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628105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69.16KB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5.1
P0端口
(讲解时强调端口完成的功能)
P0口某一位的电路包括:
(1)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用于数据位的锁存
(2)两个三态的数据输入缓冲器。
(3)一个多路转接开关MUX,设置多路转接开关的目的:
P0口既作通用I/O口,又可作为系统的地址/数据线口。
(4)数据输出的驱动和控制电路,由两只场效应管(FET)组成,上面的场效应管构成上拉电路。
P0口传送地址或数据时,CPU发出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打开上面的与门,使多路转接开关MUX打向上边,使内部地址/数据线与下面的场效应管处于反相接通状态。
这时的输出驱动电路由于上下两个FET处于反相,形成推拉式电路结构,大大提高负载能力。
P0口作通用的I/O口使用。
这时,CPU发来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上拉场效应管截止,多路转接开关MUX打向下边,与D锁存器的Q*端接通。
(1)作输出口使用
来自CPU的“写入”脉冲加在D锁存器的CP端,内部总线上的数据写入D锁存器,并向端口引脚P0.x输出。
注意:
由于输出电路是漏极开路(因为这时上拉场效应管截止),必须外接上拉电阻才能有高电平输出。
(2)作输入口使用
应区分“读引脚”和“读端口”(或称“读锁存器”)。
“读引脚”信号把下方缓冲器打开,引脚上的状态经缓冲器读入内部总线;
“读锁存器”信号打开上面的缓冲器把锁存器Q端的状态读入内部总线。
2.5.2
P1端口
字节地址90H,位地址90H~97H。
P1口只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在电路结构上与P0口有两点区别:
(1)因为P1口只传送数据,不再需要多路转接开关MUX。
(2)由于P1口用来传送数据,因此输出电路中有上拉电阻,这样电路的输出不是三态的,所以P1口是准双向口。
因此:
(1)P1口作为输出口使用时,外电路无需再接上拉电阻。
(2)P1口作为输入口使用时,应先向其锁存器先写入“1”,使输出驱动电路的FET截止。
2.5.3P2端口
字节地址为A0H,位地址A0H~A7H。
在实际应用中,因为P2口用于为系统提供高位地址,有一个多路转接开关MUX。
但MUX的一个输入端不再是“地址/数据”,而是单一的“地址”,因为P2口只作为地址线使用。
当P2口用作为高位地址线使用时,多路转接开关应接向“地址”端。
正因为只作为地址线使用,口的输出用不着是三态的,所以,P2口也是一个准双向口。
P2口也可以作为通用I/O口使用,这时,多路转接开关接向锁存器Q端。
2.5.4P3端口
P3口的字节地址为B0H,位地址为B0H~B7H。
P3口的第二功能定义,应熟记。
P3口的第二功能定义:
口引脚
第二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外部中断0)
P3.3
INT1*(外部中断1)
P3.4
T0(定时器0外部计数输入)
P3.5
T1(定时器1外部计数输入)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2.5.5P0~P3端口功能总结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P0~P3口都是并行I/O口,都可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但P0口和P2口除了可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外,通常用来构建系统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所以在电路中有一个多路转接开关MUX,以便进行两种用途的转换。
而P1口和P3口没有构建系统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功能,因此,在电路中没有多路转接开关MUX。
由于P0口可作为地址/数据复用线使用,需传送系统的低8位地址和8位数据,因此MUX的一个输入端为“地址/数据”信号。
而P2口仅作为高位地址线使用,不涉及数据,所以MUX的一个输入信号为“地址”。
(2)在4个口中只有P0口是一个真正的双向口,P1~P3口都是准双向口。
原因:
P0口作为系统的数据总线使用时,为保证数据的正确传送,需要解决芯片内外的隔离问题,即只有在数据传送时芯片内外才接通;
不进行数据传送时,芯片内外应处于隔离状态。
为此,要求P0口的输出缓冲器是一个三态门。
在P0口中输出三态门是由两只场效应管(FET)组成,所以是一个真正的双向口。
而其它的三个口P1~P3中,上拉电阻代替P0口中的场效应管,输出缓冲器不是三态的,因此不是真正的双向口,只能称其为准双向口
(3)P3口的口线具有第二功能,为系统提供一些控制信号。
因此在P3口电路增加了第二功能控制逻辑。
这是P3口与其它各口的不同之处。
2.6时钟电路与时序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MCS-51单片机工作所必需的时钟控制信号。
2.6.1
时钟电路
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电路的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常用的时钟电路有两种方式:
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
2.6.2机器周期、指令周期与指令时序
单片机执行的指令的各种时序均与时钟周期有关
一、时钟周期
单片机的基本时间单位。
若时钟的晶体的振荡频率为fosc,则时钟周期Tosc=1/fosc。
如fosc=6MHz,Tosc=166.7ns。
二、机器周期
CPU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执行一条指令分为几个机器周期。
每个机器周期完成一个基本操作。
MCS-51单片机每12个时钟周期为一个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又分为6个状态:
S1~S6。
每个状态又分为两拍:
P1和P2。
因此,一个机器周期中的12个时钟周期表示为:
S1P1、S1P2、S2P1、S2P2、…、S6P2。
三、指令周期
执行任何一条指令时,都可分为取指令阶段和指令执行阶段。
取指令阶段,PC中地址送到程序存储器,并从中取出需要执行指令的操作码和操作数。
指令执行阶段,对指令操作码进行译码,以产生一系列控制信号完成指令的执行。
ALE信号是为地址锁存而定义的,以时钟脉冲1/6的频率出现,在一个机器周期中,ALE信号两次有效(但要注意,在执行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指令MOVX时,将会丢失一个ALE脉冲)
2.7.1
复位操作
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摆脱死锁状态。
引脚RST加上大于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使MCS-51复位。
复位时,PC初始化为0000H,使MCS-51单片机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
除PC之外,复位操作还对其它一些寄存器有影响,见表2-6(P34)。
SP=07H,P0-P3的引脚均为高电平。
在复位有效期间,ALE脚和PSEN*脚均为高电平,内部RAM的状态不受复位的影响。
2.7.2复位电路
片内复位结构:
复位电路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方式。
最简单的上电自动复位电路:
按键手动复位,有电平方式和脉冲方式两种。
电平方式:
脉冲方式:
两种实用的兼有上电复位与按钮复位的电路。
图2-19中(b)的电路能输出高、低两种电平的复位控制信号,以适应外围I/O接口芯片所要求的不同复位电平信号。
74LS122为单稳电路,实验表明,电容C的选择约为0.1mF较好。
第四次课
第三部分
寻址方式,指令系统
(1)
3.1
指令系统概述
3.2
指令格式
3.3
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
3.4.1
数据传送类指令
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
数据传送类指令
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
介绍MCS-51汇编语言的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概述
MCS-51的基本指令共111条,按指令所占的字节来分:
(1)单字节指令49条;
(2)双字节指令45条;
(3)三字节指令17条。
按指令的执行时间来分:
(1)1个机器周期(12个时钟振荡周期)的指令64条;
(2)2个机器周期(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指令45条;
(3)只有乘、除两条指令的执行时间为4个机器周期(48个时钟振荡周期)。
12MHz晶振:
机器周期为1ms。
两部分组成,即操作码和操作数。
操作码用来规定指令进行什么操作,操作数则是指令操作的对象,
有单字节指令、双字节指令、三字节不同长度的指令,格式不同。
(1)单字节指令:
指令只有一个字节,操作码和操作数同在一个字节中。
(2)双字节指令:
一个字节为操作码,另一个字节是操作数。
(3)三字节指令:
操作码占一个字节,操作数占二个字节。
其中操作数既可能是数据,也可能是地址。
寻址方式就是在指令中说明操作数所在地址的方法。
共7种寻址方式。
1.寄存器寻址方式
操作数在寄存器中MOV
A,Rn
;
(Rn)→A,n=0~7
表示把寄存器Rn的内容传送给累加器A寻址范围包括:
(1)4组通用工作寄存区共32个工作寄存器。
(2)部分特殊功能寄存器,例如A、B以及数据指针寄存器DPTR等。
2.直接寻址方式
操作数直接以单元地址的形式给出:
MOV
A,40H
寻址范围:
(1)内部RAM的128个单元
(2)特殊功能寄存器。
除了以单元地址的形式外,还可用寄存器符号的形式给出。
例如:
A,80H与
A,P0是等价的。
直接寻址方式是访问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唯一寻址方式
3.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寄存器中存放的是操作数的地址,在寄存器的名称前面加前缀标志“@”访问内部RAM或外部数据存储器的低256个字节时,只能采用R0或R1作为间址寄存器。
MOV
A,@Ri;
i=0或1其中Ri中的内容为40H,把内部RAM中40H单元的内容送到A。
寻址范围:
(1)访问内部RAM低128个单元,其通用形式为@Ri
(2)对片外数据存储器的64K字节的间接寻址,例如:
MOVX
A,@DPTR
(3)片外数据存储器的低256字节,例如:
MOVX
A,@Ri
(4)堆栈区,堆栈操作指令PUSH(压栈)和POP(出栈)使用堆栈指针(SP)作间址寄存器。
4.立即寻址方式
操作数在指令中直接给出,需在操作数前面加前缀标志“#”。
A,#40H
5.基址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间址寻址方式
本寻址方式是以DPTR或PC作基址寄存器,以累加器A作为变址寄存器。
指令MOVCA,@A+DPTR其中A的原有内容为05H,DPTR的内容为0400H,该指令执行的结果是把程序存储器0405H单元的内容传送给A。
说明:
(1)本寻址方式是专门针对程序存储器的寻址方式,寻址范围可达到64KB。
(2)本寻址方式的指令只有3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 原理 应用 课程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