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docx
- 文档编号:14545698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49.49KB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docx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滁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安徽省滁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论在北京音乐厅还是瑞典皇家歌剧院,那钢琴演奏出来的激越雄浑、清脆婉约、可歌可泣的乐曲都萦绕于我的脑海,久久不去。
②在与洪涝灾害的斗争中,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胜利面前,他们安之若素。
③执信中学的荷塘,紧邻文化走廊与奉恩堂,又有垂柳、桂花、木棉围绕,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也称得上是别具一格。
④用高三并不可怕,关键就在于“坚持”二字,假如有人不能坚持到底,就可能发生生功亏一篑的悲剧。
⑤春节期间,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一些大城市十室九空,进入“空城模式”:
马路空荡、路人零星、商铺紧锁……
⑥《西游记》这部小说,看起来荒诞不经,细究起来却处处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揭露。
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
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①对象不当,“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句中说“乐曲”,不当。
②不合语境,“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句中说“在胜利面前”,不当。
③使用正确,“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独特的格调。
④使用正确,“功亏一篑”,指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
⑤不合语境,“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句中说的是因务工人员返乡导致城市人口变少,不合语境。
⑥使用正确,“荒诞不经”,指荒唐离奇,不合情理。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些年,通过走访调研,使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小型水利工程、农村道路建设等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收到了良好效果。
B.目前,我们能否核查出政府贫困资金的使用中存在扶不准、挪用漏出等问题,关键在于第三方监督、发布公告公示等制度的落实要到位。
C.近一个世纪前,著名学者陈寅恪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大学树立了通往创新之路的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
D.根据《大河报)调查显示,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各地财政监察办事处已依法下达处理决定,检查的整体情况也向各级党委政府做了通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题中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除“通过”或“使”;。
B项,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把“要”改为“是否”;D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要么是“根据《大河报》调查”,要么是“《大河报》调查显示”。
点睛:
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
此题选项D“根据《大河报》调查”和“《大河报》调查显示”两个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些地方着力修复文物,出发点是好的,不能说他们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①这种意识很多时候变成了一种想当然的“意志”:
往往说干就干,缺乏必要的议事程序、论证过程、结果②没有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③给文物造成了损害。
文物是不可复得的瑰宝,④文物的任何施工都应格外审慎,不能草率动工。
胡乱“保护”,本质上⑤是一种破坏,虽然这和故意推倒文物盖楼性质不同,⑥后果一致,都会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灾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只是
不仅
反而
对
也
但
B
但是
非但
还
且
仅
且
C
而是
虽然
甚至
对
却
但
D
但是
当然
也
于
只
却
A.AB.BC.CD.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关联词语,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题中第②③处宜用表递进的关联词。
可排除C、D两项;第⑤处不宜填“仅”,第⑥处不宜填“且”,可排除B项;由此得到答案A。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经》中的风分属十五国风,各以诸侯国名或地域名为称,这本身就是《诗经》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信息。
无国不有其美,无国不有其劣,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确实可以通过《诗经》所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特色考俗尚之美恶,观政治之得失,继承和传递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于为人为事做有效的扬弃取舍。
。
《诗经》中的《邶风》、《鄘风》、《卫风》三风产生在河淇流域,真实而艺术地展示了卫地的地域文化特征。
卫地所处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卫地又是殷商王畿故地,殷余民中的贤哲也多居于此,拥有殷商文化的精华无可置疑,这一点是卫地文化发展的深厚基础。
开国之初卫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比其他非殷商王畿之地的诸侯国要先进发达。
钱穆先生认为同为姬姓的鲁、卫两国代表了春秋宗法封建国家文化的最高水平,这两个国家在春秋史上主要对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梁启超先生充分认可鲁、卫同为春秋时期文化的中坚,乃中国文明最渊浩之源泉。
卫国是西周春秋时期著名的君子之邦,史载吴公子季札适卫,言及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感慨“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能够令国家“未有患也”的君子应该符合多重评判标准,既要有很高的个人道德修养,又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具备一定的能力,是德、才兼备之人。
卫康叔、卫武公之美名已广为世人所知,后世一直盛赞康叔之风,肯定康叔在卫地发展治理中积极有效的首创之功,卫国多君子可看作是康叔之风的内容之一。
卫武公是卫国诸多君子的又一典范,《卫风·淇奥》从服饰、气度、言语、修德等方面盛赞其君子之风,朱熹高誉卫武公,认为卫国诸君中没有可以跟卫武公相提并论者。
卫国被誉为“国多君子”,国中诸多君子的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是有德之人。
这也表明了周人对殷商尊神敬鬼天命观的反思,他们不再是“率民以事神”,而是“敬鬼神而远之”。
尊神敬鬼不是治国安民的唯一条件,在周人看来,以德治民、敬德保民更加重要,这是思想领域内从重神事转向重人事,从神治走向德治的变化,这种明显进步的思想意识为后世的安邦治国者提供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育引导和启示。
作为一部史料记载非常丰富的诗歌总集,《诗经》具有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后世观之,则同样体现出了读史明志、读诗明志的双重教育功效,以古为鉴,古之君子甚众,卫地君子尤多,卫地诸君子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态度和方法上为后人起到了很好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引领作用。
当前精神家园的缺失是毋庸讳言的一个社会问题,这份缺失源于君子之为为的弱化,源于我们与正能量的疏离,我们实在太有理由从卫国诸君子处汲取人生征途中不可或缺的积极健康的精神力量,进而改善现在的这种弱化和疏离的状况,去找回我们的精神家园。
(选自《<诗经>地域文化教育价值考论》,有删减)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地处于中原地区,是殷商王畿故地,拥有殷商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所以殷余民中的贤哲多居于此。
B.每个国家都有美与劣,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可以从《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特色来了解俗尚的美恶,知道政治的得失。
C.《诗经》中的“风”包括十五国风,以西周时期诸侯国名或地域名分为《邶风》、《鄘风》、《卫风》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D.钱穆先生和梁启超先生都充分认可鲁、卫两国在春秋时期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春秋史上对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卫国是西周春秋时期著名的君子之邦,这在史籍中有记载,这与卫地诸君子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的态度和方法有一定关系。
B.康叔的美誉为后世所传,受后世盛赞,“康叔之风”已经成为贤德的代名词,卫武公就是受康叔的影响而成为卫国君子中的另一典范。
C.“卫多君子,未有患也”,其中卫国的卫康叔、卫武公就是既有个人道德修养,又有社会责任感,还具备一定能力,德才兼备的人。
D.卫武公在服饰、气度、言语、修德等方面受到过赞颂。
朱熹对卫武公推崇备至,认为卫国诸君中没有人可以跟卫武公相提并论。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人不再是“率民以事神”,而是“敬鬼神而远之”,这相比殷商时代人们尊神敬鬼的天命观是一种很明显的进步。
B.周人“敬鬼神而远之”,他们认为以德治民、敬德保民更加重要,这种思想意识也为后人安邦治国提供了有价值的教育引导和启示。
C.当前精神家园缺失,我们只要强化君子之为,不断传播正能量,从卫国诸君子处汲取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就可以找回失去的精神家园。
D.“读史明志、读诗明志”,《诗经》正是兼具史学和文学双重价值的经典之作,其中记载的卫地诸君子能为后人起到价值判断和道德引领作用。
【答案】
4.A
5.B
6.C
【解析】
4.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A项,因果关系错误,原文“卫地所处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卫地又是殷商王畿故地,殷余民中的贤哲也多居于此”,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
点睛:
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5.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B项,推论不当“卫国多君子可看作是康权之风的内容之一“并不能直接推论出“卫武公就是受康权的影响而成为卫国君子中的另一典范”。
另外“康权之风“是贤德的代名词也于文无据。
6.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文中的观点的考核。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C项,不是“只要强化君子之为,不断传播正能量,从卫国诸君子处汲取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就一定能“找回失去的精神家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遗落在乡村的果子
刘国芳
我们已经去过好几次黄源了,这个村有许多老房子。
这天,我们又去了,才进村,就有一伙孩子跟在我们后面,这些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五六岁。
见了我们,大一些的孩子会说:
“又来看老房子呀?
”
我们笑笑说:
“来看老房子。
”
然后我们在那些房子间穿行,孩子仍跟在我们后面,还说:
“都是些烂房子,又没有人住,有什么可看的。
”
孩子说对了,房子确实很烂,也没人住。
莫说这些烂房子,就是刚盖好的新房,因为主人出去打工了,那些房子也是门上一把锁,关了。
我们当中有个人,第一次来,见了那么多孩子,就问:
“这个村怎么这么多小孩,大人倒见不到一个。
”
一个孩子接嘴说:
“我奶奶在家,她到地里去了。
”
我说:
“大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村里除了老人就是孩子。
”
我说着时,看到一个老人了,站在一棵树下。
是一棵枣子树,秋天时节,枣子熟了红了。
一个孩子见了枣子树,忽地蹿过去。
这个孩子,我后来知道他的名字就叫康枣,身上的衣服脏得像刮刀布。
看见这个叫康枣的孩子往枣子树下去,我以为他要摘枣子吃,但错了,康枣摘了枣子不是吃,而是当石头,往其他孩子身上扔。
其他孩子也蹿到枣子树下摘枣子,摘了去扔那个叫康枣的孩子。
然后便互相扔来扔去,跑走了。
我们在孩子跑走后走近了老人,我说:
“这些孩子怎么把枣子当石头扔呀,多浪费。
”
老人说:
“这家人打工去了,几年都没回来,每年枣子都烂了落了。
”
我说:
“你们也可以摘了吃呀。
”
老人说:
“村里人走得差不多了,到处都是枣子,哪吃得完。
”
老人这么一说,我们才发现,村里真的到处都是枣子树。
那些枣子都熟了红了,一些熟透了,掉得满地都是。
而且,不但是枣子熟了没人摘,柿子熟了,也没人去摘。
因为过了几天我们又去了黄源,在村口就发现好几棵柿子树,那些柿子熟透了,掉了一地,也没人摘。
这时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走来了,我便问老人说:
“我们可以摘树上的柿子吃吗?
”
老人说:
“可以。
”
那孩子也说话了,他说:
“想摘多少摘多少。
”
我看着孩子,问道:
“你叫什么呀?
”
孩子说:
“我叫李子。
”
孩子说着时,我们摘了柿子,给他吃,但这个叫李子的孩子不要,他说:
“不要,我家有。
”
我们只好自己吃,熟透了,好甜。
我于是问老人说:
“这么好吃的柿子怎么不摘了卖?
”
老人说:
“划不来,摘一天柿子也卖不了几个钱,而打一天工,可以赚好几百。
”
我说:
“那不浪费了?
”
老人说:
“浪费也没办法。
”
在黄源,许多橘子熟了,也没人摘,那些橘子最后黑了,同样落在地上,让人可惜。
过来些时候,我们又去了。
这天,看到的是很多柚子树下落了一地的柚子。
康枣和李子还有其他孩子同样跟在我们身后,在柚子树下,他们把柚子当球踢来踢去。
踢了一会儿,他们就打闹起来,那李子打了康枣一下,然后爬到柚子树上去。
在树上,李子跟康枣说:
“有本事上来呀。
”
康枣也往树上爬,但康枣穿着大人衣服,很笨拙,他倒是爬了上去,但树枝被他弄得摇来摇去,跌下来不少柚子。
忽地,康枣也失足跌了下来。
跌痛了,康枣趴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那个李子看康枣跌下树去,便往树下爬,可能手忙脚乱,他也一屁股跌在地上,痛得哇哇大叫。
我看着他们,忽然想到,这些孩子,其实也是遗落在乡村的果子。
(选自《小说月刊》)
7.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康枣和李子相继从树上跌落,痛得大哭结尾,寄寓了作者对这些些留守孩子的同情,表达了对乡村以及孩子前途命运的担忧。
B.小说的对话简洁传神,通过“我”与老人、孩子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揭示了社会时代背景,巧妙将乡村故事与当前时代联系起来。
C.小说将笔墨集中到叫康枣、李子的孩子身上,通过刻画康枣肮脏而滑稽的穿着和言行来折射了留守孩子的群体形象,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别具匠心。
D.小说以“我们”去黄源看老房子为契机,着重描述乡村的房屋和果树,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冷清、衰败、荒芜的乡村图景,读后令人倍觉心酸。
8.“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9.小说以“遗落在乡村的果子”为标题,有什么寓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
7.D
8.①“我”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情节发展,将小说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②“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借助第一人称“我”之口叙述,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③通过抒写“我”的感受,表达“我”的思考,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
9.①明指乡村里成熟后无人采摘,烂了落了的果子。
②暗喻乡村里像果子一样不被重视、缺乏关爱的留守孩子。
③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在市场经济和打工潮的冲击下农村日益衰落的社会现实的忧虑。
【解析】
7.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结尾,B项考核结构,C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内容,其中D项,“着重描述乡村的房屋和果树”不准确,更重要的是写人;“衰败、荒芜”也言过其实。
8.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我”的作用的题目,首先从第一人称的角度答出通用效果,然后从文章的结构、主旨、形象等角度分析作用。
此题从人称角度看,“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借助第一人称“我”之口叙述,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从结构看,“我”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情节发展,将小说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从主旨的角度看通过抒写“我”的感受,表达“我”的思考,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
点睛:
此题考核赏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主要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首先明确的是“我”作为第一人称的作用:
是事件的见证人,使文章真实可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表达情感。
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作用,一般情况下在结构上“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内容是“我”作为主要人物之外的人物,以我的所闻所见,突出主人公的某种性格特征。
还有从“我”的视角观察事物,便于表达情感。
9.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分析标题的含义的题目,回答时注意从情节的角度分析表层作用,结合主旨分析深层的作用。
此题从情节看明指乡村里成熟后无人采摘,烂了落了的果子;从主旨看暗喻乡村里像果子一样不被重视、缺乏关爱的留守孩子,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在市场经济和打工潮的冲击下农村日益衰落的社会现实的忧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英国脱欧:
全球化由此逆转?
戴维·卡梅伦绝对想不到,一场原本只是走过场的全民公投,竟惹出了如此之大的风波。
当他在2013年1月承诺保守党内的反对派,将就英国是否留在欧盟这一问题举行全民公投时,对提案被否决的必然性是有充分信心的。
的确,英国在货币和社会政策上向来独立于其他欧盟国家,有着漫长的“光荣孤立”历史,在外贸结构上对欧洲大陆也较少依赖。
但它毕竟是凭借统一市场的加成才完成了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复兴,受欧洲难民问题的冲击也较小。
即使是从70年代历经3试才“入欧”成功的波折看,贸然放弃在布鲁塞尔的席位也显得太过鲁莽。
但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1741万票对1614万票,领先3.8%,脱欧派胜出。
影响公投结果的不是卡梅伦内阁在舆论上做出的引导,而是从2013月到2016年6月,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一切。
欧盟以及美国无力阻止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并介入乌克兰局势,明白地显示了欧洲对自身影响力的一贯认知和实际效用之间的差距。
希腊债务危机历经诸多波折方达成妥协案,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独立的英国,却使英国民众直观地感受到每年输入欧盟的巨额财政贡献正在被浪费。
继希腊之后,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爱尔兰这四个国家的巨额赤字似乎也需要英国纳税人来贴补。
其间还夹杂着“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崛起和遍布全欧、层出不穷的暴力恐怖主义活动——《查理周刊》,巴黎、布鲁塞尔……一切都在唤起英国人对11年前伦敦“7·7”爆炸案以及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外来移民与本地居民冲突的负面记忆。
他们对欧盟及其象征的全球化的未来不再抱有信心,同时更倾向于将目前的一切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归咎于留欧;如此一来,公投结果自是不言而喻。
一场发生在欧洲一角的政策性投票,在一夜之间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和震惊,背后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始终未曾消散的全球普遍焦虑。
俄罗斯自行其是的单边主义,美国的战略收缩倾向和极端保守派代言人特朗普的崛起,欧盟的虚弱和内部分裂,全球大国在应对叙利亚内战以及恐怖主义问题上的迟缓犹疑,都在加深一种印象:
后“冷战”时代以加速全球化为核心的世界秩序在运转超过1/4个世纪之后,已经走到了总崩溃的边缘。
壁垒正在重新竖起——这一点和1929年大萧条之后席卷全球的自利主义、孤立主义浪潮毫无二致——首先是在大洲和大洲之间,接着是在大洲内部,最后浸渐到国家本身。
而人们被迫生活在这个碎片化的世界里,茫然无助。
我们可以用一万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对此轻松置之:
从公投结果出炉到英国实际脱欧之间还有整整两年的谈判时间,具体的技术问题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磋商和妥协。
英国在欧盟内部历来较强的独立性意味着脱欧造成的实际冲击并没有那么不可忍受。
已经有上百万选民在网络发出倡议,要求举行“二次公投”、修正此前的决议。
有望接替卡梅伦出任下一任首相的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为英国重回欧洲经济区,或组建独立的自贸区留出了口头上的回旋余地。
但这一切都不足以打消这个事件的象征性意义。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传统强国、安理会五常之一和欧洲第二大经济体,英国诉诸脱欧的决定正在成为这个焦虑时代的风向标。
自利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国际行动将变得越来越频繁,关于“世界是平的”、普遍繁荣和均质社会到来的愿景正在迅速消融。
若干年之后,我们或许会意识到在2016月24日,英国脱欧推倒了全球化进程逆转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暴风雨就要来了。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AB.BC.CD.D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对于叙利亚难民问题意见上的分歧,让欧盟的实际领导者德国与素来关系密切的东欧新入盟国家陷入“冷战”。
B.欧盟无力阻止俄罗斯介入乌克兰局势,说明欧洲对自身影响力的一贯认知和实际效用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C.英国脱欧公投在一夜之间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和震惊的背后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本来已经消散的全球普遍焦虑。
D.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为英国重回欧洲经济区,或组建独立的自贸区留出了回旋余地。
E.作者认为英国脱欧虽然是一个微小的时间,但是对全球化进程的逆转造成了影响。
12.英国脱欧对国际社会将造成哪些影响?
请简要概括。
【答案】
10.B
11.BE
12.①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和震惊;②上百万选民在网络发出倡议,要求举行“二次公投”、修正此前的决议;③推倒了全球化进程逆转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成为这个焦虑时代的风向标;④自利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国际行动将变得越来越频繁,关于……愿景正在迅速消融。
【解析】
10.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选项采用框架图的方式呈现,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脱欧造成的实际冲击并没有那么不可忍受”与“上百万选民倡议举行‘二次公投’”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其他三项均存在。
11.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应为准冷战状态,表述不当,C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本来已经消散的全球普遍焦虑”表述与原文不一致,原文“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始终未曾消散的全球普遍焦虑”;D项,鲍里斯·约翰逊留出的是口头上的回旋余地,选项将范围扩大了。
12.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一场发生在欧洲一角的政策性投票,在一夜之间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和震惊,背后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始终未曾消散的全球普遍焦虑”“后‘冷战’时代以加速全球化为核心的世界秩序在运转超过1/4个世纪之后,已经走到了总崩溃的边缘”“1929年大萧条之后席卷全球的自利主义、孤立主义浪潮毫无二致——首先是在大洲和大洲之间,接着是在大洲内部,最后浸渐到国家本身”“已经有上百万选民在网络发出倡议,要求举行‘二次公投’、修正此前的决议”“英国诉诸脱欧的决定正在成为这个焦虑时代的风向标。
自利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国际行动将变得越来越频繁,关于‘世界是平的’、普遍繁荣和均质社会到来的愿景正在迅速消融”“若干年之后,我们或许会意识到在2016月24日,英国脱欧推倒了全球化进程逆转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概括。
点睛: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安徽省 滁州市 高二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