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高考语文主观题供参习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583413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9.19KB
对联高考语文主观题供参习Word格式.docx
《对联高考语文主观题供参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联高考语文主观题供参习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种类说,由春联一种逐渐发展到贺婚祝寿,交际装饰,吊丧悯死等十多种类;
从阶层爱好说,先有皇帝至将相,逐步扩大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不分阶级阶层,不分贫贱富贵,人人都喜欢使用情趣各异的对联,从张挂场所说,由皇帝的宫殿苑囿到监狱牢门,由富户的高堂华厦到民众的小庐茅舍,以至祠庙寺观,亭台楼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清泉仙窟,门房书室,卧室案头,商场工肆,店铺坊馆,甚至戏台神座,香炉花灯,箔柜仓库,猪栏牛舍等等莫不悬挂长短不一,千姿百态的对联。
对联之所以这样广泛使用:
一、由于它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不论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有很大差别。
如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
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
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
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
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所以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比诗词还大。
它还能以美观的体形,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和书法艺术、雕刻艺术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流芳后世。
二、由于它思想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善于表达意境和情感,能从记事、述史、写景、抒情、言志、寄怀、宣传、鼓动、褒扬、贬斥到慨叹、讽刺、鞭挞、娱乐、交际、游戏、谐谑等等,都能随作者意志所为,完成它的作用。
可见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应用范围的扩大,它壮丽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第三节对联的种类划分
划分对联种类的第一人,是清代梁章钜。
他在《楹联从话》中分为故事、应制(奉皇命而作)、庙祀、祠宇、官衙、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和杂缀十类。
可惜内容不全面,分类不科学。
按常规应根据对联内容广泛和适应性广的特点来分类,现先从适应性广来分类,对联是无事无处无时不可以贴的。
①春联。
②门联。
③堂联。
④名胜古迹联。
⑤婚联。
⑥寿联。
⑦交际联。
⑧新居联。
⑨挽联。
此外还有戏台、庙寺、祠墓、庆贺(指生子、升迁等)、灯联、谜联和器皿联等。
如果从内容广泛来分类,可分多类,现择取主要的五类叙述于下。
一、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向为人们赏心悦目之举;
绘状佳美事物,亦为人们雅兴志趣之事。
历代写景状物之联,不乏绘影绘声、维妙维肖的佳作。
如:
瘦西湖月观郑板桥亲书联: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把最常见的景物形象得肖妙而灵活。
又如书生妙对乡绅联,乡绅出句:
“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
”声言对不了,要立即驱逐,不得在他乡教书。
书生接口对道:
“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
”针锋相对巧捷之至。
二、叙事咏物类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故事史迹很多,可以记叙咏怀者不少,历代文人给我们留下这类对联亦众,对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都大有好处。
如关岳庙联:
“义存扶汉三分鼎;
志在平金一片心。
”述而有评、简练有力。
三、抒情言志类人是有思想感情,有志趣理想的,存之于内,必发于外,笔墨所到,自然流露,它可见于各类对联,亦可有它专类。
如林则徐在流放中言志联:
“西塞论心亲旧雨;
东山转眼起新云。
”明显地表明他的抱负,渴望东山再起。
又如冯玉祥将军叙志联:
“头可断,身可杀,民族斗争不可屈;
将非骄,卒非惰,外交妥协岂非忧。
”
四、格言哲理类人们为了策励自己和劝勉别人,常制订一种治学立业,修身处世的守则,或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语句,以对联形式见之,称为格言哲理联,如吴敬梓叙世名句: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
五、讽刺讨檄类这类主要出自被压迫者被剥削者在对压迫者剥削者的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以惩儆统治者压迫者的恶行罪愆。
如老百姓讽县令联: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鸿犬牛羊。
”清时一个县令叫王寅的,群众嵌名作这联贴在官府门旁,指出他贪暴之心。
第四节对联的种种形式
形式是指事物的形态、结构等。
对联是文艺作品中表现艺术和结构多式多样的一种,它的上下联内容构成,有着可遵的规律,这种规律大约有:
并列关系、转折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造反关系等。
对联体现这些关系的几种主要形式有:
一、正对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
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
如安徽白龙庙联:
“龙藏巨海秋云淡;
鸟宿荒冈夜月寒。
二、反对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
所用的词语也多是反义的。
“旧社会天灾人祸;
新时代国泰民安。
”“昔日一贫儒诵经拜佛;
今乘驷马车放火杀人”等。
三、串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无意义。
至少意义不全。
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试看一副眼镜店联:
“悬将小日月;
照彻大乾坤。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由悬眼镜到看见东西是递进。
还有《碾玉观音》中崔宁吃了酒的联语:
“三杯竹叶穿心过;
两朵桃花上脸来。
”连贯递进因果关系都有。
这种对也叫流水对。
四、工对又叫严式,它要求同小类的名词相对,越小类则越工。
凡以同类词或近类词相对,习惯不同类词相对和词性相同的联绵词相对等,都叫工对,如骆宾王题浙江观海亭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其中楼和门是宫室类,观和对是人事类(动词),沧海日、浙江潮是天文地理类。
这是古工对。
五、宽对是和工对相对而言的。
它的特点在字词对中不苛求小类相对,只大类相对,平仄上个别不相对,句形结构大致相应即可。
例如郑板桥联: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主要名词没有一个同类的相对。
现代的工对不同了,只要求字词和平仄大致相对,个别字词不甚工整可不计较。
宽对当然不能无限宽,一般应做到上下联长短句相同,字数相等,语气流畅。
至于工对和宽对那种较工?
从艺术看,以工对为工,从全联看,则应以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来衡量。
六、回文对回文又称回环,是讲究词序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修辞法,表现两种事物的相互关系。
我国早在东晋就有苏惠织回文诗八百余言的事。
这回文对联明显是从回文诗衍化而来。
它有三种不同的写法:
1、上联倒转作下联法: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2、上下联顺逆同一法:
“北陵奇景奇陵北;
南塔新奇新塔南。
”3、上下联颠倒互换法:
“禽鸣听耳悦;
鲤跃视神怡。
”可读为“怡神视跃鲤;
悦耳听鸣禽。
”回文对是一种别有情致的文学形式,根据内容需要进行创作,是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的。
第五节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对联能够存在和发展这么久,人们喜爱愈烈、流传愈广除了某些客观原因:
帝王的提倡,名人的创作,人们的需要外,主要在它自身具有许多艺术优点和长处:
文字美、声韵美、民族特色、应用价值等,能与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这里将探讨它构成那么多优美的艺术形式的艺术要求,即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对联是有上联和下联的,缺少其中之一,都不成为对联,这是定格。
它还规定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否则不能相对。
从前有个故事说,甲乙二人对对,甲出句:
“三宝殿前三个塔”,乙对以“五凤楼台五层楼”,本很工整了,但甲又说:
“还有塔、塔、塔”,乙由于不能以五个楼字去对三个塔字,没能对了。
它不像“三光日月星”可对以“四诗风雅颂”。
因为雅包括了小雅大雅二诗,乙没有办法以三个楼字包括五层楼,只得认输了。
因此,上联五个联(五言),下联也要五个字,上联七个字(七言),下联也要七个字,如下列二联:
(1)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2)自闭桃源称太古;
欲栽大树柱长天。
两联上下联字都相等,前者是李大钊烈士所引,气概非凡。
后者是杨昌济教授(毛主席的岳父)的名联,表示决心培植救国材人。
不论多少字的对联,都一样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能象词赋那样对偶句容许引头词和语尾词。
毛主席的《沁园春·
长沙》上阕第四句“看漫山红遍”,下阕第三句“恰同学少年”中“看”和“恰”都是引头词;
鲍照的《芜城赋》有“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句,其中“岂忆”是引头词,“哉”是语尾词,在对联是不容许有的。
因为对联的上下联必须互相对称、整齐、美观。
理由很简单,从许多生物自然器官都成对就可说明了:
鸟有两翼,兽有一对前腿,牛羊各有一对角,人的耳、眼、手、脚都是成对,长短大小一样,每对器官都在身体匀称地分布好,给人以对称、整齐的美感。
对联的互相对称、整齐的意义也一样,是给人以美的观感,美的享受。
对联如果不这样,就像人的器官不全,不成残废,也是缺陷,成为丑陋,给人以难看的形象。
所以一切东西要得人喜爱,首先就要有外表美,形式美,对联就具有这特点。
对联字数相等的特点曾给聪明人反用过,有一副挽袁世凯联云: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哀世凯对以中国人民是对不起的,作者正是借意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因袁复辟帝制,扼杀共和,这是千多年才见到第一副字数不相等的奇联。
但也不能说字数相等的两行字或两句话就成为对联,因为对联还要讲究对仗音韵等艺术构造。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既无异议了,但它应以多少字数为佳呢?
从现有的对联看,少字多字都有佳联,若有字数划分联形,七言为最多,其次是八言九言,又次为五言和十言至十二言,四言六言和十三言以上则较少,至于少于四言的短联和几百言以上的长联,有点似凤毛麟角了。
因为字数过少过多都难于写作。
对联的字数多少应以内容决定形式,由作者根据题材来决定,既不宜过短,也不宜片面追求长。
(二)同词性的字词相对
词性即词的特点,同词性即划分为同一特点的词类。
根据词类讲究字词对仗,是对联中对偶艺术的关键。
古人对词类的划分和今人的说法不尽相同。
古人云:
“实对实,虚对虚”。
何谓实?
古人编有《词林典腋》一书,《诗韵合璧》附载了它。
它把实字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帝后、职官、政治、礼仪、音乐、人伦、人物(事)、闱阁、形体、文事、武备、技艺、外教、珍宝、宫室、器用、服饰、饮食、菽粟、布帛、草木、百花、果品、飞鸟、走兽、鳞介、昆虫等三十门(类),外编八对:
抬头对,颜色对、数目对、卦名对、干支对、姓名对、人物对、虚字对,都是同词性相对。
只是漏掉方位词。
照工对要求,要各小类中的字词相对。
天文类对天文类,人伦类对人伦类……。
若只说“实对实”,则三十类中任何一类的字词都可同其他二十九类的字词相对了。
其实不然。
因为其中有动词、形容词怎能同名词相对?
“游览”怎能对得起“太阳”?
何谓虚?
古人编有《虚字韵薮》一书,附载于《诗韵合璧》末尾。
它列举虚字一百三十八个,但其中包括有代词:
他、其、谁、孰、何……等,动词:
谓、曰、云……等,是不能同焉、矣、也、乎、哉相对的。
由此可见古人谈对仗虚实之说,不但笼统不准确,而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联 高考 语文 主观题 供参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