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486313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70KB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案Word格式.docx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近现代与当代的分期:
二、本世纪上半叶历史发展的特点
三、本时期音乐历史发展的特点
第一章“五四”前的音乐发展情况
第一节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传统音乐一般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一般认为包括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族民间音乐。
这里主要涉及:
戏曲、说唱、民歌、歌舞、器乐及依传统新创作的音乐。
发展情况非常复杂,在文化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近代史重点研究新音乐,即现在的专业音乐,传统音乐方面是缺陷。
一、戏曲音乐(主要介绍京剧、评剧)
1、旧剧改革
参考音研所59年编“参考资料”第二编1919~27第一辑。
共有言论18篇,重要的11篇。
开始在1917~18的“新青年”有9篇,点到京剧的糟粕,引起争论。
三方面意见:
(1)胡适、钱玄同等人的观点
(2)张厚载的观点
(3)中间态度
2、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3、评剧的历史
二、说唱音乐
一般分五类:
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
1、犁铧大鼓(山东)
北口:
老北口──赫老凤;
小北口──新调、郭大妮、黄大妮
南口:
前期──黑白妞王小玉姊妹;
后期──四大玉。
2、京韵大鼓
刘宝全、白云鹏等人为代表,进行了较大的革新和创造。
3、苏州弹词的流派简介
三、民歌与民间歌舞
多是反映现实生活,此时民歌不能代表整体民歌特点,也说明不了这时民歌在内容和体裁上有多大发展。
新民时期出现了新民歌。
四、传统器乐
1、民间社团
(1)天韵社
(2)大同乐会
重点听赏:
《春江花月夜》
2、广东音乐的发展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雨打芭蕉》《步步高》《赛龙夺锦》
3、民间艺人华彦钧(1893?
~1950)
《二泉映月》
第二节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背景(通史210页、399页)
学堂乐歌指清末民初新式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和课中教唱的歌曲。
它是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突出成果,主要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洋,引进外来曲调,填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构成一种区别于我国传统音乐的新体裁,成为我国近代音乐发展的一个开端。
二、基本内容
内容大部分是反映“五四”前中国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救亡图存”等民主爱国主义的政治要求。
如:
《何日醒》、《中国男儿》、《黄河》。
另外,如《勉女权》、《缠足苦》等,是宣传妇女解放思想;
还有宣传反对迷信、学习科学的思想,宣传以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代替封建旧习俗的思想等。
由于面向学生,也有反映学生生活、思想情感的,如:
《体操》、《竹马》、《春游》、《送别》等。
三、艺术形式
以填词艺术为主。
学堂乐歌的旋律多采用欧美,特别是日本的歌曲曲调,运用我国民歌小调的极少,创作者更少。
《中国男儿》
四、代表性音乐家
1、沈心工(1870~1947)
心工是笔名。
生于上海。
1902自费留日,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11月在东京创办“音乐讲习会”。
1903回国,一直在上海南洋公学附小,1911年起任该校校长。
创设了我国较早的乐歌课,任教期间曾创作百余首乐歌,1927年退休;
前后30年,为中国早期普通音乐教育的创始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体操—兵操》、《竹马》、《黄河》。
《体操—兵操》,也称《男儿第一志气高》,是他留学日本时的处女作,在国内广为流传。
2、李叔同(1880~1942)
1880生于天津,1898迁居沪租界,入南洋公学,接触了救亡图存的维新思想。
1906去日本,在东京发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以“惜(息)霜”为名成为当时闻名的女角演员。
一个人独立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1905,李曾编印《国学唱歌集》;
1958,丰子恺编选《李叔同歌曲集》。
至1990,企释、培安编定《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全集》。
《送别》、《春游》。
3、曾志忞(1879~1929)
号泽民,又名泽霖,生于上海巨商家庭。
早年曾在上海南洋公学任教,自学绘画、音乐。
1901赴日留学,主攻法律。
1902曾参加“音乐讲习会”,1904年改为“亚雅音乐会”。
1907回国,创办“上海贫儿院”,设立“音乐部”。
五、历史意义
课后习题:
(1)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2)沈心工、李叔同的乐歌创作概况。
(3)简述阿炳的二胡曲创作。
(4)简介广东音乐在近代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五四”时期的音乐发展状况
第一节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音乐社团的建立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通史415页)
1919年1月成立,目的在于“研究高尚乐理,养成创造新谱之人才,采西乐之长,补中乐之缺点,使之以时进步”。
蔡元培(1868~1940)任会长,聘萧、杨仲子、王露等人为导师,内设钢琴、提琴、古琴、琵琶、昆曲、丝竹乐、师资特别班等组,会员达200多人。
1920出版期刊《音乐杂志》,后改为北大音乐传习所。
2.中华美育会(通史416页)
1919年在上海成立,由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等发起,以“提倡美育”为主旨,1920年4月刊行会刊《美育》,宣传美感教育和艺术民主化。
3.国乐改进社:
刘天华等发起,1927年5月成立于北京,《音乐杂志》。
二、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通史419~429
1、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通史423页)
成立于1922年10月,蔡元培兼任所长、萧友梅任主任。
教学体制分设本科、师范、选科。
2、国立音乐院(通史426页)
在蔡元培支持下,1927成立于上海,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
初建时由蔡兼任院长,萧任教务主任,次年9月,蔡辞,由萧代理院长。
1929,因学潮降格,奉命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学校采用学分制,主科分初、中、高三级。
学校每年公开演出,校刊特辟歌词专栏,邀请投稿。
各种杂志相继出版,扩大了社会影响。
第二节20年代的音乐思潮与音乐学家王光祈
一、本时期的音乐思潮
在新文化运动中,怎样认识中国的新音乐文化、怎样发展新音乐文化,主要有三种认识:
1、主张“以西为师”。
2、坚决维护“国乐”。
3、主张“全盘西化”。
二、王光祈及其音乐学研究
1、生平简介:
1892~1936,字润玙,笔名若愚,四川温江人。
曾于1919年参与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力图救国,被选为大会主席、执行部主任,领导该会工作。
同年底,又创办了“工读互助团”,半工半读探求社会改革之途,幻想逐步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理想。
1920年6月,远赴德国法兰克福,学习德语及政治经济学,1927年考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
1932年,受聘为波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的讲师,1934年以《论中国的古典歌剧》获得波恩大学博士学位。
1936年1月,病逝。
2、音乐学研究
第三节20年代的歌曲创作
中国近代创作的声乐作品是近代新音乐文化的主体。
本节主要通过介绍二位卓有成就的音乐家:
萧友梅、赵元任;
了解二十年代的群众歌曲、学校歌曲、艺术歌曲及合唱曲的创作情况。
一.群众歌曲:
通史247页。
工农兵歌曲,213、247、248。
二十年代,出现新式工农革命歌曲,多是填词性质。
进行曲节奏较多,也有用小调、民歌填词的。
工农兵联合歌、国民革命歌
二、专业创作:
1、萧友梅(1884~1940)通史319页。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理论家、活动家。
我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
生平简介:
1884生于广东香山,字思鹤,又字雪朋,5岁随父移居澳门,进私塾灌根草堂读书,1898年考入广州第一所洋学堂时敏学堂。
1901赴日本学习。
1906加入同盟会。
1910返国,任北京学部(教育部)视学。
1912中华民国成立,任总统府秘书。
几个月后公费留德,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攻读音乐理论及作曲,同时在莱比锡大学研究教育学。
1916春,以《中国古代乐器考》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20返国。
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大哲学系讲师兼音乐研究会导师,1922秋,改名“北大附设音乐传习所”,萧任教务主任,主讲和声学、音乐史等课程。
1927国立音乐院成立。
1940病逝上海。
创作:
声乐作品创作、器乐创作
《问》、《卿云歌》、《五四纪念爱国歌》
2、赵元任(1892~1982)通史320页
字宣重,祖籍江苏常州,生于天津。
1910在美康乃尔大学求学,主修数学、物理,1914毕业,后到哈佛大学,于1918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0回国任清华心理学与物理讲师,1921秋去哈佛大学专攻语言学,1925携全家回到清华,1928始对中国语言进行研究,并从事方言的实地调查。
1938~39在夏威夷大学任教,1939~41在耶鲁,1941~46在哈佛,1947~62退休,在伯克利加州大学教中国语言和语言学。
1982因心脏病在美麻省剑桥去世,终年90岁。
《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收有132首作品,多为歌曲。
歌曲大部分收入《新诗歌集》(1928)、《儿童歌曲集》(1934)、《民众教育歌曲》(1939)。
1938后创作很少,1942《老天爷》几乎是最后作品。
“开一代乐风的作曲家”主要指二十年代的创作。
卖布谣、劳动歌、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
1994年12月,中国文联曾出版《赵元任音乐论文集》。
3、其他创作通史284。
二十年代从事歌曲创作的还有邱望湘、陈啸空、钱君掏(封面设计家)等人。
作品多收入《摘花》(1928)、《金梦》(1930)两本抒情歌曲集。
《湘累》
第四节儿童歌舞音乐的发展
黎锦晖及其音乐参考:
通史366,《黎锦晖评传》。
一、生平:
(1891~1967),湖南湘潭人。
兄弟姐妹11人,行2。
自幼喜爱民间音乐。
年轻时,受长兄锦熙影响,投身到中国最早兴起的国语运动中,受到科学、民主的新文化思潮影响与熏陶。
1919成为北大音乐研究会成员,获得学习民间音乐的机会。
1921到上海,应中华书局之聘编写小学国语教本,后任“国语专修学校”教务主任、校长等职,1922兼任当时最有影响的儿童读物《小朋友》周刊的主编。
1922,长期筹划的“明月音乐会”成立,兼任会长。
1927在此基础上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中华歌舞专科学校”,兼任校长。
1940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
解放后,一直在上影工作,兼任中央院民族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
1967病逝于上海。
二、儿童歌舞音乐创作:
二十年代,黎氏主要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和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及一部歌舞剧、多首歌曲、器乐曲等。
前两种是当时儿童音乐的新体裁,代表作《可怜的秋香》,《麻雀与小孩》。
可怜的秋香、《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
三、创作特点
第五节民族器乐创作
刘天华及其创作参考:
通史331页
一、生平简介:
(1895~1932)
1895生于江苏江阴,1909入常州中学,参加军乐队,吹军笛与小号,开始接触西洋音乐。
1912辍学,随兄赴上海,在一个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现代 音乐史 教案