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中位线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 文档编号:14639321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95.20KB
三角形的中位线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三角形的中位线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的中位线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共析法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
A、B两点被池塘隔开,如何测量A、B两点距离呢?
为什么?
(多媒体展示)
(二)新知介绍A
定义:
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如图,D、E是AB、AC中点,我们就把DE叫△ABC的中位线DE
注意:
1、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中线区别:
BC
三角形的中位线是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A
三角形的中线是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
2、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的两层含义:
①∵D、E分别为AB、AC的中点,∴DE为△ABC的中位线
②∵DE为△ABC的中位线,∴D、E分别为AB、AC的中点
3、一个三角形共有条中位线。
BC
(三)中位线的性质:
A
1、猜想:
DE是△ABC的中位线,则DE与BC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
DE
2、: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已知:
在△ABC中,DE是△ABC的中位线BC
求证:
DE∥BC,且DE=1/2BC
语言描述:
∵DE是△ABC的中位线
∴DE∥BC,DE=1/2BC
用途:
①证明平行问题②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2倍或1/2
友情提示:
中点想到-------中线、中位线A
基础练习一:
1.如图1:
在△ABC中,DE是中位线DE
(1)若∠ADE=60°
,则∠B=度,为什么?
(2)若BC=8cm,则DE=cm,为什么?
BC
2.如图2:
在△ABC中,D、E、F分别是各边中点B
EF=3cm,DF=4cm,DE=5cm,DF
则△ABC的周长=cmAEC
3、解决课前问题:
(见课件)
(四)典型例题分析:
例1:
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
H
BC
练习二:
1、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是
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是
3、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是
4、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是
5、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是
★6、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正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特点是
矩形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例2:
如图,在△ABC中,BC>AC,点D在BC上,且DC=AC,∠ACB的平分线CF交AD于点F.点
E是AB的中点,连结EF.A
(1)求证:
EF∥BC;
(2)若△ABD的面积是6.求四边形BDFE的面积
BDC
练习三:
(1)如图,AF=FD=DB,FG∥DE∥BC,PE=1.5。
则DP=,BC=。
(2)已知:
△ABC三边长分别为a,b,c,它的三条中位线组成△DEF,△DEF的三条中位线
又组成△HPN,则△HPN的周长等于,为△ABC周长的,
面积为△ABC面积的。
A
A
FGDHE
DPE
PN
BCBFC
(五)知识点归纳:
证明线段倍分关系的方法常有三种:
(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DE=½
CB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D=½
AB
(3)直角三角形30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BC=½
(六)小结:
1、三角形中位线定义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用途
八、课后作业:
1.连接三角形______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____于第三边,并且等于_______.
3.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有_________条.
4.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线段CD是△ABC的___,
线段DE是△ABC_______
5、如图,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
如果EF=4cm,那么BC=__cm如果AB=10cm,那么DF=__cm
(第4题)(第5题)
6.如图1所示,EF是△ABC的中位线,若BC=8cm,则EF=_______cm.
(1)
(2)(3)(4)
7.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cm,5cm,6cm,则连结三边中点所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cm.
8.在Rt△ABC中,∠C=90°
,AC=5,BC=12,则连接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_______.
9.若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长分别为2cm,3cm,4cm,则原三角形的周长为()
A.4.5cmB.18cmC.9cmD.36cm
10.如图2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聪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位同学帮他想了一个主意:
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点C,找到AC,BC的中点D,E,并且测出DE的长为10m,则A,B间的距离为()
A.15mB.25mC.30mD.20m
11.已知△ABC的周长为1,连结△ABC的三边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结第二个三角形的三边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2018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B、C、D、
12.如图3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BC上从点B向点C移动而点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少
C.线段EF的长不变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
13.如图4,在△ABC中,E,D,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B=6,AC=4,则四边形AEDF的周长是()
A.10B.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角形 中位线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