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解读.docx
- 文档编号:14531566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05KB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解读.docx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解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解读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解读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1.道德的涵义、特征和功能
涵义: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
(1)特征:
•作为社会规范的特征(和法律、纪律比较):
“软”(非强制、不成文);
“广”(调整的范围和内容广泛);
“深”(自觉自律的内在要求,深入到思想和灵魂);
•作为个人品质的特征(和心理、个性等品质比较):
“情”:
道德就是人之常情、就是怜悯之心、同情之心、恻隐之心,就是相互关心、友爱、帮助,这和政治品质的原则性、坚定性,心理品质的成熟性,个性品质鲜明性、独立性是不同的,人们所说的情商主要就是指道德。
“稳”:
即稳定性,如道德与传统的内在联系,从小看大等,道德也许是人类文化系统中最具有惰性的文化因子,以此保持社会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俗”:
世俗、通俗,相对于政治的原则性、宏大性和宗教追求超凡脱俗的神圣性而言的,道德具有日常性、平常性、生活性、细微性,从小事看精神。
(2)功能:
社会功能:
认识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教育功能等。
个体功能:
如启智功能、协调(人际关系)功能、心理保健功能、情感慰藉功能、导向(人生或价值)功能、价值升华功能等。
2.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据是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在要求。
教师职业如果没有道德要求,就无法完成它的职业使命和实现它的职业职能,其内涵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都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只要有人和人的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
第二,同其他职业行为规范一样,教师的行为规范也可分为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两种。
技术规范侧重于职业操作的方式、程序等等,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而道德规范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
由于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这就使得教师的两类职业行为规范即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相互重叠。
比如,仪态端庄、诲人不倦等等,就既是教师的技术规范,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三,从教师的行为方式看,教师行为活动的职业意义与道德意义是交织在一起的,或者说,教师的“做事”与“做人”、教书与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境界本身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劳动工具。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师德与职业道德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相联系就是师德与职业道德具有一般共通性,相区别就是师德具有特殊性,它超越一般职业道德、从而具有全局性、超前性、导向性、示范性。
(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
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高度重视教育,以及全党、全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使师德远远地超出了本部门职业道德的范围,而上升到全社会各行各业职业道德之前,从而具有全局性。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必须遵循的要求是: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工作中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2)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
第一,师德有前瞻性。
要使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必须首先为之提供高科技人才,为此教师必须先行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师德有基础性。
夯实共和国强盛之基,要靠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大军,而教师就是培训大军的“教官”,他们的品德、立场、观点直接影响人才的质量。
第三,师德有超前性。
党和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超越一般而做到“打铁先要身板硬”。
师德建设超前的原则是: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要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师德具有导向性
第一,师德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导向作用,言传身教、表里一致是学校方向正确的政治保证。
第二,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质量标准。
要在执行落实过程中不走板、不变味,教师必须做到师德纯正崇高。
第三,要造就“四有”新人,教师要率先树立远大理想,抵制腐朽思想,给学生以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境界,带头艰苦奋斗,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树立优良道德风尚;增强法制观念,反对无政府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基础,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第四,不断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首先,教师的“红烛精神”本身就是师德超出一般道德规范的示范表率作用的集体体现;
其次,“为人师表”则是教师以自身优良品德为学生和社会做榜样,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能力表现在它明确区分教育活动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从而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辨别哪些教育观念是正确的、符合人性的,哪些教育观念是违反人性的;哪些教育行为是有利的、应该做的,哪些是教育行为是不利的、不应该做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幸福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低级庸俗的等等。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在向教师阐明基本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还以系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为教师提供全面、科学认识教育活动的工具。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凭借道德预测,预见教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及某种教育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为此做好道德选择的准备。
此外,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运用一定的师德观念、师德规范和准则去分析、评价自身与他人的教育行为。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四大方面,即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和行业保护功能。
1.教育功能
从伦理学上看,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即构成了教师的人格。
教师的人格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首先,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中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
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及组织者。
在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
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
教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人格、德操和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其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
古人讲,“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和蔼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能学得更好;同时,教师的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样会给学生以强烈的影响、感染和催化的功效。
再次,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此外,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的责任。
2.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它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也指向教师本身。
(1)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作用于学校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行为规范的约束来有效地调节教师职业活动中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并以此为依据,妥善地处理好学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育事业和社会其他方面之间的矛盾,以便形成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最佳结合。
(2)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一般道德品质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作为一种调节手段,促进教师一般道德品质的完善和提高。
一方面,通过外部社会舆论的监督和评价,促使教师坚持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终止和纠正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另一方面,当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外在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体的内在需求时,就会通过教师的良心和义务感经常地、主动地发挥作用,使教师自觉选择符合教育规律要求的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调节教师个体的职业行为。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适应全球化、本土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促使教师从道德的层面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
其二,帮助教师确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使命感,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和楷模;
其三,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强化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责任感。
3.促进功能
在实践领域,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在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
其一,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时代所受的道德教育对学生今后的道德形成和人格塑造有着深远影响。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道德风范,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精神面貌的学生。
随着一批批学生走向社会,教师的道德影响也会波及社会各个层次和领域。
其二,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在社区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其他社会场景中,虽然不提倡甚至反对教师死板地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出现,但是,蕴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职业道德原则和道德习惯会使教师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不知不觉的发挥作用。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道德结构模式。
1.教师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它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
第二,热爱学生;
第三,献身教育事业;
第四,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第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教师职业责任
所谓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换句话说,人民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
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
第四,对社会负责。
3.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教师劳动态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首先,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第二,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
第三,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
4.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5.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
第一,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
第二,要懂教育规律;
第三,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第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6.教师职业良心
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第一,有着强烈的教育信念;
第二,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不断反思,经常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
7.教师职业作风
所谓教师职业作风,就是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第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第二,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第三,忠诚坦白,平等待人;
第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8.教师职业荣誉
所谓教师职业荣誉,就是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教师荣誉有着巨大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推动教师更好地履行职业义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尽职尽责;二是教育和鼓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尊师重教,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教师必须认真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做出的贡献赢得社会的肯定与褒扬;
第二,教师必须掌握现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三,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新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观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人们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正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现代化及其观念正深入到传统的生活结构当中,带来了价值遵循的困惑。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动荡,社会利益的格局不断变化和调整,教师与所有社会成员一样,心态比较复杂,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审视教师职业的价值,努力为自己找到一个不落后于变革大潮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事业坐标。
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关于师德的价值取向和观念,也发生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一)两种教师职业道德观
1.理想主义的师德蓝图
师道是理想化的师德预设,是利益关系在教育劳动中的权衡规则与分配形式。
以个人利益为基点来权衡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行为方式,符合人类从自爱到他爱道德本性愿望;以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为基点来协调二者关系的行为方式,契合于社会进步向善的要求。
而反映社会利益的师道即理想化的师德正是基于后者而确立的。
理想化师德的特征是:
(1)起点高。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应该是高尚的人,因此,作为教师的社会成员应该选择以集体利益为基点来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
(2)精神价值凸显。
由于教师职业对物质利益的获得相对匮乏,社会支持以精神补偿,提倡以精神的丰盈弥补物质的稀缺,鼓励教师追求和获得职业内在利益(即自我实现等精神利益)以补偿外在利益之不足。
2.现实主义的师德构想
如果说理想主义师德观提倡的是优良师德的话,那么现实主义师德观研究的是不良师德现象。
前者着眼于高品位的价值引导,强调社会规范性的需要,而后者则以挑战问题的勇气,分析人性的内在需要,对现状及其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
(1)社会现实。
现实主义研究问题的起点是,尊重社会现实,不避讳不良师德现象的存在,从不良师德现象这个社会现实出发,考察师德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找到把不良师德限制在最小限度内的现实方法。
(2)人性现实。
理想化的师德要求教师成为圣人,具有圣人人格。
但教师首先是人,现实的人,而不是圣人。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现实生活中的教师,在除了职业角色之外,也是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人之本性驱使他愿意选择遵从己多他少的利己主义行为方式。
上面两大立足点决定了现实主义师德观的两大现实品格:
其一,道德底线定位。
即把道德评判合理化的起点聚合到较低层次上,定位于维持公共关系这个基本生活层面,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侵犯等。
其二,互助功利主义的嵌入。
互助的功利主义是一种通过行为主体之间互惠合作以最大限度的增进双方社会功利的行为规范。
互助既包括行为者增进自身利益的利己行为,也包括行为者牺牲自我利益的利他行为。
其实质是一种义利平衡观。
(三)理想与现实的统合:
可信而可爱的师德观
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观统合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即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
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
其构建应符合三大原则:
第一,服务性原则
服务性原则是指师德观的构建要立足于利他主义基点,把教育服务于社会和服务于他人的基本精神贯穿于理想化师德规范的价值——信仰系统层面中。
原因在于:
1.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目的、对象、手段、过程、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三大特点:
高尚性、奉献性和示范性。
2.作为一种教育伦理规则,师道具有明确的他律性:
即先在性、外在性和强制性。
3.教师群体是由知识分子组成,这一群体的特点是:
成就感强,自我实现的愿望迫切,容易把精神追求作为自我实现的主要方式和目的。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交往于陌生的业缘群体之中,但利益关系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又主动服务于他人。
第二,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是指师道对理想化师德的规定要以现实为背景,以发展的观点和变化的视角加以分析,使新型师德源于现实,贴近现实。
当今时代正在重整两大主要伦理观念:
道德评价标准的低度自我定位和互助功利主义的合理化。
1.道德评价标准的低度自我定位。
计划经济时代所大力推行的道德理想主义的共同取向是:
首先假设了一个道德最大化效果模式,以一种最高标准而非普通的标准为其伦理目标,并以此种方式将其推广到公众生活中去,作为一般公众的基本要求。
道德底线概念是针对道德理想主义的自我迷失与公共迷失而提出的一项具有修正意义的理论策略,它努力使伦理意义日常化、生活化,是一种普遍状态下的底线权利界限,向下突破便构成破坏性行为。
2.互助功利主义的嵌入。
功利论具有强烈的注重实利的现实性品格,它不仅颇具人性的切入性和社会实践性,而且实际已成为推进与激励社会性的一种机制。
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张力性原则
张力性原则是一种对服务性和时代性的统合思想,指新型师德的构建采取两极或多元制衡的策略,以避免单向极端的做法,利用两极的张力保持思想观念的平衡。
1.社会性道德与主体性道德的结合。
社会性道德调节的是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具有世俗化、易变性的特点;主体性道德是主体追求道德目的性和实现此目的的德性能力,调节的是主体自身,以及主体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关系,具有情感化和稳定性的特点。
社会性与主体性道德的结合,产生的便是伦理精神。
2.他律和自律的结合。
学术界关于此问题的争论有:
一是强调道德上的意志自律,认为只有自律才是道德的本质;二是认为道德规范应该制度化甚至法制化,十分强调他律性;三是认为道德的他律和自律是统一的。
作为一种为师的伦理规范,理想化的师德观是基于社会应然秩序的理解而产生的对教师行为的必然性认定,体现的是一种道德理性。
它的普遍性和应然性对教师个体而言是一种制约,具有先在性、外在性、强制性等他律特征。
但自律性的师德恰恰是建立在师道的这种他律性基础之上,教师个体只有接受认同这种来自社会性的约束,自愿遵守,自觉执行,修养到规范即是心愿的地步,师德的自律性才形成。
3.谋道性与谋生性的结合。
谋道主义道德持一种集体主义道德观,认为只有社会才有价值;谋生主义道德多与个人主义相联系,认为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个人道德系统可简化为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和帮助生存。
二者构成道德的两极,我们的任务不是消除两极,而是尊重并兼容两极的价值,努力营造张力,保持平衡,因为只有重新将人的利益与基本需要与合理的抱负相结合,人类才能生存下去。
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关系与层次
一个比较完整、有序立体式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应包括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
四种基本关系是:
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
三个基本层次是:
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理想层次着眼与从较高层次的理想状态对教师职业道德定位,它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对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高要求。
原则层次,着眼于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角度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位,它既表达了现实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考虑到我国教师现有的师德水平以及如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向更高层次迈进。
规则层次体现了对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底线要求,是每一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要求。
这些要求一般直指教师的外显行为特征,有很强的观察性和可操作性。
教师职业道德规则通常采用否定式语言格式,以明确在教育工作中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采用和呈现的。
六、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
根据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古今中外构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教训,我们按照四种基本关系范畴和三个基本层次要求,构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
(一)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实质上反映了教师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原则。
1.理想层面——忠诚并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人梯精神”、“红烛精神”便是其真实的写照。
2.原则层面——忠于职守、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3.规则层面:
——不准有违背国家法律、方针政策的言行,不准参与和支持有损于国家利益的活动;
——不得利用专业职务和专业工作(招生、考试等)之便,收受他人财物;
——不得在申请或晋升某一职务或职位之时出示虚假专业资格证明或做虚假陈述;
——不准做污染或破坏教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事,如故意损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时期 教师职业 道德 理论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