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棚装修方案修订稿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628108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2.19KB
录音棚装修方案修订稿Word文档格式.docx
《录音棚装修方案修订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录音棚装修方案修订稿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小房间的简正模式影响较为突出。
简正模式(某一频率驻波的一个重叠叫做一个简正模式)说明了房间固有简正频率的分布情况。
小房间的长、宽、高比例要尽量避免互成或接近整数倍,以防房间内的声音在某一频率得到过分的加强或减弱。
e、小房间可颤动物件的低频声染色。
在装修中装饰板、吸音板、木地板、灯罩和通风口护网都要固定稳固,否则它们随声波的振动在小房间内极易形成严重的低频声染色。
f、小房间的混响时间的计算可以不考虑空气中声波的衰减。
二、经过反复的研究与计算,最终整体设计方案如下:
1、录音棚改造方案
隔音量是指单独材料的隔音特性,其平均隔音效果为46dB。
在实际应用中,隔音材料还要与原有砖墙之间保留100mm的空气间隙,实地监测隔音效果平均提高了7dB,满足了设计要求。
根据平均吸声系数的计算公式,经实地测量与计算,改造后配音建的平均吸声系数为,满足设计要求。
以下是各部分构建的具体结构:
1、内装建声墙体
录音棚的内装建声墙体构造设计。
内装建声墙体的主体采用180mm厚混凝土充气砖搭建。
内装墙体与原有普通砖墙之间保留100mm的空气间隙,隔离固体传声的振动噪声。
内表面装修采用木龙骨架填充100mcm玻璃棉,粗亚麻布外包,最后,整体喷涂防火阻燃液体涂料。
2、天花板
录音棚的天花板构造设计。
在内装建声墙体建起之后,先将一层整体木龙骨架搭建在内装建声墙体上,后填充50mm玻璃棉并固定好,再吊装第二层木龙骨架及50mm玻璃棉,最终表面用白色多孔吸音板吊装。
第一层整体木龙骨架主要起支撑与固定的作用,要采用较粗的木龙骨材料,纵横木龙骨的个数可相对较少。
第二层木龙骨架材料较纤细,主要起固定玻璃棉的作用。
双层玻璃棉主要是与100mm空气间隙共同起到隔音的作用,同时也辅助多孔板吸音。
3、通风通道
由于录音棚原有的空调不具备换气功能,所以要设计一个通风换气的通道。
通道不能设计成直通的形状,要使空气流在通道中形成几个弯折,有利于吸音、消音。
通道主体构架是双层五和板,在固定一层50mm玻璃棉块的吸音层。
换气扇的风向必须是向外抽风的。
换气扇、双层五和板及配音室内的护栅必须固定牢固,杜绝在通风时产生任何的振动
最近随着数字化发展的需求,对多声道后期录音棚的要求迅速发展。
但是,几乎所有的这些录音棚都为中小型,而且它们的工作内容和节目是多样化的。
当这些后期工作室为后期制作媒体DVD等提供合适的环境时,监听环境的意识还没有与之相应,因此,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实际的环绕声节目监听和重放环境,都在大的剧院或者舞台上。
因此,后期环境的品质和交替性,全世界范围内都确保在大型的工作室和剧场。
本章介绍仍存在许多问题的中小型后期录音棚的声学设计。
这里,中小型后期录音棚的面积为20至50平方米,房间的容积为40至120立方米。
9.隔声
在专业的工作空间需要把音箱的音量开的足够大,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在监听声道或其它频率范围在20至120Hz的的5声道作品时,每一段的增益应大约掌握在+10dB。
在立体声时代,以很大的音量重放重低音的声音只可能在安装了大监听音箱的录音间才能实现。
相应的,录音棚除了要有良好的环绕声环境外,声音的隔声设计也越来越被重视,如果安装的结构是悬浮结构,那么隔声效果会更令人满意。
10.信/噪比
录音棚里有很多电子的声学设备,连接在输入和监听输出之间。
这些设备本身的自然噪声积累起来,有时会引起音箱输出有一些轻微的噪声。
尤其在为了提高音箱的声压级,使功放灵敏度增加,这样就会使高频的噪声感觉更加明显。
噪声源越多,许多不相关的噪声,就会整合起来而使噪声变得更大。
多声道系统控制室里的音箱,是立体声系统的三倍左右,无条件的计算一下,它的噪声也就增加了5dB。
这些设备带来噪声的主要频段在中高频,在大型的控制室里,监听音箱和录音师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由于声音的衰减和吸收,它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但是在小型的控制室里,录音师不得不在距音箱很近的位置工作,这些噪声带来的影响就必须考虑了。
最后的信/噪比由以上提到的电子设备的信/噪比,加上由空调噪声和声音的隔离度决定的房间的背景噪声。
所以,减小房间的背景噪声是提高信噪比的有效办法。
11.屏幕式音箱(左、中、右)的摆放
中小型后期录音棚有许多用途,在那里可以制作编辑各种DVD、TV-CMs、TVdramas节目,以及游戏、电影等,它们主要进行前期和最后的缩混。
屏幕式音箱(左、中、右)的摆放主要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
但是,录音棚主要的工作目的,是音箱摆放的主要依据。
以下,介绍几种屏幕式音箱(左、中、右)的摆放方法。
a)左右音箱的张开角度
大概的讲,左右音箱的摆放角度大约为60度或45度。
4-1-160度角的摆放
由于主要的目的是扩大声音的细节,录音师希望一个全等三角形的监听环境,所以左右音箱成60度角张开。
这种监听环境保证在立体声监听时有很好的交互性。
但是,这种监听环境往往使声象和屏幕形象的幅度不协调,这就使录音师必须在缩混时相应地扩大声象的幅度(图1)。
图1
在立体声监听环境下,监听音箱张开60度角,与录音师呈全等三角形,已被认为是基本的监听环境了,但是因为一些空间问题,以及考虑到左右音箱的距离,不得不采取等腰三角形的方法。
另一方面,在多声道监听时,由于每只音箱的时间匹配问题,必须考虑全等三角形这个前提条件。
(图2)与立体声录音棚相比较,这种摆放,在录音师的后面很难安排客户和监制的工作空间,所以,音箱摆放必须调整。
图2
4-1-245度角的摆放
缩混的环境要优先考虑声音和图象的匹配,把左右音箱的张开角度定为45度,要比定为60度要更加合适一些。
安装角度为45度,是THX为中小型录音棚设计推荐的pm3TM标准参数,它是根据环境的舒适性观点,可以伴随声像的重放媒体,类似于电视、电影等,来设定的。
在电影电视重放时,一般把音箱摆放在屏幕两边与听音位置为等边三角形摆放的时候很少。
将左右音箱以45度角摆放,提供了能使左右声像按照其图像和声像改变的缩混环境。
由于声像大小和为电影电视工作安装的音箱之间的联系,理想的安装如图4所示。
通过调节屏幕和音箱的位置,声像可以以图象为导向平稳的改变,以至于图象和声像的定位间的不同在4度以内。
图4
b)中置音箱的安装高度
常推荐调整中置音箱的高度要与左右音箱的高度相联系,以至于在调整左中右声像时,它们的定位移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改变。
理想情况下,中置音箱的高度应与左右音箱一致,但是后期制作机房的电视监视器给这种安装带来了不便。
这时,推荐调整左右音箱和中置音箱的高度不同可在7度以内,这是在垂直方向的误差极限(图5)。
为了这一目的,通常需要选择一个小型的音箱,它可以灵活的安装。
图5
在小录音棚里,听音位置与音箱的距离很小,这就不可能使左中右音箱的差异小于7度。
这时,用声音传送屏幕和投影仪代替电视监视器提供了解决方案。
c)左中右音箱的安装高度
当考虑到声像间的匹配时,需要把屏幕音箱从声像垂直宽度的中间稍微提高一点(THX的推荐值为5/8,图5)。
这样做的原因是,由经验看来,声像和对白之间的关系几乎被中置音箱覆盖,且高的部分要比低的部分所占比重多。
为了减少中置音箱和左右音箱的高度之差,中置音箱安装在了监视器的上方。
这样的安装方法,降低了声音的质量。
原因是,由于变坏的传输特性而引起的低的定位感觉,传输特性的变坏则是由于增强和头部相关传输函数(HRTF)中左右音箱声程差的减少(图6)。
相应的,由于推动力是把声音再现仅与节目制作的幻象中心联系,所以需要把屏幕音箱安装在尽可能低的位置上。
图6
由于录音棚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声音的编辑,所以要把屏幕音箱安装在较低的位置上(图7),由于还需要较好的声像匹配环境,所以屏幕音箱应安装在比图象稍高的位置上
图8
12.环绕声音箱的摆放(左环绕,右环绕)
环绕声音箱有典型的两种安装方法。
一种如ITU-R的直接环绕声环境。
另一种是发散的环绕声环境(图9)。
注意,这些都不是标准的安装方法,仅仅是建议的方法而已。
图9
直接的环绕声环境是,可以进行多声道监听和2-声道立体声监听切换的,在等边三角形基础上的监听环境。
它的优点是有精确的幻象声像和与普通的2-声道立体声环境的交换性。
另一方面,发散的环绕声环境,是在2-声道立体声的系统上增加了环绕声音箱,它可以兼容,和声道,以及以影院为基础的监听特性。
在左、右和后方提供了较宽的环绕声环境。
声场,发散的环绕声环境适合表现不易知道的声源的环绕声气氛。
由录音棚的使用者来选择直接的或者是发散的环绕声环境。
通常,因为以下几点原因,中小型录音棚都采用发散的环绕声环境:
13.与图象较好的匹配
因为影院的重现环境是需要适合表达电影的环绕声声场,如包围感和飞机飞过的感觉等。
14.在各种重放环境都有良好的再现质量
由于环绕声宽度的覆盖面,所以缩混保证了不同重放环境下,包括直接的环绕声环境下的再现质量。
15.涉及范围的宽度
在直接的环绕声环境下,重放时环绕声声场的不同取决于环绕声音箱安装的角度。
如果中小型录音棚采取直接的环绕声环境,那么听音的位置与环绕声音箱间的距离很小,即使是很小的移动,也会给环绕声音箱的安装角度带来很大的改变,也随之改变了环绕声声场(图10)。
另外,音箱覆盖的面积很窄,频率响应受坐标轴外特性的影响。
图10
很难做到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缩混工作。
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很难维持严格的直接环绕声的摆放,所以,在小到中型录音棚最好采取发散的环绕声环境。
16.低频范围内存在的问题
低频范围内的频率响应是为小型录音棚进行声学设计时,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在小的空间内,易产生驻波,引起房间型驻波现象,它依靠尺寸比,最值得注意的例子就是简并化现象,它发生的可能性最高。
房间型驻波现象在监听特性的低频段引起明显的峰值和谷值,在此频段,如果考虑到听觉的特性,驻波带来的问题几乎发生在100Hz左右。
为了在这样的低频段解决问题,需要一个60厘米厚的覆盖面进行声学处理,这在中小型录音棚里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
多声道系统里,五个声道左、中、右、左环绕和右环绕的传输特性包括低频段的特性的统一,是监听环境的前提条件。
以任何方法进行低音处理,甚至对中小型录音棚也是需要的,低音处理对确保LFE声道的增益从而为五个声道在低频段内提供相对的频率响应也是同样重要的。
粗略的说,有两种为后期制作录音棚提供的低音处理方法。
其一是考虑房间墙壁的表面形状、吸声板的厚度和音箱的摆放等声学措施消除房间的驻波现象。
用这样的声学措施对房间进行低音处理,是设计录音棚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
但是,采用此种房间的声学措施的限制,受到录音棚的大小和设备的摆放的限制。
通常,大型的录音室为采取措施提供了足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录音棚 装修 方案 修订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