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582457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90.96KB
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B.小国寡民C.封闭保守D.彼此隔绝
5、《十二铜表法》规定:
“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
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
”这表明该法律
A.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主要是维护平民的利益
C.以调节经济纠纷为主要内容D.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思想
6、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
“妥协是政治的灵魂”。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
达尔也曾说:
“民主依赖妥协”。
下列历史事件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①光荣革命②辛亥革命③法国共和制的确立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阅读下表,与史实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时间
事件或条约
影响
A
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清政府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
B
1895年
《马关条约》
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C
1900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空前激烈
D
1942年
中国派远征军入缅
1945年击败侵缅日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8、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9、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务员要持宪法宣誓就职,这是中国法治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举措。
下列关于中国法治建设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A.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1995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D.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10、美国1950年拍摄的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获得美国财政援助,生活生产重又回复正常。
美国实施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帮助欧洲复兴经济B.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力量D.建立北约组织
11.有学者指出:
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方、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精耕细作B.刀耕火种C.男耕女织D.自给自足
12、中国历史上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种土地兼并的现象,其根源在于
A.土地私有制B.中央集权制度C.重农抑商政策D.政治统治腐败
13、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一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
英美各国的做法
A.有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B.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C.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D.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14.广告能反映某个时代独特的文化心理。
如图1所示,《申报》登载的这则广告”
A.反映了国产香烟具有较高的质量
B.说明购买国货是简单的消费行为
C.将购买国货与爱国主义联系起来D.迎合了民众期待战争胜利的心理
15、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讲学,林徽因和徐志摩陪同翻译。
在上海,泰戈尔可能会看到的社会现象有
①公共汽车的运行②民众观赏电视节目《吉檀迦利》
③自由恋爱成为一种时尚④改良旗袍成为新湖女性的日常着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④
16、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
下列关于新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
B.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
D.始終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17、1931年3月,日本颁布《重要产业统制法》,要求在26个“重要产业”中组建卡特尔(垄断组织)1931至1935年,全国共建了35万个卡特尔和17个托拉斯(垄断组织)这主要是为了应对
A.第二次工业革命B.太平洋战争C.世界性经济危机D.全面侵华战争
18、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和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B.接受马歇尔计划
C.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19、《易中天中华史·
汉武的帝国》中写道:
“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
”文中的“动机”主要指
A.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
C.消灭异端学说D.繁荣学术文化
20、有学者评价古希腊某哲学家时指出:
他认为智者的相对主义的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社会道德混乱的思想根源;
他在古代希腊首次建立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
该学者评价的是
A.普罗案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1、“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
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这场运动
A.为资本主义社会了构建蓝图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22、1924年1月孙中山说:
“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
”又提出出民族主义主张: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B.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
C.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D.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23、1925年,毛泽东发表《》一文,明确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
《》应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井冈山的斗争》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4、2017年是邓小平逝世20周年。
他在南巡谈话中说: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竞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
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邓小平的这番讲话主要反映的是
A.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25、1979年中国电影观众达到293亿人次,成为后来难以逾越的高峰,电影界喜称为“中国电影复兴之年”,与此时电影大发展相关的背景是
A.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B.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科教兴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D.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拨乱反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5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共35分)
26、(15分)外交局面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钦差大臣者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
“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四.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
一一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注解①:
所以我们要采取安抚、笼络的手法,也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步伐、转换身形。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一一《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
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的三次建交高峰。
如下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清王朝的对外态度。
(4分)
(2)材料二中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
依据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7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个建交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
27、(10分)经济政策是国家意志的反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一五”计划的宣传画《五年计划,四年完成》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发行的宣传海报《Work
Pays
America
(工作付酬的美国)》。
材料三《现代汉语词典》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年代及版次
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
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
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1)
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建设方针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
材料二反映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有何目的?
(3)
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2分)
28.(10分)
教育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汉武帝专置五经博士,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种著作被尊崇为五经亦自此始。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
更进一步地贯彻这个政策,开办太学。
太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为五经。
读经注重考据,释经要严守师法、家法,不可越雷池半步。
每年考试,通五经之一者,便授予下级咨询官吏之职,优秀者可充任皇帝侍从,更加优异者破格提拔。
材料二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
——卢梭《爱弥儿》
材料三教育部拟定发布了“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的调整设置方案”,仿照苏联高校模式,实施全国高校院系调整。
……除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外,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
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甘肃省 天水 一中 第二次 学业 水平 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