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经典说课)文档格式.doc
- 文档编号:14641570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43.50KB
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经典说课)文档格式.doc
《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经典说课)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经典说课)文档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认识问题不能全面周到,所以在教学中我会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并有意识的去培养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根据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的概念,懂得判断所给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会根据数量关系或简单问题情境列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历和体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激情。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就显而易见了,重点是XX,难点是XX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根据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难点:
准确把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念我谈谈我采用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在概念教学设计中,注意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
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开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方程模型。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发现的教学方式,使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教授给学生的,而是由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然后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激起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体验意义,为学生自由探究,创造空间。
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理念,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会用多媒体呈现课本当中的问题情境
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着同一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客车比卡车早1h经过B地。
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由于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路程问题,学生比较熟悉。
引入这个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及兴趣,并且为从算式过渡到方程做准备。
在给学生一定读题时间后我会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根据题意怎么画出运动示意图?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问题1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锻炼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
对于问题2,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可以突出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学习。
而最后一个问题是在问题2算式的基础上过渡到方程,学生在思考后可能也会无从下手,这时我这样说“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引入课题并板书【一元一次方程】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这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既体现探究式教学又把学生推向主体,也很好的过渡到我的下一个教学环节
2、交流对话,获取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分为两个教学步骤
(1)理解方程概念
在这一步骤中,就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引导学生用未知数X去表示AB两地之间的路程,并让学生独立思考怎么X去表示客车和卡车从A到B的时间,通过引导学生分步用未知数表示相关量,为下面通过等量关系列方程作准备。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时间=路程/速度公式较为熟悉,能够分别用X/70和X/60分别表示客车和卡车由A到B的路程,紧接着我向学生提问那么现在怎么列出方程?
这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同桌之间以讨论、交流的形式找出题目当着的等量关系并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我巡回指导。
指名汇报的基础上得出等式方程:
X/60X/70=1
这样设计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路程公式的掌握这一知识,思考找出题目当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通过上述思考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等关系是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
到了这一教学步骤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出了方程的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板书方程概念】,并对等式、等式左右两边进行一定介绍后。
再次让学生两个问题:
讨论1,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到了:
用算术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只能用已知数,而列方程时,方程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也就是说,在方程中未知数(字母)可以和已知数一起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也通过这一实际问题让学生会逐步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讨论2,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
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在这个讨论活动中,我采取了先小组合作交流后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后,学生得出还可以设时间为未知数列方程。
从学生的分析总结,这两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就是在以后学习中将遇到的直接设元和间接设元两种设元。
在这个环节里,问题的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合作交流的时间。
(2)一元一次方程及解的概念
再给出三道课本例题,让学生懂得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这三个题可以不说出来】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简易方程,通过以上的例题可以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掌握,为下面引出一元一次方程起到过渡作用。
提取例题中出现的方程请学生观察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然后达成共识: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次数是1,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特点,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再次强调一个和一次,一元及一个未知数,一次即未知数次数为1。
【板书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在得出一元一次方程概念之后让学生判断所给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设置此题的意图是让学生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这样能够充分落实本节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以上教学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对概念讲解完成后进行一定的总结归纳大有裨益,我会总结得出: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
(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可板书】
最后,我会直接对方程的解的概念进行讲解。
并引导学生尝试去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
这一检验的数学思想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在本节内容中介绍这个思想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对于尝试检验产生感性认识为后续章节学习打下基础。
到此新课教学内容就很好的完成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课堂的结束,接下来我还设置了XX环节
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我主要设置了两个实践题来巩固本课内容
实践一、
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x=-2,你能写出至少三个这样的方程吗?
实践二、合作探究:
李白携酒街上走,遇店添一倍,遇花喝一斗,二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问李白原来壶中有多少斗酒?
具体来说,设置实践一的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
对概念真正理解意味着学生能够自己举出一定数量的有关这一概念的正例和反例,所以在此设计了这一开放题。
学生看到问题二会马上产生讨论的热情。
课堂气氛又达到一个高潮。
此题的难点在于用诗句表达内容,讨论前可以让学生先将之转化为数学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难度并不会很大。
由学生口答,我再作评价。
最后是XX环节
4、回顾整理,小结作业
小结方面,我会让学生先归纳,然后我补充方式进行,主要围绕以下问题: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是什么?
从实际问题中列出方程的步骤及关键是什么?
通过这样方式的小结,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内容,从而养成及时复习、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作业方面,我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方法尝试对生活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编写一道应用题,这样把知识学习延伸到课外,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和迁移能力。
最后来说说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七、说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
含未知数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
1个未知数,次数为1,两边都是整式
实际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中公资深讲师廖光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 初中 数学 说课稿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