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下载.doc
- 文档编号:14591701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
- 页数:52
- 大小:3.02MB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下载.doc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下载.doc(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只填对应序号)
2.音调,响度的变化
1.声音的探究
(一)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
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
实验二:
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
实验三:
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四:
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
(1)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
,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
(2)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
(二)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用力大小
小
大
较大
尺的振动幅度
尺拍打桌子的声音
(1)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
存在的是:
(2)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论:
(三)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
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如图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1、2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
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四)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
是正确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3.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
图
是噪声的波形;
(5)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增大/减小);
噪声监测设备
(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6)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
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F
100
B
0.89
G
钢
80
1.02
C
H
尼龙
D
I
E
J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4)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③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
④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琴弦没有拉直而处于很松弛状态,则另一方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音
光学
1.光的反射
1.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
.
(2)海若按如图1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她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
(3)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
.
(4)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5)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2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
.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0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内,此时,在纸板B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
(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的
像.
试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30°
40°
50°
2.平面镜成像
1.小明和小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
特点”的实验(如图甲).
(1)小明发现在蜡烛A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
(选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变成一个了;
小明移
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呢?
小明把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白纸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
(2)实验后小亮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如图乙),在白纸上没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3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
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2)记录
;
(3)量出
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4.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
的位置,同时还说明
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3.光的折射
1.小张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18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实验 探究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