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640595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2.03KB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文档格式.docx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内部应急预案是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应急预案。
应明确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之间(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以及与其他类型应急预案(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等)之间的关系。
企业外部应急预案是与企业内部应急预案相关,但不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应急预案。
应明确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与所在地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工业园区、集团公司等的环境应急预案之间的关系。
企业应急预案应统筹考虑与内部、外部各应急预案的衔接性,并通过演练巩固、完善应急联动机制。
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内部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企业可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和处置等进行统一指挥协调。
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应职责。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指挥部可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兼任,也可由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其现场指挥部的组成。
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应急组织机构设置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组,并明确各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对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工段或部门,需明确该工段或部门的负责人为现场应急负责人,负责事发时的先期处置。
各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在启动应急预案时,随时待命。
企业具有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时,明确其在应急组织机构中的职能。
企业具有相应环境监测能力时,应建立应急监测组;
涉及化学品危害较大、处置复杂、专业性强的,可建立专家组。
说明各级应急指挥之间的关系,明确协调机制、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等响应程序。
应急组织机构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应作为预案附件,如有变动及时更新。
2.2外部指挥与协调
企业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统筹配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队伍、装备和物资,共享区域应急资源,提高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参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规定,企业设置专人负责联络汇报,配合兵团各级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3预防与预警
企业应加强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目标监控,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1预防
简要列出企业采取的预防措施及落实情况,如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点岗位巡检制度、重要设施(包括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报警、监控等)检测维护制度、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日常监测制度、应急培训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供给制度和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应急演练制度等。
相关文件可作为预案附件。
3.2预警
3.2.1预警条件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发布预警的条件。
有条件的企业可在关键岗位、重点工段或环境风险目标处设置监控和预警装置,设置预警阈值,与企业的中控室或应急平台联网,构建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网络,实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报送,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和辅助手段。
(1)气象部门等通知有极端天气发生或其他地质灾害预警时;
(2)环境风险防控设施或污染处理设施异常,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
(3)通过对主要工段和生产系统各环节监控,发现生产指标、参数及状态等偏离正常值时;
(4)被监控物质的浓度等指标超过预警系统设置阈值时;
(5)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可能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时。
3.2.2预警措施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发布预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企业必须组织相关部门对可能造成事故的源头进行排查,封闭可能受到危害的场所,准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应急响应中心进入备战状态。
3.2.3预警解除
当3.2.1中引起预警的条件消除和各类隐患排除后,解除预警。
4应急处置
4.1先期处置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先期措施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如明确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明确污水排放口和雨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开合等。
4.2响应分级
企业根据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企业对事件的可控能力,结合事件分级,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响应分级。
4.3应急响应程序
4.3.1内部接警与上报
明确企业内部突发事件信息接警与上报责任人、报告程序、时间和内容要求。
企业现场当班人员发现异常或事故,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当班组长、部门领导,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4.3.2外部信息报告与通报
明确企业外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责任人、报告程序、时间和内容要求,掌握最坏情况下可能影响范围内环境状况和单位、人群分布及其通讯方式等。
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向事发地环保部门报告,向可能受污染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通报。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列为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应在1小时内向各师和环保部门报告。
4.3.3启动应急响应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接警后,及时调度指挥,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通知应急响应中心各成员进行应急处置。
4.3.4应急监测
企业应根据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可能产生污染物种类和性质以及自身监测能力,明确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配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器材和环境监测人员。
(1)明确应急监测方案;
(2)明确污染物现场、实验室应急监测方法和标准;
(3)明确现场监测与实验室监测所采用的仪器、药剂等;
(4)明确环境风险受体的监测项目、布点和频次;
(5)明确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6)明确内部、外部应急监测分工;
(7)明确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耗材、试剂等日常管理要求。
4.4应急处置
企业事业单位应针对本单位环境风险源种类、性质,结合具体设备/装置、生产工段、储运系统等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可以调动的应急资源,进行情景模拟与假设,分别制定总体应急处置方案(可通过综合环境应急预案或专项环境应急预案来规定)和重点岗位现场处置方案(通过重点岗位现场处置预案来规定),对所涉及应急的各相关人员预先做出具体安排。
应急处置方案需明确应急响应程序,落实执行人员、具体措施、所需应急物资、注意事项及时间要求,即要求做到“谁负责,做什么,怎么做”。
4.4.1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及时切断污染源的程序与措施;
(2)分析污染物可能造成对外环境的污染途径,明确防止污染物扩散的程序、措施及相关设施使用方法,特别是为防止消防水和泄漏物通过清净下水系统或雨水系统进入外环境及公共排水设施等关键环节的程序与措施;
①通过源头控制,启动截流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减少污染物外排数量和速度;
②启动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雨水系统防控措施及时切断、分流无污染的水流,减少事故产生的污水量;
③启动应急排污泵、生产废水系统防控措施等及时转移、处理事故排水;
④关闭总排口,并采取围堵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外环境,减少污染事件影响区域和范围。
(3)如事故污水不能控制在厂区内,需及时报告所在地环保部门,请求支援。
4.4.2大气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迅速切断污染源的程序与措施;
(2)明确防止污染物扩散的程序与措施;
①启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紧急处置装置,如吸附、水解、喷淋等;
②划定可能受影响区域和最短响应时间;
(3)人员防护、隔离、疏散措施:
①明确不同情况下的现场处置人员须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
②确定不同情况下的危险区、安全区、现场隔离区;
③设置人员撤离、疏散路线;
④及时向当地及环保部门报告,并通报下风向可能受影响居民和企业。
4.4.3其他类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针对不同污染物(包括伴生/次生污染),制定减轻与消除污染物的技术方案;
(2)明确应急防护措施、所需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
(3)明确应急使用的药剂及工具(可获得性说明)。
4.4.4明确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供应程序
(1)明确应急救援的调集方式与负责人员;
(2)应急物资数量、位置,以及可获得的方式。
4.4.5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
4.5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依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
4.6配合有关部门应急响应
明确当各师及有关部门介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时,企业的配合措施,包括配合人员、技术支持、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使用等。
5应急终止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程序。
应急行动结束后,落实现场保护、清洁净化等工作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物资,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妥善安排。
应急终止后,通知企业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危险已解除,完成应急处理情况的上报与发布,并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方案。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
应急终止后对现场污染物进行后续处理,对应急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恢复企业设备(施)的正常运转,进行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逐步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提出应急终止后进行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及损失赔偿等善后工作内容。
6.2评估与总结
应急终止后企业应组织内部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做出评估,编制应急总结报告,提出修订应急预案建议。
7应急保障
7.1人力资源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7.2资金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7.3物资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7.4医疗卫生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医疗急救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7.5交通运输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的管理制度、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7.6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本单位应急指挥人员、应急小组,以及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
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7.7科学技术保障
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及时为应急处置行动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7.8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
8责任与奖惩
明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与应急行动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奖励、处罚和责任追究的条件和内容。
9预案管理
9.1宣教培训
依据对企业员工能力的评估结果和周边工厂企业、社区和村落人员素质分析结果,制定宣教培训计划,明确应急救援人员、企业普通员工、应急指挥人员、运输司机、监测人员、以及外部公众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并对应急培训进行考核。
9.2应急预案演练
应明确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演习和训练的内容、范围、频次等,并进行演练过程的记录和演习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9.3预案修订
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的方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9.4预案备案
说明应急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报备部门等内容。
10附则
10.1名词术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事业单位 突发 环境 事件 应急 预案 编制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