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Word格式.doc
- 文档编号:14571691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
- 页数:46
- 大小:161KB
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Word格式.doc
《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Word格式.doc(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4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 4
1.2.5监控(monitoring) 4
1.3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方法、局限 6
1.3.1内部控制的目标 6
1.3.2内部控制的原则 6
1.3.3内部控制的方法 7
1.3.4内部控制的局限 12
1.4我国内部控制发展状况 13
1.4.1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现状 13
第二章×
公司情况简介 15
2.1公司的基本情况 15
2.2公司现有制度建设情况 17
2.3公司在现金流管理方面的基本情况 18
2.3.1现金管理概述 18
2.3.2现金收入的管理 19
2.3.3现金支出的管理 20
第三章对×
公司现金流内控制度的评价 20
3.1×
公司内部现金流控制情况概要 20
3.2×
公司现金流内部控制的成功之处 21
3.3×
公司现金流内部控制的弱点 22
第四章完善×
公司现金流财务内部控制的设想 26
4.1现金流内部控制的目标 26
4.2建立健全×
公司现金流的内部控制 28
4.2.1营造现金流管理的控制环境 28
4.2.2加强对影响企业现金流的各种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31
4.2.3规范和完善现金流的各种控制活动 33
4.2.4建立和完善现金流方面的信息系统,加强信息沟通 38
4.2.5强化对现金流的监控 39
致谢 42
参考文献 43
现金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以及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间的差额形成的现金净流量。
这里,现金包括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以及能随时变现为确定金额用于支付的其他资产。
现金流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的。
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关注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也日益重视企业现金流的流入和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比获取利润的能力更加重要。
如果一个企业长期不能实现盈利,那么她必将倒闭;
但是,如果一家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获取适当现金流,以偿还到期债务,那么,她就面临破产的威胁。
如何加强现金流的管理和控制也就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拟就运用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来分析如何加强企业现金流的管理和控制,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
第一章内部控制理论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需要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时,形成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就需要一系列严密而科学的管理制度对这种关系加以规范和约束,以使这种委托关系得以健康的发展,并使关系双方从中受益。
同时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也需要一套科学的制度对组织的成员加以规范和约束,以达到组织目标。
这样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与此同时,相应的内控理论也逐步得到完善。
1.1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
按照比较权威和普遍的一种归纳,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在20世纪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将内部控制的发展演变归纳为四个阶段,本文采纳了郑洪涛博士的归纳。
:
1.1.1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
在这一阶段,基本上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
其基本假设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无意识犯同样错误的机会很小;
两个或两以上的部门或人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其主要特点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控制。
这样每一项业务必须经过多个人员或多个部门交叉检查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无意识的出现差错和有意识的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1.1.2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70年代)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危机过后,各企业纷纷加强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与监督,这些控制与监督已逐渐深入到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全部经营活动中,而这些活动也远远超出了财务与会计的控制范围。
这些控制活动的实践也促进了控制理论的发展。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首次提出并解释了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完整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在这一阶段,内部控制制度被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
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
1.1.3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controlstructure)阶段(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审计准则文告第55号》,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取代“内部控制”的概念。
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内部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
1.1.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internal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
进入90年代,美国COSO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OfTheTreadwayCommission)提出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其构成要素包括:
控制环境(control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appraisal)、控制活动(controlactivity)、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监控(monitoring)五个方面。
可以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提出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它是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1.2内部控制框架的要素及主要特点
1.2.1控制环境(controlenvironment)
任何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
人的活动在环境中进行,人的品性包括操守、价值观和能力等,它们既是构成环境的重要要素,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环境要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
这些环境要素包括:
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人员的品行与素质、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管理控制方法、外部影响等。
1.2.2风险评估(riskappraisal)
企业必须制定目标,该目标必须和销售、生产、行销、财务等作业相结合。
为此,企业也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适时加以控制和处理。
这些风险包括来自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等方面的风险和企业内部的决策失误、执行不力、生产故障等方面的风险。
1.2.3控制活动(controlactivity)
企业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以帮助管理层保证“为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其用以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所必须采取的行动业已有效落实”。
这些政策和程序包括:
交易授权、职责划分、业务流程及操作流程、业务记录、规章制度、独立检查规章制度、控制标准等。
1.2.4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
围绕在控制活动周围的是信息和沟通系统。
这些系统使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信息,并利用它们进行相应的活动。
这种信息反馈的速度、准确性如何,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指令的正确性和纠偏措施的准确性。
1.2.5监控(monitoring)
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
这种监控包括各单位或部门的各级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自己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检查和内部有关内部控制的专门部门所进行的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
和以前的内部控制理论相比,COSO报告提出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观点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载《会计研究》2000.5
。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了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COSO报告认为,不仅仅是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或董事会,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确立这种组织思想有利于将企业的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使其主动地维护及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而不是与管理层对立,被动地执行内部控制。
2、强调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
COSO报告认为,经营过程是指通过规划、执行及监督等基本的管理过程对企业加以管理。
这个过程由组织的某一单位或部门进行,或由若干个单位或(及)部门共同进行。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一部份,与经营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凌驾于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上,它使经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监督企业经营过程的持续进行。
内部控制只是管理的一种工具,并不能取代管理。
3、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停止,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也不会停止。
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是一项死的制度或机械的规定,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趋于完善。
内部控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4、强调“人”的重要性。
COSO报告特别强调,内部控制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企业员工的影响,透过企业之内的人所做的行为及所说的话而完成。
企业的目标是由人来制定的,同时也是由人设定的机制来控制的。
同时,内部控制也影响着人的行为。
5、强调“软控制”的作用。
相对于以前的内部控制理论,COSO报告更加强调“软控制”的作用。
比如该报告认为管理者及其他管理阶层的执行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管理者的经营风格、管理哲学、企业文化、内控意识等都是影响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
6、强调风险意识。
现代企业时刻面临着各种来自企业内外的风险。
COSO报告认为各种组织都面临着各种风险,管理阶层必须密切注意各种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
7、揉合了管理与控制的界限。
在COSO报告中,已难以严格区分控制与管理的界限,二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已融合在一起了。
8、强调内部控制的分类及目标。
COSO报告中单独对内部控制目标进行了解析和阐释。
目标是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虽然它不是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但却是内部控制的先决条件,也是促成内部控制的要件。
如果企业的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 现金流 财务 内部 控制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