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确定位置 精品导学案 对应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546714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79.50KB
31确定位置 精品导学案 对应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31确定位置 精品导学案 对应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确定位置 精品导学案 对应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你是如何找到你的位置的?
让学生讨论,交流课本中的问题,再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得的结果口述出来。
总结:
“6排3号”指的是第六排的3号座位。
可以简写为(6,3)
(2)议一议
①让学生相互讨论,老师引导,最后老师在学生充分展开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概念。
在电影院中只有一层时,需知道两个数据。
如:
排,号,而且几层时,还需要层数。
②在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其他方法吗?
让学生之间交流。
方法如下:
a、在查某同学的家庭住址时,应看他家住几号楼几单元几号。
b、在教室找某个同学的位置,需看他是第几楼排第几竖排的交叉点上。
c、在海上确定某一位置时,应确定其方位角和距离。
d、应查它所处的经度和纬度。
经度和纬度的交叉即为所求
4、出示例题
(1)例题讲解,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
(2)学生练习。
投影仪:
随堂练习1学生回答,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
5、学生讨论课本“议一议”,并总结出结果
结果:
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6、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那些内容,你能总结出来吗?
(1)学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2)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
7、作业:
习题5.1
6.4数据的离散程度
【预习展示】
1、完成课本149页引例
2、一组数据中_______与__________的差,称为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探究新知】
1、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准差是方差的_______________
3、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数据越_________
【典型例题1】
甲、乙两位学生本学年每个单元的数学测验成绩如下(单位:
分)
甲:
909492899592乙:
1008793999089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甲、乙的6次单元测验成绩的方差分别是多少?
(3)这两位同学的成绩各有什么特点?
(4)现要从中选出一人参加“希望杯”竞赛,历届比赛成绩表明,成绩达到95分以上才能进入决赛,你认为应选谁参加这项竞赛更合适,为什么?
【典型例题2】如图是某一天A、B两地的气温变化图。
问:
(1)这一天A、B两地的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
(2)A地这一天气温的极差、方差分别是多少?
B地呢?
B地
(3)A、B两地的气候各有什么特点?
A地
讨论: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那么,是不是方差越小就表示这组数据离散程度越低?
【典型例题3】某校从甲、乙两名优秀选手中选一名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跳远比赛.预先对这两名选手测试了10次,他们的成绩(单位:
cm)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的成绩
585
596
610
598
612
597
604
600
613
601
乙的成绩
618
580
574
593
590
624
(1)甲、乙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甲、乙这10次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是多少?
(3)这两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各有什么特点?
(4)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596cm就很可能夺冠,你认为为了夺冠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
(5)如果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610cm就能打破记录,你认为为了打破记录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
【巩固练习】
【A】:
1.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
(1)1,2,3,4,5;
(2)103,102,98,101,99。
2.在统计中,样本的标准差可以反映这组数据的()
A.平均状态B.分布规律C.离散程度D.数值大小
3.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S2=[(-30)2+(-30)]2+…+(-30)2]中,数字20和30分别表示样本中的()
A.众数、中位数B.方差、标准差
C.样本中数据的个数、平均数D.样本中数据的个数、中位数
4.甲、乙、丙三台包装机同时分装质量为400g的茶叶,从它们各自分装的茶叶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盒,得到它们的实际质量的方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认为三台包装机中,包装机包装的茶叶质量最稳定。
甲包装机
乙包装机
丙包装机
方差
31.96
7.96
16.32
5.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5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7106710乙:
781087
则两名战士中__________的射击成绩更稳定
6.五个数1、2、4、5、a的平均数是3,则a=_______,这五个数的方差是__________
【B】:
已知数据,,的方差是4,标准差是2,那么+3,+3,+3的方差是_____。
标准差是___________.
【C】:
已知数据,,的方差是4,标准差是2,那么2,2,2的方差是_____。
【感悟收获】
【检测】
【A】
1.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在相同条件下射击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为7环,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是:
S2甲=3,S2乙=1.2,成绩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
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后,甲、乙两班的数学成绩(单位:
分)的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班级
考试人数
平均分
中位数
众数
甲
55
88
76
81
108
乙
85
72
80
112
从成绩的波动情况来看,________班学生的成绩的波动更大
【B】
3.学校五名队员年龄分别是17、15、17、16、15,其方差是0.8,则三年后这五名队员年龄的方差()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
4.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量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与36℃的上下波动数据为:
0.2,0.3,0.1,0.1,0,0.2,0.1,0.1,0.1,0,则对这10天中该学生的体温波动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A.平均数为0.12B.众数为0.1C.中位数为0.1D.方差为0.02
5、.在方差的计算公式中,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的意义可以是()
A.数据的个数和方差B.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D.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6.一组数据13,14,15,16,17的标准差是()
A.B.10 C.0 D.2
【C】
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那么另一组数据3-2,3-2,3-2,3-2,3-2的平均数是________,方差是________。
4.4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第一环节 复习引入
内容:
提问:
(1)什么是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3)一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
目的:
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温故而知新.
第二环节 初步探究
内容1:
展示实际情境
提供两个问题情境,供老师选用.
实际情境一:
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秒)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式;
(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
要求v与t之间的关系式,首先应观察图象,确定函数的类型,然后根据函数的类型设它对应的解析式,再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
实际情境二:
假定甲、乙二人在一项赛跑中路程与时间
的关系如图所示.
(1)这是一次多少米的赛跑?
(2)甲、乙二人谁先到达终点?
(3)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4)求甲、乙二人与的函数关系式.
利用函数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掌握确定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即待定系数法,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确定正比例函数只需一个条件.情景一、二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取,情景二几个问题有一定的梯度,学生可能更易写出函数关系式.
教学注意事项:
学生可能会用图象所反映的实际意义来求函数表达式,如先求出速度,再写表达式,教师应给予肯定,但要注意比较两种方法异同,并突出待定系数法.
内容2:
想一想:
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
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加以归纳总结。
这个问题涉及到数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概念——基本量.由于一次函数有两个基本量、,所以需要两个条件来确定.
第三环节 深入探究
例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厘米)是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cm;
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kg时,弹簧长16cm。
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时弹簧的长度.
解:
设,根据题意,得
14.5=,①
16=3+,②
将代入②,得.
所以在弹性限度内,.
当时,(厘米).
即物体的质量为千克时,弹簧长度为厘米.
引例中设置的是利用函数图象求函数表达式,这个例子选取的是弹簧的一个物理现象,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不同的情景中获取信息求一次函数表达式,进一步体会函数表达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这道例题关键在于求一次函数表达式,在求出一般情况后,第二个问题就是求函数值的问题可迎刃而解.
学生除了从函数的观点来考虑这个问题之外,还有学生是用推理的方式:
挂3千克伸长了1.5厘米,则每千克伸长了0.5厘米,同样可以得到与间的关系式.对此,教师应给予肯定,并指出两种方法考虑的角度和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大家思考一下,在上面的两个题中,有哪些步骤是相同的,你能否总结出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步骤.
求函数表达式的步骤有:
1.设一次函数表达式.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有关方程.
3.解方程.
4.把求出的k,b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即可.
对求一次函数表达式方法的归纳和提升。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出这种先将表达式中未知系数用字母表示出来,再根据条件求出这个未知系数,这种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第四环节 反馈练习
1.如图,直线是一次函数的图象,求它的表达式.
2.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1),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点B(1,)和点C(,0).
3.如图,直线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填空:
(1),;
(2)当时,;
(3)当时,.
4.已知直线与直线平行,且与y轴交于点(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1 确定位置 精品导学案 对应练习题附答案 确定 位置 精品 导学案 对应 练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