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设计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525183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886.26KB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设计文档格式.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设计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该插床主要由带转动、齿轮传动、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
电动机经过带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曲柄1回转,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道路y-y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
为了缩短空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4D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实现的。
为了减小机器的速度波动,在曲柄轴O2上安装一调速飞轮。
为了缩短空回行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图2为阻力线图。
图2
图1
2设计数据
二、插床机构的设计内容与步骤
1、导杆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
⑴、设计导杆机构。
按已知数据确定导杆机构的各未知参数,其中滑块5导路y-y的位置可根据连杆4传力给滑块5的最有利条件来确定,即y-y应位于B点所画圆弧高的平分线上(见参考图例1)。
⑵、作机构运动简图。
选取长度比例尺μl(m/mm),按表1-2所分配的加速度位置用粗线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曲柄位置的作法如图1-2;
取滑块5在下极限时所对应的曲柄位置为起始位置1,按转向将曲柄圆周十二等分,得12个曲柄位置,位置5对应于滑块5处于上极限位置。
再作出开始切削和终止切削所对应的5ˊ和12ˊ两位置。
图1-2曲柄位置图
⑶、作滑块的运动线图。
为了能直接从机构运动简图上量取滑块位移,取位移比例尺μs=μl,根据机构及滑块5上C点的各对应位置,作出滑块的运动线图sc(t)、然后根据sc(t)线图用图解微分法(弦线法)作滑块的速度vc(t)线图(图1-2),并将其结果与4)相对运动图解法的结果比较。
图1-2用图解微分法求滑块的位移与速度线图
⑷、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速度、加速度多边形。
选取速度比例尺μv[(m·
s-1)/mm]和加速度比例尺μa[(m·
s-2)/mm],作该位置的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见图1-3)。
①求
其中(rad/s)
②列出向量方程,求
用速度影像法求
③列出向量方程,求
a)速度图b)加速度图
图1-3位置7的速度与加速度图
2、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已知各构件重力G及其对重心轴的转动惯量Js、阻力线图(图1-1)及已得出的机构尺寸、速度和加速度。
⑴、绘制机构的力分析图(图1-4)。
力分析的方法请参考《机械原理》教材
已知各构件重力G及其对重心轴的转动惯量Js、阻力线图(图1-1)及已得出的机构尺寸、速度和加速度,求出等效构件1的等效阻力矩Mr。
(注意:
在切削始点与切削终点等效阻力矩应有双值)
⑵、选取力矩比例尺μM(N.mm/mm),绘制等效阻力矩Mr的曲线图(图1-4)
图1-4等效阻力矩Mr和阻力功Ar的曲线图
利用图解积分法对Mr进行积分求出Ar-φ曲线图,假设驱动力矩Md为恒定,由于插床机构在一个运动循环周期内做功相等,所以驱动力矩在一个周期内的做功曲线为一斜直线并且与Ar曲线的终点相交如图1-4中Ad所示,根据导数关系可以求出Md曲线(为一水平直线)。
⑶、作动能增量△E―φ线。
取比例尺μE=μA=KμφμM(J/mm),动能变化△E=Ad-Ar,
其值可直接由图1-4上Ad(φ)与Ar(φ)曲线对应纵坐标线段相减得到,由此可作出动能变化曲线Ad与Ar相减的曲线图(如图1-5)。
图1-5作动能增量△E―φ线图
3、用解析法较好机构运动分析的动态静力分析结果
⑴、图解微分法
下面以图1-6为例来说明图解微分法的作图步骤,图1-6为某一位移线图,曲线上任一点的速度可表示为:
图1-6位移线图
其中dy和dx为s=s(t)线图中代表微小位移ds和微小时间dt的线段,α为曲线s=s(t)在所研究位置处切线的倾角。
上式表明,曲线在每一位置处的速度v与曲线在该点处的斜率成正比,即v∝tgα,为了用线段来表示速度,引入极距K(mm),则
式中μv为速度比例尺,μv=μs/μtK(m/s/mm)。
该式说明当K为直角三角形中α角的相邻直角边时,(Ktgα)为角α的对边。
由此可知,在曲线的各个位置,其速度v与以K为底边,斜边平行于s=s(t)曲线在所研究点处的切线的直角三角形的对边高度(Ktgα)成正比。
该式正是图解微分法的理论依据,按此便可由位移线图作得速度线图(v-v(t)曲线),作图过程如下:
先建立速度线图的坐标系v=v(t)(图1-7a),其中分别以μv和μt作为v轴和t轴的比例尺,然后沿轴向左延长至o点,o0=K(mm),距离K称为极距,点o为极点。
过o点作s=s(t)曲线(图1-6)上各位置切线的平行线o1"
、o2"
、o3"
...等,在纵坐标轴上截得线段01"
、02"
、03"
...等。
由前面分析可知,这些线段分别表示曲线在2'
、3'
、4'
...等位置时的速度,从而很容易画出位移曲线的速度曲线(图1-7a)。
图1-7.速度线图
a)切线作图b)弦线作图
上述图解微分法称为切线法。
该法要求在曲线的任意位置处很准确地作出曲线的切线,这常常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实际上常用“弦线”代替“切线”,即采用所谓弦线法,作图方便且能满足要求,现叙述如下:
依次连接图1-6中s=s(t)曲线上相邻两点,可得弦线1'
2'
、2'
3'
4'
...等,它们与相应区间位移曲线上某点的切线平行。
当区间足够小时,该点可近似认为在该区间(例2,3)中点的垂直线上。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作速度曲线:
如图1-7b所示,按上述切线法建立坐标系v=v(t)并取定极距K及极点o,从o点作辐射线o1'
、o2'
、o3'
、o4'
...等,使分别平行于弦线01'
、1'
...并交纵坐标轴于1"
、2"
、3"
...等点。
然后将对应坐标点投影相交,得到一个个小矩形(例图1-7b中矩形22"
33"
),则过各矩形上底中点(例图1-7b中e,f点等)的光滑曲线,即为所求位移曲线的速度线图(v=v(t)曲线)。
⑵、图解积分法
图解积分法为图解微分法的逆过程。
取极距K(mm),用图解积分法由力矩Mr―φ曲线求得力矩所做的功Ar―φ曲线(图1-4)。
由于
其中
故取Ar―φ曲线纵坐标比例尺
求Ar的理论依据如下:
4、飞轮设计
计算飞轮的转动惯量JF
已知机器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δ,机器在曲柄轴1上转速n1,
在图1-5中,ΔE的最大和最小值,即ωmax和ωmin位置,对应纵坐标ΔEmax和ΔEmin之间的距离gf,则
所以JF为:
所求飞轮转动惯量为:
/N*m
109.3035
91.61491
75.14855
59.8341
JF/kg*m2
875.7771
187.1141
75.3877
38.18862
5、凸轮机构设计
1、等加速等减速
2、余弦
3、正弦
4、五次多项式
回程运动规律:
修正后的等速回程
取
正弦加速度加速阶段():
等速阶段
正弦加速度减速阶段():
6、齿轮机构设计
已知z1=14,z2=41,m=8,α=20º
所以
D1
112
D2
328
Db1
105.28
Db2
308.32
Ha1
8
Ha2
Hf1
10
Hf2
Da1
128
Da2
344
Df1
92
Df2
308
p
25.12
s
12.56
Pb1
23.61
Pb2
a
220
三、感想与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设计,我受益匪浅,不仅在学问方面有所提高,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不能畏惧,而是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解决的。
就象人们常说的在战略上藐视它。
但是在战术上的重视它。
通过慎重的考虑认真的分析,脚踏实地去完成它,克服重重困难,当你成功实现目标时,那种成就感一定会成为你成长的动力。
这次设计的题目是插床。
主要是确定机械传动的方案,通过导杆机构到飞轮设计,再到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设计,带动棘轮传动,再传到工作台,从而使工作台进行间歇进给运动,使刀具能安全的进行切削。
这次设计课程不仅让我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理论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更培养了我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许我的这种方案不是很好的方案,但它解决了工作台间隙进给运动的问题。
作为初次接触设计的我,对未来的设计充满了信心。
我希望学校多开设这类的设计课程,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我们把理论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让我们更容易解决问题。
1.巩固理论知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建立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与分析概念;
3.进行计算、绘图、正确应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经验数据的能力训练。
四、参考文献
1、《理论力学》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原理 课程设计 插床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