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复习参考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Word格式.doc
- 文档编号:14610556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2.50KB
技巧复习参考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Word格式.doc
《技巧复习参考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巧复习参考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提取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主要来自卷面提供的资料。
因此要仔细阅读和理解资料。
选择题多为“组题”,通过题首提示,用若干个相关问题来考核一个完整的知识块。
题首提示可能是图像资料,也可能是数据资料或文字资料,答题时,不能忽略资料中的每一个已知条件(包括隐性条件)
2.运用提取的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归纳、推理。
判断是对事物的确认,导致正确判断的因素有:
①对事物现状的认识并有足够的材料予以证明;
②有科学的观点和观念作为理论支持;
③简明扼要地表述。
3.分析、说明成因
高考题不一定考书本上的重难点,多数题是从解释或解决某实际问题的角度设计的,要求我们运用书本上分析重点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现实问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因此,分析、说明成因时,仅从卷面资料中提取信息是不够的,必须运用书本上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正确的观点、观念,加以分析说明,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二、做题思路:
(一).审题:
用较快的速度浏览资料(文字资料,图形)、题目和答案,看题目为了知道所考知识点,看答案选项可以缩小所考知识点范围。
对于读图题,要注意图例或文字资料对图形的提示
(二).寻找关键词:
这不仅是做地理选择题的技巧,也是做其他科目,其他类型题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又分两种:
a:
提问的关键词:
要选出正确选项,首先要了解题目问的是什么,通过提问的关键词会使得解题目的性强,不容易被选项所迷惑。
例1: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A.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B.植被覆盖率低
C.
破坏植被、不合理耕作(轮荒)、不合理开矿D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如果不认真看清提问的关键词(人为),该题就不知道如何选,因为该题的四个选项都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A、B、D为自然原因C为人为原因,如果我们认真审题,看出题目问的是人为因素,那么就很容易得出正确选项为人为原因的选项(C)
比如考到区位的时候有可能问的是自然因素,也有可能是社会经济因素,总之,看题要小心,不要让出题人的阴谋得逞。
如题干中出现了“最”、“首”、“第一”等绝对性字眼,则只有1个正确答案。
例2.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
长江B.
亚马孙河C.
尼罗河D.
刚果河(c)
b:
解题的关键词:
简单的题目容易判断答案,但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要找出正确选项,必须准确、迅速的找出解题关键词,然后从关键词获取解题信息,这样解题思路清晰,答案也容易选出来
例3:
夏至日北京时间12时20分,该城镇学校旗杆影长为零,学校的地理坐标为
A
.125°
E30N
B.
115°
W
23°
26’N
C.
117°
E
23°
26’SD
.115°
E23°
26’N
该题看似很难,但如果基础知识扎实,做题思路正确,方法运用得当,30秒就可以解得出来。
思路:
1.审题,可以看出该题是求地理坐标,即是该地的经纬度。
2.找关键词:
该题关键词有夏至日、北京时间12时20分、杆影长为零这三个。
那么,先由哪个关键词所表达的信息来解题呢?
这题中,杆影长为零是解该题的最优先考虑的关键词,从这个词可以判断该地就是直射点,地方时为12时;
又由夏至日推出直射点纬度为北回归线,符合要求的是B和D,又由北京时间12时20分(120°
E的地方时)可以推出该地(地方时12时)与120°
E相差不远,不可能是西经,排除B,最终得出正确答案(D)
(三)、要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绝对性字眼,如“都”、“一定”、“全部”、“只有”、“完全”等这些选项都要以怀疑的眼光去看待(怀疑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它处于肯定和否定之间),在多数情况下,它们都是错的。
(四)、有关选项为叙述型的选择题,选项有两种情况:
1.它的叙述是正确的,此时又分两种情况,
a.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如果要选正确的选项时)
b.它的叙述没有错,但不符合题意
2.它本身的叙述是错的(那还有可能是该题答案吗?
当然可能,当题目要求找出错误答案的时候,这也是要看提问的关键词的一个原因)
(五)、要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分为二层意思时,往往(并非绝对)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如:
就线速度而言,高雄小于马尼拉;
就角速度而言,高雄大于马尼拉前面部分叙述正确,但后面部分则错误,因为除了两极点,其余各地角速度相同
三、做题技巧
(一).一击中的法(直接判断法):
主要应用于难度较小的题型。
题干中含有明确的解题条件,选项比较简单,根据题干要求,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可以直接判断正确答案。
如例2
(二).排除法:
说在前面的话:
活用解题方法的目的:
不管用什么方法,最终目的是将题目的难度降低,答案也就容易推出。
排除法就具有这一奇特功效,对于绝大多数题目(比重为92.64451%权威人士认证)用排除法绝对没错(排除法说:
相信我,没错的!
^.^)。
排除法常用在以下几种情况:
A.生题。
就是不太熟悉的题目,不太熟悉的选项(不太熟悉的陌生人?
^。
^)
根据某名人名言:
凡事无绝对,所以,看似不熟悉的题目,不一定都难,答案选项肯定有难有易。
所以,这种题绝对要用排除法,就算不能最终推出答案,那么经过排除,正确的几率也已提高(此时,看造化吧)
先捏软柿子,(先判断容易的的选项,再判断有难度的选项)拣出烂柿子(对于错误的选项,打个X,排除它),吃掉好柿子(选择正确的选项)
原因:
做题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题的难度不一定是按先易后难来排,往往是难易题交叉,而选择题的答案选项也是这样,最容易判断的选项不一定放在第一个,甚至有时第一个选项就是最难判断的(这就是前面要求解题前先看题目、看答案选项的原因,看过答案,就可以知道那个选项比较容易判断,那个选项判断起来比较困难)。
如果不理会选项的难易特点,每题都是先判断第一个选项,那么就有可能花费很多时间并且最终选的不一定正确(做难题会花费过多脑力导致脑子缺氧、脱线,对后面的选项也就无法清醒判断)
针对这类型题目,先看四个选项中哪个最容易判断,如果符合题目,那就是这个选项,如果不符合,则再看剩下最容易的那一个选项,以此类推……
犹如行军打仗,敌强我弱,要想获胜,肯定先攻敌人薄弱之处,然后逐个击破,如果硬碰硬,肯定会吃亏;
小技巧:
1.找到关键词时可将关键词圈起来,关键词有时不止一个,可分别圈起来,突出其重要性,明确解题方向。
(除非整句话都很重要,不然不要将整句话都画出来,因为这样做反而显得没有重点了)
如做题过程中看出题目要求的是“人为原因”
2..根据关键词所推出的条件可适当的在旁边写出
……已知某经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根据这句话可以推出该经线经度
为20°
W,那就在旁边写上,有利于解题过程中利用到这个知识点。
(常用到的如地球自转方向,以及不是默认方向的经纬网东南西北方向等)
3.学会画辅助图,对于比较抽象的自然地理知识,尤其是地球,地方时以及其它与直射点相关的题型,必须要学会通过画辅助图来解答,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什么类型的题画什么图,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多练多体会才会运用自如)
9月29日,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昼夜长短变化的趋势是,未来一个月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选项略)
看似很难的题目,但如果我们能够画出七点七线图(即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图)在图上画出9月29日大概所在位置,很容易就得出答案:
由图可以看出,该点(M)在南半球,向要向南移动,向近日点(E点,公转速度最快)移动,所以答案是:
南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速度变快
4.做题过程中,对于肯定这个选项不合题意的,在该选项旁打个“X”,有利于集中精力看其它选项,对于不太肯定,目前又没很多时间去思考的选项,在旁边打个“?
”,这样可以在做完其它题而还有点时间的时候,专心去攻打“?
”的题目,提高效率。
在做题过程中,不一定是一题一个方法,有时一题会运用到几种方法,所以在做题过程中要结合题目来灵活运用方法(排除法绝对是解题的必用方法)
以上的做题技巧,只是能将题目难度降低,使得解题的思路清晰,从而容易选到正确答案,但技巧不能代表基础知识,不可能知道这些方法就能做对所有题目,关键还是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运用方法是否成功,又决定于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鉴别、评价能力。
如果对知识学得不深不透,思维过程未能由浅入深,知识不能向纵深发展,也就难以运用这些方法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一句话:
没有地基,再好的建筑师也难建起高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巧 复习 参考 高考 地理 选择题 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