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
- 文档编号:14617833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184.29KB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意义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
1)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2)徭役、兵役繁重
3)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灭亡:
公元618年(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
1.建立:
618年,李渊(唐高祖),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
1.即位:
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2.统治措施
(1)纳谏:
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重要敢于直言的大臣魏征。
(2)用人: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重用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上: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表现: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
1.称帝: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
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3)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四、开元盛世★★★
1.措施
(1)重用贤能,出现贤相姚崇和宋璟。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表现: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1)垦田面积扩大;
生产工具的改进:
曲辕犁(耕田犁地);
筒车(灌溉)
2)重视兴修水利
2、手工业方面
①丝织业:
品种多,如“蜀锦”。
②陶瓷业:
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
1)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2)国际性的大都会:
长安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一)唐蕃关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唐太宗时,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
3、和亲政策
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二)民族政策
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人们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方面(诗歌)★★★★
姓名
时期
特点/成就
李白
盛唐
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诗仙”
杜甫
由盛转衰
诗歌淳朴厚重。
诗:
诗史;
其人:
诗圣
白居易
中唐
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二)书法和绘画
代表作
风格
颜真卿
《颜世家庙碑》
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欧阳询
《九成宫碑》
字方折俊丽、笔力险峻。
阎立本
《步辇图》
擅长人物故事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1.含义:
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影响:
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二、鉴真东渡
1.时间:
754年
3.意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玄奘西行
贞观初年。
3.贡献
1)翻译大量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影响:
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思考: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带给我们的启示?
原因: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繁荣;
③对外开放政策;
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
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1.爆发原因
1)根因: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2)直因:
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体,势力膨胀。
2.爆发: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影响
1)经济: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2)政治: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特点):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2.统一(局部统一):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措施
(1)军事上: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
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
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措施
(1)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3.辨证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1)积极影响:
①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
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消极影响:
①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②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生活区域:
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
(2)建国:
916年,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3)统治: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北宋、西夏的和战★★★★
1、北宋与辽──澶渊之盟
(1)背景:
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2)内容:
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评价:
积极:
使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消极:
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争: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损失亦很大。
(2)议和
内容:
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
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加深人民负担。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
1.生活概况:
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2.统一:
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
3.建国:
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
4.措施:
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灭辽:
1125年,辽被金灭亡。
2.灭宋: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三、南宋的偏安★★★
1127年,赵构(宋高宗)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抗金:
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功绩:
郾城大捷)
3.议和:
(1)内容: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2)影响: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总结:
两宋时期的民族政权建立的情况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
①南方战乱较少;
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表现
(1)水稻:
①品种: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③结果: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
①茶树: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棉花:
南宋后期,棉花在南方种植推广。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1)丝织业: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业:
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制瓷业
1)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2)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如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
3.造船业
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3)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
(1)城市:
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下册 历史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