶函数;
=-f(x)
f(-x)+f(x)
0,则f(x)是奇函数。
教材P48例2:
结合书上的解题步骤进行讲解。
再次强调判断函数奇偶性的首要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若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即可立即断定该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
四、课程深化:
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问题。
例:
已知f(x)是奇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
f(x)在(-∞,0)上也是增函数。
解题:
先用特例法进行提示(y=x,x∈R)。
再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师生共同讨论,规范格式与步骤。
得出规律:
①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反;
②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一致。
③必要时可以画简图来帮助记忆。
5、带领学生做书上练习题:
课本习题A
1~5
方式:
个别解题请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大部分题共同口述。
六、本节课小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 教育教学实践评价手册 教育 教学 实践 评价 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