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基坑支护开挖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527399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90.58KB
地下室基坑支护开挖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地下室基坑支护开挖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基坑支护开挖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挖至-5.35m。
本工程北侧和南侧为本公司开阔空地,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加放坡进行支护,西侧因受场地限制采用一排三轴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结合土钉及坑内轻型井点降水,东侧受在建久盛路影响,采用土钉支护结合轻型井点降水,同时在基坑内布置深井降水。
根据设计工作量,结合我公司的实践经验以及现场的具体情况,在具有足够作业面的条件下,本工程土方开挖分二个施工段进行:
第一施工段:
从东侧的18#楼北侧开始开挖,挖至18#楼13轴、地下车库4轴、17#楼13轴。
第一施工段基底底标高为-5.75m,自然地坪标高为-1.2m。
第一块分三层开挖,机械挖土至基底底标高为-5.45m,由于不能一次性挖到工程桩,地下室基底上300m和承台由人工挖土完成。
具体每层开挖深度详见附后《分层开挖剖面图》。
第二施工段:
围护止水高压旋喷桩从10月1日开始施工,至10月24日完成,从11月1开始由北向南继续和西侧开挖。
第二施工段基底底标高为-5.75m,分三层开挖,机械挖至标高为-5.45m,由于不能碰到工程桩,其余均采用人工挖土,具体每层开挖深度详见附后《分层开挖部面图》。
采用二台PC200反铲挖机,开挖方向由北往南、由东往西二台反铲挖机同时挖土,基坑采取分段分层开挖,每段开挖长度不超过20m,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5m,做到开挖好一段,支护好一段,同时经常检查边坡情况,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1.2周围环境
本工程位于江干区九堡镇杨公村,北侧为拟建的配套公建,南侧为拟建的二期工程,西侧为四幢砖混居民楼,东侧为在建的久盛路,因西侧的四层砖混居民楼,距离基坑最近处约为14m。
距离东侧在建久盛路则为15米。
1.3场内地质情况
根据某城建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报告,拟建场地上部主要为钱塘江冲海积相沉积;
中部为海相沉积的淤泥质土层;
下部为冲积相沉积的粉质粘土、中砂、粗砂、砾砂和圆砾砂层;
下伏基岩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
根据外业勘探、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和双桥静力触探曲线线型分析、结合场地成因类型,在地表向下63.10m勘探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可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16个地质亚层。
各土层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素填土:
褐黄色、黄灰色、灰褐色,湿,松散~稍密,主要粉土和少量碎石组成,含植物根茎,层顶深度5.02~5.43m,层厚0.30~0.60m。
粘质粉土(Q34)褐黄色、灰黄色,湿,稍密,含铁锰质斑点和云母碎片;
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顶高层4.62~5.04m,层厚1.60~2.20m。
-1粘质粉土(Q34):
黄灰色,湿,稍密~中密,含云母碎片和少量腐植质,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顶高层2.68~3.24m,层厚3.50~4.30m。
-2粘质粉土(Q34),灰色,湿,中密,含云母碎片和少量腐植质,局部为砂质粉土,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顶高层-1.30~-0.57m,层厚1.60~2.30m。
-3砂质粉土(Q34):
灰色,湿,稍密~中密,含云母碎片和少量腐木,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顶高层-3.30~-2.48m,层厚2.80~4.90m。
-1砂质粉土夹粉砂(Q24):
灰色,湿,中密,含云母片和腐值质,夹粉砂,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顶高层-7.73~-5.43m,层厚3.10~5.60m。
-1-1粘质粉土(Q24):
灰色,湿,稍密,含云母片和腐植质,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顶高层-8.62m,层厚0.80m。
-2粘质粉土(Q24):
灰色,湿,稍密,含云母片和腐植质,局部为砂质粉土,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顶高层-12.72~-10.47m,层厚3.70~5.70m。
-1淤泥质粉质粘土(Q14):
灰色,流塑,含腐植质和少量贝壳碎屑,局部地段夹少量薄层粉土,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顶高层-17.62~-15.13m,层厚4.50~6.90m。
-2淤泥质粘土(Q14):
灰色,流塑,含腐植质和少量贝壳碎片,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层顶高层-22.12~-21.53m,层厚2.40~5.50m。
粉质粘土(Q23):
灰绿色,灰黄色,硬可塑~硬塑,含氧化铁和高岭土团块,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顶高层-27.62~-24.14m,层厚2.30~6.40m。
-1中砂(Q23):
灰色,饱和,中密,以中砂为主,颗粒相对均匀,局部相变为粗砂,粉砂,底部粗颗粒含量相对较高;
层顶层高-30.62~-27.60m,层厚7.40~12.30m。
-2砾砂(Q23):
灰色,中密,粒径大于2mm颗粒含量40~45%不等,最大粒径可达5cm,显亚圆形,成份以石英砂岩为主,以中粗砂和少量粘性土充填,胶结良好;
层顶高层-40.03~-37.24m,层厚2.90~6.20m。
-3粉质粘土(Q23):
灰色,软塑~可塑,含腐植质和少量植物残骸,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顶高层-43.73~-42.26m,层厚1.30~4.20m。
-4粗砂(Q23):
灰色,饱和,中密,以粗砂为主,颗粒相对均匀,底部夹少量砾石。
层顶高层-46.73~-44.16m,层厚2.80~6.40m。
-5圆砾(Q23):
灰色、灰褐色,中密,粒径大于2mm颗料含量约占50%~60%,呈次圆状,粒径最大超过8cm,一般2~3cm,成份以石英砂岩为主,以中粗砂和粘性土充填,胶结良好;
此层在纵向、横向均可能有变化。
层顶高层-51.08~-49.42m。
1.4不良地质情况:
本场地详细勘察施工时在勘探孔内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但场地上部层粘质粉土、层和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富含地下水,易产生流沙和管涌现象。
1.5场内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基坑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下表
层
号
土层
名称
w
(%)
γ
(Kn/m3)
e
压缩模
量(MPa)
直剪
三轴
c(KPa)
ф(º
)
e(KPa)
1
素填土
2
粘质粉土
29.7
18.8
0.866
10.29
20.5
3-1
28.4
19.0
11.43
9.0
18.3
3-2
28.1
19.1
11.80
7.5
31.2
3-3
砂质粉土
25.1
19.4
13.40
7.3
34.0
17.0
15.7
1.6地下水位情况:
本工程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25~0.80m标高处,本工程地下水位高、土层渗透系数大。
二、偏制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2、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3、JGJ/T11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4、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5、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6、本工程总平面图
7、本工程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
8、基坑开挖围护设计
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0、其它有关相关的规范及规程
三、基坑围护设计概况:
3.1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3.1.1围护体系方案选择
综合场地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和周围环境条件,本基坑支护如下:
1、基坑开挖深度4.55m.
2、场地地基土质情况较好,主要为粉土;
3、地下水位高、土层渗透系数大,因此切实做好止水及降排水工作是本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
4、本工程周边环境条件较好,但在西侧有一排居民楼,距离基坑最近处约14M。
基坑开挖过程中,避免产生对已有房子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结合本工程上述特点,根据“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的原则,考虑到本工程北侧和南侧为本公司开阔空地,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加放坡进行支护,西侧因受场地限制采用一排三轴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结合土钉及坑内轻型井点降水,东侧受在建久盛路影响,采用土钉支护结合轻型井点降水,同时在基坑内布置深井降水。
该支护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1、基坑开挖作业面宽敞,施工速度快、施工工期短。
由于基坑内无支撑等障碍物,基坑开挖时能全面铺开作业,大型施工挖土机具,运输车辆均能直接下坑作业。
土钉施工与基坑挖土同时进行,交叉作业,边开挖边支护。
2、支护结构造价低,经济性好。
3、土钉施工设备轻便,施工简单,对场地适应性强,无需大型、复杂设备。
施工所占场地小,对周围环境干扰少,施工噪音小,无振动,施工文明。
4、土钉支护结构有较好柔性,自重轻,能承受较大变形,并具有良好抗动荷载的能力。
5、在粉土地基中施工安全度高。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和测试结果,随时调整土钉间距和长度或采取加固措施,保证基坑顺利开挖。
6、土钉与高压旋喷桩组成复合土钉支护,可以有效地防止邻近建筑产生过大的沉降变形。
本基坑工程成功的关键在于降水。
根据我公司在以往工程的经验,确定本工程采用轻型井点及坑内深井进行降水。
3.1.2围护体系具体做法
根据上述分析,支护具体做法如下:
1、基坑上部1.5M采用放坡开挖,放坡坡率1:
0.8,留平台。
2、基坑下部,西侧考虑到需要减少基坑开挖及降水对邻近建筑的影响,采用一排三轴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结合土钉支护桩直径850MM,中心距600MM,搭接250MM,坑内侧设一级轻型井点降水。
东侧采用1:
0.3放坡,打设6M和8M土钉,坡上设两级轻型井点,采用80厚C20喷射混凝土,内配钢筋网Φ6.5@200×
200MM处理。
北侧和南侧采用1:
0.8自然放坡,坡上设两级轻型井点,采用80厚C20喷射混凝土,内配钢筋网Φ6.5@200×
3、土钉支护做法
土钉分别采用Φ48×
3.0钢管和Φ100钻孔加Φ22钢筋两种形式。
钢管土钉施工时应将钢管前端封闭,在管壁上沿长度方向每隔0.5M设Φ8MM圆孔,圆孔从离坑壁3.0M处开始设置,直至管底。
四、施工部署
4.1总体部署
4.1.1部署原则
施工部署是指导本工程整个施工阶段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整个施工的规范性条款。
其主要由总体部署、施工组织部署、施工准备部署等三大部分组成,而在考虑这些问题时,必须综合分析公司实力、当地情况、工程特点等综合因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室 基坑 支护 开挖 专项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