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教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582422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42
- 大小:57.74KB
中药学教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Word下载.docx
《中药学教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教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Word下载.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本草纲目》等著作的学术价值。
(2)中药学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无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5分钟)
(1)课时大体安排,学习方法,教学要求。
(2)交待课题。
复习提问
板书设计
总论绪言
一、中药的概念。
二、中药学的概念。
三、学习中药学的目的。
2.讲授(时间)(80分钟)
课题内容
(1)中药的概念,中药学的概念及特征。
(2)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3)历代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量及贡献等。
掌握要点
重点介绍历代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量及贡献等。
举例
《本草纲目》:
成书于明代(公元1578年),李时珍著,载药1892种。
重点难点
(1)中药的来源、特征、概念。
(2)历代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药学成就。
提问
3.小结(时间)(10分钟)
(1)总结中药及中药学的概念。
(2)总结历代本草对中药学发展的影响。
4.布置作业(时间)(5分钟)
去图书馆查阅课堂所讲授的本草著作,对其有进一步的认识。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及
中药学的发展
历代有代表性著作:
1.《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公元200年左右,载药365种,采取三品分类法。
2.《本草经集注》:
成书公元498年(南北朝梁代),作者陶弘景,双分类法。
3.《新修本草》:
成书于唐代(公元659年),载药844种,作者为苏敬等。
4.《证类本草》:
成书于宋代,作者唐慎微。
5.《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成书明代,载药1892种。
6.《本草纲目拾遗》:
成书于清代,作者赵学敏。
7.《中华本草》
课题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1)掌握炮制的概念及目的。
(2)熟悉火制法等常用炮制方法。
(3)了解其余炮制方法。
教学重点
(1)炮制的目的。
(2)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的方法及意义。
(1)炙的方法及作用意义。
(2)水飞的方法及作用意义。
讲问综合法
(1)简要复习前次课的内容。
(2)课题:
炮制的概念、方法及意义。
(1)何为中药及中药学?
(2)《本草纲目》的成书年代、作者及载药量。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概念。
二、炮制的目的。
三、炮制的方法。
2.讲授(时间)(85分钟)
(1)炮制的概念。
(2)炮制的目的。
(3)炮制的方法。
(1)炮制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淬法的作用目的及具体炮制。
(2)潬、水飞、煨、淬法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水火共制四种方法的目的意义。
3.小结(时间)(5分钟)
(1)总结炮制的五种方法。
(2)总结炮制的总体目的意义。
(1)什么叫炮制?
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2)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些?
其意义如何?
(一)修制
(二)水制:
洗、漂、润、泡、水飞等。
(三)火制:
炒、炙、煅、煨。
(四)水火共制:
煮、蒸、潬、淬。
(五)其他制法:
制霜、发酵、发芽等。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部分)
第一节四气第二节五味第三节升降浮沉
(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
(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四气、五味的概念。
(2)四气和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3)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甘味能调和,既调和脾胃又调和诸药。
(2)苦味能泻下,包含通泄、降泄、清泄三方法。
介绍课题——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及升降浮沉的概念等。
炮制的概念、目的、作用及方法。
第一节四气
一、概念
二、作用及适应证
三、临床意义
(1)中药的性能
(2)四气的概念、作用、适应证及临床意义。
(3)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包括淡、涩味)。
(4)升降浮沉的概念及作用,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辛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能散(发散表邪),能行(行气、行血),用治表证及气滞血瘀证。
(1)甘味的能补、能缓、能和;
苦味的能燥、能泄、能坚阴。
(2)升降浮沉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苦味药的作用及适应证,并解释坚阴作用。
(2)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
3.小结(时间)(10分钟)
(1)总结中药的性能理论。
(2)总结四气五味的概念、作用及适应证。
(3)总结升降浮沉的概念、作用及影响其的因素。
(1)试述中药“味”的含义。
药味共有哪几种?
(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各如何?
(3)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是怎样认定的?
第二节五味
三、气、味的综合作用
第三节升降浮沉
二、作用
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四、临床意义
第四节归经第五节毒性
(1)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2)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3)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
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
(2)古代及现代对毒性认识的不同点。
1.导言(时间)(3分钟)
介绍课题——归经理论、毒性。
(1)四气的概念及作用。
第四节归经
一、归经的概念
二、临床意义
三、何为“引经药”
2.讲授(时间)(40分钟)
(1)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2)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归经的含义:
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药物的归经是怎样确定的?
根据课堂讲授,回答药物归经的确定依据。
(1)总结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2)总结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4.布置作业(时间)(2分钟)
(1)何为归经?
(2)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毒性
一、毒的含义
二、临床应用
三、中毒的主要原因
四、有毒药物的使用原则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
(1)掌握配伍的含义及目的。
(2)掌握药物“七情”的含义及其与配伍的关系。
(3)掌握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含义。
(4)熟悉正确对待药物单用和配伍关系的原则。
(5)了解《本经》对药物“七情”的论述。
(1)配伍的含义及目的。
(2)药物“七情”的含义及其与配伍的关系。
(1)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含义。
(2)相畏与相杀的区别。
介绍课题——中药的配伍。
(2)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配伍的含义及目的
二、药物“七情”的内容
1.单行
2.相须
3.相使
4.相畏
(3)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含义。
(2)药物“七情”的含义及其配伍关系。
相杀的含义为:
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3)相畏与相杀的区别。
相畏与相杀的含义有何区别?
3.小结(时间)(5分钟)
(1)总结药物“七情”的含义及其与配伍的关系。
(2)药物“七情”配伍的临床意义?
药物“七情”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
5.相杀
6.相恶
7.相反
三、临床意义
第六章用药禁忌
(1)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的内容。
(2)掌握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的含义、内容及对待十八反、十九畏的正确态度。
(3)掌握“十九畏”与“相畏”的区别。
(4)熟悉服药时饮食禁忌的含义及一般原则。
(1)用药禁忌的内容。
(2)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的含义及内容。
(1)对待十八反、十九畏的正确态度。
(2)“十九畏”与“相畏”的区别。
(3)妊娠用药禁忌的含义、禁用的原因、禁用和慎用药物的类型、妊娠禁忌药不等于是堕胎药的原因。
介绍课题——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一)十八反内容
(二)十九畏内容
二、妊娠禁忌内容
(一)禁用药
(二)慎用药
(1)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的内容。
(3)服药时饮食禁忌的含义及一般原则。
十八反的主要内容是:
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反乌头;
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反藜芦;
甘遂、大戟、海藻、芫花反甘草。
(3)对待十八反、十九畏的正确态度。
(4)“十九畏”与“相畏”的区别。
(5)妊娠用药禁忌的含义禁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教案 黑龙江 中医药 大学 基础 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