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柱配筋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631558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70.55KB
梁板柱配筋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
《梁板柱配筋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板柱配筋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则
=14.3×
1860×
130×
(660-130/2)=2057.36kN.m
该值大于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故各跨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BC跨:
=3.0/3=1.0m;
=0.3+8.4-0.3=8.4m;
;
故取=1m
取=550-40=510mm,
1000×
(510-130/2)=827.26kN.m
各层各跨框架梁纵筋配筋计算详见表49及表50。
表格49各层各跨框架梁上部纵筋配筋计算
层号
AB跨
BC跨
CD跨
-MABz
-MABy
-MBCz
-MBCy
-MCDz
-MCDy
4
负弯矩M(kN·
m)
-213.6
-181.8
-188.86
-181.18
0.114
0.097
0.101
0.121
0.102
0.107
0.971
0.949
0.947
配筋As()
925.84
803.52
839.35
实配钢筋
3C20
3
-370.84
-319.2
-347.48
-319.92
续表49
0.198
0.171
0.186
0.223
0.189
0.208
0.888
0.906
0.896
1757.63
1486.6
1632.21
1486.16
4C25
2
-452.60
-445.3
-500.02
-445.63
0.260
0.258
0.289
0.262
0.310
0.304
0.35
0.31
0.845
0.848
0.825
2343.05
2298.1
2651.29
2298.81
4C25+2C20
4C25+2C22
1
-610
-491.9
-557.04
-491.69
0.353
0.284
0.322
0.458
0.343
0.403
0.771
0.829
0.798
3460.98
2594.4
3053.56
3053056
2594.54
4C25+4C22
4C25+4C20
表格50各层各跨框架梁下部纵筋配筋计算
MABz
MABy
MAB中
MBCz
MBCy
MCDz
MCDy
MCD中
正弯矩M(kN·
113.53
42.92
196.27
78.39
0.061
0.023
0.105
0.07
0.063
0.111
0.073
0.968
0.988
0.944
0.962
配筋As(mm2)
493.62
182.83
875.06
443.83
3C18
212.59
147.58
253.44
218.57
0.079
0.136
0.196
0.082
0.147
0.220
0.939
0.874
952.86
647.68
1177.34
1362.09
2C25+1C20
3C25
297.13
273.37
254.36
371.00
0.159
0.146
0.368
0.174
0.921
0.927
0.757
0.913
1369.71
1349.24
1154.84
2669.35
455.71
321.43
256.51
428.13
续表50
0.263
0.148
0.349
0.312
0.912
0.775
0.844
2361.94
1569.29
1230.36
2868.25
注:
1.表中弯矩带“*”者由竖向荷载控制,弯矩设计值均来源于表39。
2.表中弯矩不带“*”者均由水平地震作用控制,弯矩设计值来源于表43,且为乘以RE后的值。
3.BC跨跨中弯矩较小,表中未列出。
9.1.2框架梁斜截面设计
按照“强剪弱弯”原则,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的梁剪力设计值应按式(9-1-4)计算,为简化计算,近似按下式确定梁剪力设计值。
(9-1-4)
也即将表45中的剪力组合值放大1.1倍,作为梁端剪力设计值。
1)剪压比验算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AB跨及CD跨梁的最大剪力在CD跨首层左端,Vmax=183.62kN;
BC跨各层梁的最大剪力在五层右端,Vmax=29.99kN,
根据式(9-1-5),有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AB跨及CD跨梁的最大剪力在CD跨首层左端,
=353.07×
1.1=388.38kN;
BC跨各层梁的最大剪力在首层右端,
=469.48×
1.1=516.43kN,
各梁跨高比均大于2.5,
根据式(9-1-6),有
各跨层各层梁剪压比均满足要求。
2)箍筋计算
为简化计算,先根据“强剪弱弯”的要求,按加密区构造要求设置箍筋,计算其受剪承载能力,然后与最大剪力设计值进行比较,不足者再作调整。
加密区箍筋取双肢,8@100,各跨受剪承载能力计算如下: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根据(9-1-7)式即: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根据公式(9-1-8)
即,除BC跨外,各跨各层梁箍筋均满足要求。
进一步分析计算可知,BC跨首层及二层需加大箍筋直径,采用双肢,10@100。
其余各层仍采用双肢,8@100。
AB跨及CD跨非加密区箍筋取双肢,8@200,BC跨全长加密。
最小配箍率根据公式(9-1-9):
满足最小配箍率要求。
9.2框架柱
按照“强柱弱梁”原则,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的柱端弯矩设计值计算,实际就是将表46~表49中的柱端弯矩设计值乘以放大系数1.1。
9.2.1轴压比验算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
底层柱最大轴力为C柱,;
混凝土强度:
C30
轴压比
柱轴压比满足要求。
9.2.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根据柱端内力组合值选取最不利内力设计值,并选取柱上端和下端内力设计值的较大值作为截面配筋的计算依据。
选取内力时,应先求得柱的界限受压轴力,以确定柱各截面的偏心受压状态。
柱同一截面分别承受正反向弯矩,故采用对称配筋。
C30;
钢筋强度:
HRB400,因此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根据公式(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梁板柱配筋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