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497127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7.03KB
兽医学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兽医学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学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临床症状:
发红、肿胀、发热、疼痛、机能障碍。
3.炎症介质:
在炎症过程中由红细胞释放或由体液产生、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称为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成分:
胺类、激肽和激肽形成酶、前列腺素、其它。
黄疸:
黄疸是由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中胆红素含量增高而使血浆、皮肤、粘膜等黄染的一种病理变化。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过程。
机理和类型:
肝前性黄疸、肝性黄疸、肝后性黄疸。
高渗性脱水:
失水大于失钠。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失水大于失钠。
细胞内液外移;
动物口渴和ADH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常发生脱水性发热。
代谢性酸中毒:
是酸碱平衡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
血浆[HCO3-]含量呈原发性减少,可由固定酸生成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引起。
固定酸生成过多;
肾脏排酸障碍;
碱质丢失过多。
酸进入体内过多。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呼吸加强。
肾脏排H+增加。
常伴有血钾升高。
心收缩力减弱。
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
药物的基本作用:
兴奋作用:
凡能使功能活动增强,如腺体分泌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肌肉收缩等,称为兴奋作用;
抑制作用:
使功能活动减弱,如疼痛感觉减弱、平滑肌松弛、某些酶活性降低,称为抑制作用。
药物的体内过程①吸收②分布③转化或代谢④排泄
(一)药物的吸收过程:
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机体全身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其影响因素:
1.给药途径及吸收环境
(1)静脉注射药物吸收最快,最完全
(2)肌内注射(3)皮下注射吸收较慢(4)口服药物吸收最慢,影响因素也最多。
首关消除是指药物在第一次经过胃、肠或肝脏时受到代谢或破坏所引起的消除(5)吸入气态或挥发性药物可通过吸入经肺吸收(6)舌下含服(7)直肠给药(8)皮肤用药。
2.药物的理化性质:
药物的分子越小,脂溶性越大或极性越低,则越易吸收,极性高的药物(如季胺盐类)口服很难吸收。
不溶于水又不溶于脂的药物(如活性炭)口服后只能在肠道中起局部吸附作用。
3.药物的制剂特点,口服时吸收快慢的顺序依次为:
水溶液、粉剂、胶囊剂、片剂。
(二)药物的分布过程:
1.组织的亲和力;
2.脏器的血流量;
3.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4.屏障现象;
5.痕迹分布
(三)药物的代谢过程,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如下:
1.药物的化学性质2.药物的代谢方式典型的代谢方式分为两步:
第一步,简单的氧化、还原或分解反应。
第二步,结合反应,如甲基化、乙酰化、葡萄糖醛酸结合等,可使活性减弱或消失,水溶性增强。
3.代谢药物的酶,特异性酶:
针对特定的化学结构基团进行代谢;
非特异性酶:
非特异性酶是存在于肝脏的一种多功能的氧化—还原酶系统,特异性很低,对300多种药物均可代谢,故又称药酶。
4.药酶诱导剂与药酶抑制剂,药酶诱导剂:
使药酶含量及活性增强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
药酶抑制剂:
使其减低者称为药酶抑制剂。
(4)、药物的排泄过程1.排泄途径
(1)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物均可由肾脏排泄
(2)胆汁排泄(3)乳汁排泄(4)肠道排泄(5)汗腺排泄2.排泄器官的功能状态。
健胃药
(一)苦味健胃药,机理:
苦味刺激舌的味觉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性引起味觉分析器兴奋,提高食物中枢的兴奋性,从而加强胃液和唾液的分泌,提高食欲。
龙胆、马钱子酊(番本鳖酊)。
(二)芳香性健胃药,机理:
本类药物含有挥发油,内服后对消化道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反射性的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
还有抑菌和制止发酵作用。
挥发油吸收后,一部分经呼吸道排出,能增加分泌,稀释痰液。
药名:
陈皮,桂皮,豆蔻,小茴香,姜,辣椒
作用:
健胃,驱风,制酵,祛痰是挥发油的共有作用。
用途:
消化不良,积食气胀,风寒感冒,产后虚弱等症。
(3)盐类健胃药,机理和作用:
能轻微地刺激消化道粘膜,促进蠕动;
补充离子,调节体内离子平衡。
氯化钠、人工盐。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祛痰药:
是促进气管与支气管分泌稀薄的粘液,使粘痰易于排出的药物。
氯化铵。
镇咳药:
凡能降低咳嗽中枢的兴奋性,减轻或制止咳嗽的药物。
咳必清(托可拉斯)。
平喘药:
具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扩张支气管、达到缓解喘息作用的药物。
氨茶碱。
症状:
在疾病过程中,某些组织器官的机能紊乱的现象与形态结构的变化统称为症状。
临诊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症状:
①示病症状或特殊症状:
某些疾病所特有的,而其他疾病不出现的症状。
根据这一症状就可以确定疾病。
②局部症状:
患病动物的某一组织或器官所表现的症状。
③全身症状:
任何疾病都可以使整个机体失调,这种现象称为全身症状,或一般症状。
④综合症候群:
某些症状互相联系,而又同时或相继出现,这些症状的联合,称为综合症候群或综合症。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
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问诊主要内容1、现病史
(1)发病的时间与地点
(2)疾病的表现(3)病的经过(4)畜群的发病情况;
2、既往史:
过去畜群病史。
;
3、饲养、管理:
(1)饲料日粮的种类、数量与质量,饲喂制度与方法。
(2)畜舍的卫生和环境条件。
视诊:
接触病畜、进行客观检查的第一个步骤。
观察整本状态。
判断其精神及动态。
发现表观变化。
注意可视粘膜颜色及分泌物变化。
注意生理活动改变。
触诊:
通常是利用检查者的手去感觉的一种检查方法。
1、应用范围:
(1)检查动物的体表状态;
(2)感知器管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活动;
(3)腹部触诊;
(4)判断动物的感受力与敏感性。
2、方法:
触诊的具体方法,依检查的目的与对象不同而不同。
(1)检查体表的温、湿度。
(2)检查局部与肿物的硬度和性状。
(3)以刺激为目的而欲判定其敏感性。
叩诊:
是对动物体表的某一部位进行叩击,借以引起振动发出声音,根据音响的特性,去判断被检查的器官,组织的物理状态的一种方法。
(1)检查浅在的体腔。
(2)检查含气器官(肺脏、胃肠)的含气量及病变的物理状态。
(3)推断某一器官的位置、大小、形状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
2、叩诊的方法:
(1)直接叩诊法:
即用一个或数个并拢且呈曲屈的手指,向动物体表直接叩击。
(2)间接叩诊法:
在叩诊的部位放一叩诊板而后进行叩击。
间接叩诊法具体方法:
指指叩诊法:
以左手的中指(或食指)代替叩诊板,以右手的中指(或食指),在第二指关节处呈90°
屈度,用该指端向做叩诊板用的手指的第二指节上,垂直的轻轻叩击。
槌板叩诊法:
操作方法:
左手持叩诊板,将其紧密地放于欲查的部位上;
以右手持叩诊槌,用腕关节做轴而上下摆动,使之垂直地向叩诊板上连续叩击2—3次,以分辨其产生的音响。
3、叩诊的注意事项:
(1)叩诊板须密贴动物体表,胸部检查时应沿着肋骨间放置。
(2)叩打应短促断续、快速而富有弹性;
叩诊槌叩击后应立即与叩诊板分离。
(3)用力要均等,适当。
4、叩诊音:
浊音:
叩诊厚层的肌肉部位(如臀部)及不含气的实质器官(如心脏、肝脏、脾脏)与体壁直接接触的部位时所产生的声音。
清音:
叩诊正常肺区的部位所产生的声音。
鼓音:
叩诊健康牛瘤胃上部1/3所产生的声音。
听诊:
听诊是听取机体在生理或病理过程中所自然发生的音响。
听诊法的主要内容有: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嗅诊:
主要应用于嗅闻病畜的呼出气体、口腔的臭味以及分泌物的气味。
发热类型a、稽留热:
高热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且每日昼夜的温差很小(在1.0°
d以内)为其特点。
b、驰张热:
昼夜间有较大的升、降变动(可变动于1.0—2.0°
d以上)为其特点。
c、间歇热:
在持续数天的发热后,出现无热时,如此以一定间隔时间而反复交替出现发热的现象,称为间歇热。
d、不定型热:
体温无规律的变动。
听诊的目的:
判断心音的频率、节律、强度、性质,有否心音分裂、心杂音。
(1)心音的频率:
心音每分钟次数。
(2)心音的强度:
S1强度主要决定于心室收缩力;
S2主要决定于动脉根部血压。
①S1与S2同时增强:
见于:
心肥大,心脏病初期、疼痛、发热、贫血或失血。
②S1增强:
一般相对于S2相对减弱,多见于:
大失血、大失水(腹泻)、休克、虚脱、心动过速等(主要是动脉根部血压过低)③S1与S2同时减弱。
可见于:
心肌炎、心肌变性、渗出性心包炎、胸腹炎、心包积水、胸腔积水等。
(3)心音性质的改变,心音混浊:
即音质低,心音含混不清。
主要是由于心肌及瓣膜变性,而使其振动能力发生改变的结果。
见于心肌炎后期,重度心肌营养不良,心肌变性。
发热,严重贫血等。
(4)心音分裂:
正常的S1或S2分裂为两个音响时,称为心音分裂。
①S1分裂:
是由左(二尖瓣)、右(三尖瓣)房室瓣关闭时间不一致所造成的。
可见于心肌的损害而致传导机能障碍,常提示心肌的重度变性。
②S2分裂:
主要反映主动脉与肺动脉根部血压有较悬殊的差异。
可见于肺充血或肾炎。
(5)心音节律改变:
心律不齐:
每次心音的间隔时间不等并且其强度不一,则为节律不齐,简称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多为心肌兴奋性改变或其传导机能障碍的结果。
重度的、顽固性的心律不齐,多提示心肌的损害。
常见于心肌的炎症、心肌的营养不良或变性、心肌硬化等。
心律不齐可分为:
窦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或过早搏动、传导阻滞。
心杂音:
心杂音是指伴随心脏的舒张、收缩活动而产生的正常心音以外的附加的音响。
依产生杂音的病变所存在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心外杂音与心内杂音。
传染病: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5.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1.潜伏期2.前驱期3.明显期4.转归期。
三个流行条件:
1.传染源2.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
(2)间接接触传播:
空气、饲料、水、土壤、生物、人类。
3.易感动物。
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3)疫苗紧急接种(4)合理处理死畜和淘汰病畜。
炭疽:
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特征:
脾脏肿大,皮下和浆膜下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死后尸僵不全。
1.病原:
炭疽杆菌是G+性菌。
能形成荚膜,不能在动物体内形成芽胞,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12-42℃)可形成芽胞。
炭疽杆菌芽胞的抵抗力非常强。
在干燥的状态下可存活12年以上;
用干热(150℃)消毒,可于60分钟内杀死。
2.流行病学,易感动物:
各种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
其中草食兽最易感。
感染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其次通过皮肤感染,此外呼吸进带有芽胞的灰尘。
流行特点:
呈地方性流行、夏季易于传播。
3.临床症状,潜伏期:
一般1-5天,根据病的经过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型。
最急性:
病的经过快、从发病到死亡数分钟到几个小时。
常常表现突然发病、昏迷、倒卧、呼吸困难、全身战栗、心悸亢进、濒死期天然孔出血。
急性型:
最常见,体温急剧升高到42℃,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粘膜发红并有小点出血。
初便秘、后腹泻带血,尿暗红,有时混有血液。
濒死期体温迅速下降,多于1-2天死亡。
亚急性型:
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长,约2-5天,病情亦较缓和。
4.病理剖检:
死于炭疽的病畜尸体严禁剖检,应焚烧或深埋。
一般变化:
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血液粘稠,黑红色,不易凝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兽医 重点大学 期末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