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域特点 专题测试最新教育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4623361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12.32KB
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域特点 专题测试最新教育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域特点 专题测试最新教育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域特点 专题测试最新教育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分)清末有舆论说:
“中兴名车臣曾国藩公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才,信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A.资本主义的萌芽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2.(2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涌现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③工商市镇蓬勃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2分)“原本是部落战士和管理人员的满族人,摇身一变成了农业中国的官僚统治者,他们同长江一带和东南沿海口岸生气勃勃的商贾格格不入。
海上贸易和海军力量他们是看不上的。
”下列表述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是由于中国小农经济发达
B.满族统治者不适应管理中原的商品经济,而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C.为防止抗清斗争,而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D.统治者部落战士的出身是制约商品经济发展,采取闭关政策的原因之一
4.(2分)对北宋城市经济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的街市
A.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B.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
C.官府不监督交易活动
D.经营活动是八方辐辏
5.(2分)由某一朝廷高官家中出现以下的对联: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观之,这种反映商人意识不仅抬头而且深入仕宦人家的社会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时期?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2分)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7.(2分)桓公日:
“处士、农、工、商若何?
”管子对日:
“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
处工,就官府;
处商,就市井;
处农,就田野。
”这反映了当时( )①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②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分)诗能入史、证史。
有不同的研究者在自己论文中都引用了《卖炭翁》中“两骑翩翩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的诗句。
下列各项分别是他们研究论文的主题,请据此判断其中引用不当的最有可能是
A.封建时代社会下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B.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艰难
C.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价值
D.唐代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9.(2分)15题。
【小题1】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
“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
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
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
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C.①④
D.③④【小题2】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地位日益提高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D.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
10.(2分)中国历代封建政府大都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其原因不包括
A.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王朝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安危
C.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D.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利于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1.(2分)《清嘉录》记载:
“(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官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坐。
”这反映出清代的苏州
(
)①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
②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③戏曲的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
④“击牲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
C.①③④
12.(2分)据《史记》记载:
“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这是称誉()
A.春秋战国时期纺织业的发达
B.齐都临淄的繁华
C.战国时期商业和交通的发展
D.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
13.(2分)聊城市的山陕会馆坐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
此会馆有利于研究:
①交子发展史②清代外贸史③运河文化史④清代商帮发展史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2分)张籍的《贾客乐》: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姚合《庄居野行》:
“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从唐人的这些诗句中,可以反映出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15.(2分)据《湖南省国货陈列馆月刊》之《长沙市行业概况调查》一文载:
“长沙苏广业,初该业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不过北京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广竞占于该业市场矣。
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京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号。
”由材料可以得出(
)
A.洋货冲击下,我国传统商业店铺纷纷破产
B.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品经营观念深刻地影响了近代商业
16.(2分)“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
材料描绘的是(
)
A.汉都长安
B.隋都洛阳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
17.(2分)费正清(美国)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说“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
”其主要表现是
(
A.出现了“市”
B.坊市布局整齐
C.城市布局突破了坊市的界限
D.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18.(2分)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的是
D.③④
19.(2分)实行一条鞭法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大官僚、大地主,这主要是因为
A.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
B.必须把一切税役折成银两
C.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征收银两
D.按田亩多少收税
20.(2分)表是《唐宋岁入钱物比较》,从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天宝八年(749)天禧五年(1021)嘉佑年间(1056-1064)元佑元年(1086)钱(贯)金(两)银(两)200万2653万1.44万88.39万3682万4848万0.43万5.7万谷物(石)2500万2983万2694万2445万布帛(匹)2345万1455.8万874.55万151万绵(两)1110万1899万
①北宋时大部分地区为铜钱流通区
②白银作为货币进入流通领域③绢帛日益退回到日用商品的地位
④农业生产一直保持稳定发展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21.(2分)“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明清地主兼并小机户的现象严重
C.明清工商业者热衷于土地兼并
D.官府的政策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
22.(2分)2019年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深受观众喜爱,关于该剧所反映的晋商历史特征正确的是
A.明朝时晋商发端于盐业
B.电视剧主人公乔致庸是晋商成功的惟一代表
C.清朝时晋商活动范围仅限于国内
D.康熙年间晋商开始经营票号
23.(2分)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可能十分发达④传统的“南稻北粟”格局改变
A.①②③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域特点 专题测试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 必修 专题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测试 最新 教育 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